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诵读与传统文化在小学教学中的传承

发表时间:2020/9/2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14期   作者:陈红霞
[导读] 通过引导小学生养成诵读经典的良好习惯
        陈红霞
        重庆市涪陵区荔枝希望小学

        摘要:通过引导小学生养成诵读经典的良好习惯,既可以引导学生从小就对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有进一步了解,时刻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也能够为学生学校德育教育内容的丰富、优化提供有力支持。因此,不论是为了进一步提升小学是的文化修养,还是小学教育事业的革新发展,都应重视起经典诵读与传统文化在小学教学中的传承。
        关键词:经典诵读;传统文化;小学教学

        前言:在社会高速发展背景下,人们对教育事业提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小学经典诵读上。通过引导小学生多开展诵读经典的活动,既有助于学生民族情感培养,民族文化弘扬,也能够给学生阅读、写作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带来积极的促进作用。经典之所以被称之为经典,是因为其中蕴含着丰富且深刻的道理,学生在诵读中,既可以体会到丰富的文化情感,也能够学会做人的道理。
一、基于经典诵读来提升学生智慧
        小学经典诵读活动的有效开展,既可以引导学生不断拓展认知视野,积累丰富智慧,也能够受到更多的经典的熏陶,不断提升学生智慧[1]。
        比如:针对《三字经》的诵读来讲,其主要是运用三个字来进行感受、见解的表达。古人是通过这种简练的词语来教导人们,使得人们对人生道路有更深刻的理解。学生在诵读这一经典时,产生的感受往往都是不同的,这不仅是洗涤心灵的过程,也是提升智慧、丰富文化内涵的重要路径。
二、基于经典诵读来提升学生品位
        经典不仅是古人智慧文化的衍生物,也是一个国家民族的自豪。在引导小学生诵读经典时,学生既可以对古人风采有一定的领略,也能够对古时候发生的事情做出进一步了解,对古时美好给予深入体会,进而使得学生品味可以得到不断提升,也有助于丰富涵养。另外,通过有效组织小学经典诵读活动,完善优秀文化的传承,也能够使得小学生从小就习惯接受民族文化的熏陶。这样既可以避免其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陷入浮躁状态,也能够有条理、有原则的做每一件事,能够自觉的规范自身的言行举止。同时,在小学教育中有效渗透优秀传统文化,也能够在无形之中给学生学习成长带来一定影响,给其综合素质的进一步提升奠定坚实基础[2]。
三、基于经典诵读来积累语文知识
        通过组织小学生开展经典诵读活动,能够帮助学生积累更丰富的词语,同时口语表达、语言理解能力也能够得到进一步提升。这样学生在之后的语文学习中,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刻,语言表达也会更加准确、流畅。尤其是对于小学生来讲,其正处于学习的初级阶段,通过加强词汇储存,能够给其之后的语文学习发展奠定良好基础[3]。


        比如:在组织学生诵读《论语》过程中,学生既可以在诵读中对其中的文化内涵做出透彻理解,也能够充分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民族精神。同时,还能够积累更丰富的词汇,为其阅读、写作能力的不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促进其文化素养的进一步提升。
四、基于经典诵读来提升审美能力
        在小学教育培养中,通过完善经典诵读活动的有效组织,学生也可以对经典中山河的壮阔,以及家乡的美丽有深入体会。经典文学通常都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以及较为深刻的内涵。学生在诵读经典过程中,既可以提升自身品味,也能够为审美观念的形成发展带来积极影响。
        比如:《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在开头两句就对水、鸟、花、山、鱼等景物做出了细致描写,语言不仅简练,且景色也非常优美。最后两句描写的则是垂钓,下雨时也不想回家。在诵读中,学生既可以积累一定的经典知识,针对这样的美景,学生也会产生更深刻的美的感悟。
五、基于经典诵读来传承民族文化
        传统文化的诗词歌赋其实从某一层面来讲,也是对先辈希望、智谋的承载。在小学日常教育培养中,通过引导学生加强对先辈诗词歌赋的诵读,既有助于净化人们的心灵,中华儿女也会受到一定的人生启发。因此,为了让学生从小就接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熏陶,且能够积极主动地去传承优秀文化,应注重经典诵读活动的有效组织。
        比如:《诗经》中收集了几百篇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通过对这些经典诗歌的诵读学习,学生能够对各个国家的兴旺、衰败做出深入了解,同时也承载着先辈的智慧,所以,必须要引导广大小学生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
六、传承传统文化,培养学生高尚人格
        在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中,小学生扮演的角色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也离不开学生高尚人格的有力支持。经典诵读活动的有效开展,以及传统文化在小学教育教学活动中的恰当渗透,能够引导学生在层次化、系统化,以及集中化诵读过程中逐渐起正确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而在形成、发展正确思想观、价值观,以及道德观过程中,学生也能够慢慢形成高尚人格。在此基础上,在进行学科知识学习,以及国学经典诵读过程中,也能够懂得该从哪一角度来看待传统文化,以及新时代背景下的各类文化思潮。这样既有助于学生能力素养的进一步提升,也能够促使其积极主动传承优秀文化。
结语:综上所述,小学经典诵读活动的有效开展,既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层面来体会古人思想情感,也能够积累更丰富的知识信息,在感受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中不断提升自身文化修养。因此,为了更好的传承民族文化,从整体上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热爱,各小学应充分重视起经典诵读活动的有效组织,以此来为民族文化传承,以及小学生综合素质的进一步提升提供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张光琼.全民阅读·书香雨花——重庆市雨花小学传统文化进校园、经典诵读进课堂纪实[J].重庆与世界,2018(24):25-27.
[2]关谨力.小学经典诵读活动在传统文化传承中的作用[J].文教资料,2018(32):57-58.
[3].诵读经典诗文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记广平县第一实验小学的经典诵读课[J].采写编,2018(04):19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