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教学如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发表时间:2020/9/2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14期   作者:朱国芳
[导读] 主观能动性亦称“自觉能动性”,它指人的主观意识和实践活动对客观世界的能动作用
        朱国芳
        怀忠镇中心小学  江西吉安 343000

        摘要:主观能动性亦称“自觉能动性”,它指人的主观意识和实践活动对客观世界的能动作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以及在认识和改造世界活动中所具有的精神状态。新的教学理念认为:教学过程是师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培养,都必须通过他们自身的主观努力才能实现。 在小学英语教学活动中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学生学习英语的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主观能动性;小学英语;
        引言:在课堂中,师生应该是互动的,作为课堂教学的施教者的老师,应该给予学生必要的自由活动时间和自我发挥空间,应该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至少要做到四点,即激发学生提问;增强课堂教学开放性和选择性;做好“减负”工作;营造和谐、温馨的课堂教学氛围,采取灵活多变的教法;让学生在独立平等、轻松和谐的环境中发展自己的学习个性,实现学习活动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一、尊重学生的课堂主观性
        在新时期的小学英语教学开展过程中,教师应当认识到学生是整个课堂的核心,所有的教学内容开展,最终的目的都是为学生的成长而服务,如果学生在相应的课堂上缺乏积极的学习兴趣,并且整体的学习状态不是十分完善,那么这样的课堂本身就是错误的。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可以给予学生充分的课堂自主性,鼓励学生进行多方面的实践和探索。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尊重学生的课堂主观性,并且给予学生多方面的关怀,尽可能帮助学生去完成相应的学习,而不是由教师去掌控整个英语课堂。在具体的方法实践上,教师可以选择将课堂交给学生,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即将学生进行分组,然后分别为不同小组设置一定的英语问题,由学生在阅读学习的过程中加以科学有效地解答。比如,人教版三年级下册《This is my father》,这一章就是让小学生学习介绍家人的,教师在教学当中可以首先教会学生“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家庭成员的英语单词,然后教师做一个示范,让小学生在这种情景当中依次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通过这种方式来表达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在遇到比较难以理解的句子的时候,教师要做具体化的解释,例如:Put the egg in the egg cup.首先解释单词的含义,egg 为右手,egg cup为左手,为了便于理解教师可以一边读句子,一边将自己的右手放进左手当中,让小学生理解这句话的意思。这种教学方式可以提高小学生学习口语英语的兴趣,让小学生在口语学习当中感受到生活的气息。
        
        二、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的阅读
        让学生掌握阅读的技巧,学会正确阅读,是提升学生阅读能力最为有效和关键的渠道。教师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根据教学的内容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科学的阅读方法。并且,教师要坚持循序渐进,听说结合,从而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和提高。同时,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抓准关键词的能力。只有在这样的模式下,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英语素养才能够提高和发展。
        比如:在《What time is it?》的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掌握与日常活动有关的单词和词组,加强学生对新句型“What time is it?”“It’s nine o’clock.”“It’s time for ...”的理解和运用。

笔者在教学的过程中,借助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了钟表,并且,提出了问题:Look! What’s this?然后,笔者指着12点说:What time is it?有的学生就回答到了It’s 12 o’clock.紧接着,笔者引导学生说出了It’s time for lunch.然后,笔者为学生播放了课文内容的录音,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提出了问题。并且,在学生提问与回答的过程中,笔者借助画面帮助学生理解了重难点,要求学生用句型“It’s time for ...”造句。此外,笔者还组织了分角色朗读的活动,由笔者扮演John的角色与英语口语能力较好的学生进行了示范表演。在这样的模式下,学生就掌握了阅读的方法和应用英语表达自身观点的能力。
        
        三、积极创设各种教学情境
在小学阶段的学习过程中,由于学生的年级较小,大多存在学习精神难以集中的问题,而教师想调动学生在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可以利用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并且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传统单一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很好的适应高饱和课堂的授课的需求。在小学英语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把课堂教学的内容和学生喜爱的童话故事相融合,营造故事情境,对学生进行英语课堂对话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教师可以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播放小学生喜欢的动画片,让学生通过动画片段的观看,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教师通过把不同动物的图片进行展示,并且进行课堂教学内容英语句型和单词的讲授,如英语句型“Look at... It is...”以及英语单词“fat,thin,tall,short”等,教师通过把课堂知识内容融入到故事当中,使课堂教学的内容和学习的爱好想贴近,能够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符合学生现阶段的身心特点,而且通过直观的观察能够更加有效的促进学生的学习,提高教学的质量,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如果学生对英语没有兴趣,就要想方设法培养兴趣,让它变成学生所喜欢的学科,让学生充满热情乐于去学并想学好。只要充满信心,善于积累,不断努力,持之以恒,相信一定会成功。

        四、建立英语学习小组,提升学生主观动能性
        建立英语学习小组前。要形成小组合作学习首先要将全班这个大集体平均分成几个小集体。我将学生按其能力水平(比如语文、数学、英语三科平均成绩)分为好、中、差,每个小组由6-8人为一组,让各个小组学习成绩尽量均衡,尽可能处于同一个水平,具有同样的竟争力,各个小组中都有优生、中等生和学困生。
         当学生对语法有了了解后,教师应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实践语法以及词汇知识创造空间,以便熟练的应用语法、深刻的掌握语法。但在展开合作学习前,需要为学生布置合作学习任务,引导合作学习的方向。具体的合作任务可以为:熟练应用When is your birthday?My birthday is in...句式进行对话,询问小组家庭成员的生日,并做好记录。在这个过程中,小组内学生通过对话了解彼此家庭成员,如“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的生日信息,每个同学都需要与其他同学对话获取信息,并将信息做好记录,作为自己学习的成果。通过这种学习方式,能够保障小组内容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到合作中,如果在学习中学生的表达以及表述存在不合理或不准确的地方,小组内学生会直接指出同伴的不足,在实践知识过程中既可以帮助学生强化知识的掌握,也能够帮助学生纠正其学习上存在的不足。合作学习能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在组织对话和操练中,小组长要根据实际情况安排谁先谁后、谁问谁答,充分考虑对话的难易度和学生的水平。特别是在英语情景表演的过程中,学生除了要选择、组织对话内容,认真准备道具,进行角色安排,还要在排练中对效果和出现的问题进行修改,并不断地总结,大大提高了学生的主观动能性。
        
        总结: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积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效率,同时对于推进素质教育、更新教育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重要作用。坚持创新教学,坚持主体性教学,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小学英语的整体教学质量。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