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在小学教育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发表时间:2020/9/2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14期   作者:邓文娟
[导读] 学校是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场所
        邓文娟
        四川省南充市三原实验学校  637000
        摘要:学校是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场所,特别是对于世界观和人生观正在形成的小学生来说,教师一定要充分发挥自己的引导和主体作用,依据国家提出的文件精神在小学阶段深度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文就重点阐述了小学教育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关键词:小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
1结合理论课程进行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蕴含了我国丰富的传统美德及时代精神与要求,所以小学教师在理论课程中要深入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授小学生马克思中国化理论成果,为师生创设良好的交流机会,也是促进学生养成良好学风的重要阶段。在这个过程中引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更顺利和高质量地完成教学目标,进而提升学生的理论成绩,使其养成健全的人格。
2结合不同学科开展教学
        小学阶段的所有课程知识都是相互联系的,即使学习的内容和承担的教育责任并不相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侧重的方面也不一样,但是所有学科却是相互促进的。所有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都应该充分利用学科中蕴含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资源,促进学生养成道德认知,提升学生的情感感受。比如,给学生讲授《品德与生活》这门学科时,教师可以有层次地、系统地传授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识,让品德课程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种农药途径。此外,教师也可以利用人文或自然学科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比如,小学语文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采用阅读和表演等方式学习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的故事,增强学生的认同感。还可以在科学和自然等课程的生命与物理科学中引导学生主动探索世界奥秘,通过这种方式提升学生的科学素质,使其在学习的同时树立民族自由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结合校园文化建设进行教育
        学校的价值观可以体现其教育特色和理念,因此,学校要尊重共性与个性结合原则的价值观,不仅尽力培养国家需要的人才,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师要以人为中心开展教育,最大化尊重学生的生命特征和成长过程。一个学校的文化直接标志了其具有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以其文化可以体现学校的价值观,也会成为全体教育工作者的价值评判标准,学校在开展教育活动的过程中也有了有力的参考依据。小学要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作用让学生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向更多学生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校还可以组织优秀学生解说优秀的校园文化,引导全体学生开展校园特色文化宣传活动,让学生通过展台、展板和黑板报等方式了解更多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的作品集活动,实现学校与学生的共同发展。

或在校园中到处粘贴学生的优秀文化作品或一些优质诗词句等,在无形之中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品格,培养其民族精神。
4结合文化教育活动进行教育
        学校要开展蕴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特色化校园文化活动,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让学生在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时养成健全的人格。学校要综合考虑不同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设计规范、丰富多样和主题明确的文化活动。比如,学校可以在国庆节的前后组织学生开展“爱学习、爱祖国”的活动;植树节开展“爱护环境、美化校园”活动等。带领学生看爱国影片、参观红色革命教育基地和社区义工等,以此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校还可以在开学典礼和少先队入队仪式时,传授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鼓励他们参加传统文化的宣传活动等。以此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真正实现寓教于乐,让学生更快速地主动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5与学生家长合作,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家庭为树立学生的三观奠定了坚实基础,父母在平时的生活中要以身作则,正确示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自身的行为正确引导孩子,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出发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因此,家长要所以关注孩子的思想和行为,一旦发现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出现问题,家长要及时指导。学校要充分结合家庭的作用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学校可以建立家长委员会,积极和学生家长取得联系,不仅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也向学生家长传授基础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行为规范,这样家长可以正确指导孩子的日常行为。
6突出学校特色,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学校可以将社团分为学校、班级和社会活动。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建立特色班,有喜欢小动物的、喜欢运动的和美食的等等。依据不同教师的特点和学生需求创设多样化的社团活动。还可以创办校外实践基地,拓展学生的生活常识和知识面。让学生在娱乐的同时也能学到东西,促进他们的个性发展。在参加社团活动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也可以依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规范自己的行为,发展学生的个性。
总结
    小学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对他们树立正确的三观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小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助于其吸收丰富的精神营养,保障学生的健康成长。教师要使用有效手段培养小学生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其养成健全的人格,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参考文献:
[1]陈惠芬.如何在小学低年级教育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新课程(小学版),2019,000(005):220.
[2]党冲.如何在小学教育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9, 13(29).
[3]全秋平.小学教育中如何融入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9(14):49-4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