试析水利工程灌区渠道工程防渗技术 李艳荣

发表时间:2020/9/21   来源:《建筑科技》2020年6月11期上   作者:李艳荣
[导读] 随着现代化社会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社会矛盾越来越突出,其主要是因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增长,而有关资源耗费也越来越严重,特别是水资源的使用变得更加丰富,所以,我国较多地方出现用水紧张的现象,因此,人民有必要不断强化节水措施的实行。

陕西省榆林市陕西海邦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李艳荣  710075

摘要:随着现代化社会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社会矛盾越来越突出,其主要是因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增长,而有关资源耗费也越来越严重,特别是水资源的使用变得更加丰富,所以,我国较多地方出现用水紧张的现象,因此,人民有必要不断强化节水措施的实行。特别是在灌区灌溉的时候,应重视合理利用技术手段,对我国水资源的充分利用进行保护。文章针对水利工程灌区渠道防渗技术的有效策略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水利工程;灌区渠道;防渗透技术
        引言:伴随社会的发展,水利工程施工技术在各类水利工程的使用获得了明显的效果。而渠道防渗施工在水里工程中是最为关键的组成部分,其质量好坏对水利工程的整体运行状态具有决定性影响。所以,水利工程渠道的防渗技术有必要对社会的具体需要与项目施工的具体状况进行满足,以此来提升水资源的使用效率,节约工程造价。
        1.水利工程中灌区渠道发生渗透的主要因素
        1.1施工方面的问题
        因为当前大部分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与综合素质较低,所以,经常在开展施工的过程中,不根据标准开展施工活动,造成安全隐患的发生,并且对整体的工程项目质量产生就极为严重的影响。
        1.2冻胀方面的原因
        因为中国幅员辽阔,所以,水利工程的建设往往要面对各种各样的建设环境。在开展建设时,有的地基存在含有较多水分的状况,在温度下降的时候,地基中的水就会凝结在一起,面对这种情况,混凝土板的承载力通常会受到极大的影响。
        1.3化学方面的原因
        在开展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许多土壤的盐碱物质含量存在极大的差异性,当这些物质与混凝土熔合的时候,往往会发生某些化学反应,面对这种情况,混凝土板通常会形成各种程度的腐蚀状况。
        1.4地下水反渗的原因
        在灌区灌溉或者是雨雪过后,水利渠道两侧土壤会形成饱和状态,这是地下水位将上升。在运河输送水用于灌溉的过程中,渠道的地下水位将会得到提升,然而,在灌溉结束或者是停止输水以后,渠道下面的水位将会下降,造成地下水位的压力差过度和外侧的压力增加,这将造成向内挤压,这就使得两边土壤中的水倒灌到地下,形成混凝土板移位或损坏,变成渠道渗透。
        2.水利工程灌区渠道防渗透技术的有效策略
        2.1土料方面的防渗透策略
        对土料来讲,用来进行防渗透的成本较低,所需投资相对较小,而且能够实现就地取材与建设,然而耐久性较为缺乏,假如受到一定的冻融效果,很容易失去其原有的抗渗能力,这样的抗渗方式通常用在气候相对温和的中小型渠道中。在开展建设的时候,对土料来说,其必须首先进行粉碎与筛选,主要目的是对原料中不合格的有机物,如根、草皮、表层土等实施清理。在开展建设的时候,有必要对土料的含水量和配合比实施严格的控制,通常会选择先干拌,再湿拌的方式。


防渗层最后的厚度通常维持在15cm左右,然后实现分层铺装施工,在施工过程中应该实施压实作业。
        2.2.利用混凝土进行防渗透
        针对目前的情况来讲,我国大部分防渗透施工活动中都是选择混凝土进行使用,由于混凝土拥有良好的防渗透能力与突出的抗冲击技能、耐久力,所以在管理的时候相比较简单,然而在施工过程中,对施工设备的需求相对较大,并且有关的施工工艺也非常复杂,在缺少原料的情况下开展施工工作会大大增加施工成本。在开展施工活动时,通常需要在水中添加一些早强剂和减水剂,有关石料的选择应该为1级或2级石料,在混凝土实现最初凝聚以后,就可以开展拆模工作,在强度达到预期设计强度的60%时即可实现运输。对砌体接缝的处理来讲,可选用清水砂浆实现填充和压平,待现浇工艺完成以后及时进行养护。
        2.3利用块石进行防渗
        当砌体的防渗要求不高的时候,可以采取干砌勾缝的表面防渗技术,在防渗要求较高时,就应该使用砂浆砌块石表面防渗技术,可将其分成护面式和重力墙防渗这两种技术。石料的发小通常是长度为40~50厘米,宽度为30~40厘米;块石和石材的厚度通常在15~30厘米之间,石板不小于3厘米,并且有一面十分平整,衬砌的石料必须坚硬且无裂纹。前者项目规模小,投资较少,使用较为普遍,而后者则大部分在易于滑坍的傍山渠段以及石料极为丰富的地区进行使用。
        2.4渠道防渗工程管护策略
       (1)修复冻胀损坏。冻胀损坏的主要根源是地基土发生冻胀,因此对水里工程渠道混凝土面板产生了极大的破坏。在修复冻胀损坏的过程中,施工人员往往会在预制混凝土板上的冻胀隆起部分实现压平,然后再铺一层保温板(聚苯保温板),然后再铺一层塑料膜,最后在塑料膜上再铺一层素混凝土。
       (2)修复伸缩缝。修复伸缩缝通常是采用焦油塑料胶泥来实现填补。施工人员应该先冲洗伸缩缝,使其干净,待伸缩缝干燥以后再进行使用,然后将塑料水泥倒入伸缩缝中,在此必须注意的是,在填充的过程中应该保证密实度。
       (3)修复脱落勾缝。在开展水里工程的时候,通常会发生勾缝脱落的现象,这将会对渠道的品质以及应用寿命形成极大影响,所以必须对其进行修复,以此来避免发生勾缝脱落的状况。其详细的步骤为:首先,对缝隙中的淤泥、杂草和其它杂物进行清理,然后利用清水来清洗刷板后的空隙,在等其略干的时候,利用比例为1:2的水泥细沙砂浆实施板缝勾填,并有效落实捣实工作,并确保交接处能够更加平滑。
        结论:综上所述,在水利工程灌区开展渠道防渗工程可以有效提升灌区渠系水的使用效率,加强水分生产力,并不断加强输水能力,为灌区带来更多的社会效益。此外,通过使用新材料、新技术与新设备,能够有效提升防渗工程质量,推动施工进度的发展,并节约工程造价,促进工程效益。为以后的灌区渠道防渗或者是水利现代化建设打下了稳定的根基。
参考文献:
[1]申国安,刘松,宁萍.试析水利工程灌区渠道工程防渗技术[J].四川水泥,2020(08):71+100.
[2]吴光理.水利工程灌区渠道滑坡的成因及防治[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9,47(09):62-63.
[3]赖建波.分析水利工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防渗渠道衬砌施工技术[J].环渤海经济瞭望,2017(08):186-187.
[4]刘文光.分析水利工程中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防渗渠道衬砌施工技术[J].科技展望,2015,25(24):74+7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