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泽其
贵州省遵义市道真自治县民族中学 563500
摘要:现代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具备现代素质的人才,现代教育中,核心素养培养是趋势与重心。不论什么学科,都有核心素养要求与内容。把握核心素养才能够学好学科知识,建立深刻的知识认知。生物是一门非常看重实验的学科。初中生物教学的时候,教师需要展开核心素养探究实验研究,这对提高学生生物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有非常好的帮助。本文将简要介绍生物探究实验内涵,提出教学实验的切入点,旨在提高教育有效性。
关键词:初中生物;核心素养;探究实验;教学方法
前言:作为一门来源于生活的学科,生物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学好生物除了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生物成绩,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解决很多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为了让学生掌握生物知识,学好生物内容,教师教学的过程中就需要重视生物实验。教师需要立足于生物核心素养进行生物实验教学,完成学生核心素养、核心品质开发。学生在实验的时候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其实能够很好的开发学生潜能,帮助学生养成核心素养品质。现如今探究实验已经成为了最常见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提高生物教育质量。
一、初中生物探究实验内涵
在国内素质教育以及新课改不断推进的过程中,国内教育事业的发展取得了傲人的成绩。教师教学模式和教学观念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翻天覆地变化。初中生物教学,需要展现探究实验的意义和价值 [1]。在教学实践的时候,探究实验得到了广大师生热烈欢迎。探究实验说的就是操作实验中,学习与观察实验变化,从实验变化中形成自己的知识理解与认知。这里包括教学实验展示以及实际实验操作。其中教学实验展示说的就是,教师演示经典的生物实验,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观看与牢记教师所说的难重点内容。实际实验操作说的是让学生亲自操作、亲自实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形成属于学生自己的理解。
二、初中生物教学中探究实验开展方法
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做好完全的准备,做好细节的设置,让学生形成学习热情,开发学生核心素养,这样才能够在活跃思维的同时,形成对知识的科学认知。
(一)精心准备探究课堂
初中生物教学的时候,为了在探究实验中完成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师一定要认真准备,让学生在学习中能探究学习,形成自己的理解,使学生形成探究素质,为接下来的探究实验过程奠定基础。教师不可以用传统填鸭教学形式。教师需要将课堂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人翁。比如在学习《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时,教师在教学前,需要先行组织,让学生提前了解实验的要求,做好充足准备。包括各种实验用的道具、模型,相关材料[2]。这个过程不仅有助于锻炼学生生物思维,同时也开发了学生的核心素养品质。
(二)情境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能力
生物是一门和生活联系十分密切的学科,在生活中使用生物知识,可以解决很多生活中遇到的麻烦与问题。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需要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进行实验,组织学生探究学习知识。情境不仅可以创造良好的氛围,同时还能够降低知识理解难度,拉近生物知识和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感受到生物知识本体价值,使学生迸发了学习热情。如学习《生物和环境的相互影响》,这一课教学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分析生活在阳面植物和生活在阴面植物有哪些不同,通过讨论引出课本内容,随后在实验中验证知识,完成知识消化与理解。
(三)开拓思维科学探究
在生物知识的探索过程中,科学探究是很重要的方法与形式,能够让学生理解生物、认识生物知识。实验教育在初中生物中是很重要的部分,是学生核心素养能力培养的重要过程与方式[3]。教师一定要重视学生生物思维的拓展与开发,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能够主动探索、享受探究过程,形成自己的理解。比如在学习《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自己思考,结合课本内容自己设计学习方法、研究思路、实验方式。有了这样的过程,学生才能够对知识建立深刻印象、深刻理解。
(四)兴趣小组激发学生创新素质
生物教学中,为了展现探究实验教育意义和价值,教师一定要设置生物兴趣小组,让学生自由加入自己喜欢的项目当中。教师提前为学生准备好各种实验用的道具和材料。学生在小组的合作中独立完成对实验的设计、操作、观察、记录、总结。学生在各种各样的实验中、条件中,观察与形成自己的实验理解,不仅弥补了课堂实验时间不足的问题,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生物学习兴趣。
(五)转变师生角色体现主人翁地位
面对核心素养教育要求,教师有必要与学生交换身份,体现学生学习主体性角色地位。在学生感受到学习主体性以后,自然会表现的十分优异,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学习质量。教师需要立足实际,做好指导。让学生能够在积极探索、积极拓展中,将知识变成自己的能力。当然让学生成为探究实验主体是有前提条件的,那就是必须保障教师具备扎实的组织能力和引导能力,学生需要具备适应能力、实践能力、互动能力。教师需要充分掌握课题内容、方法与步骤,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如学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一课,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提前预习,了解这一课大概内容。随后在课堂上,学生以组为单位,扮演课堂小老师。学生在台上讲课,组织班级中其他学生学习,教师在台下负责记录学生的教学过程、实验组织过程。之后,负责扮演小教师的学生组织全班同学实验,此时教师游走在教室当中,观察学生的实验方法。有的学生生态实验用到的是生态瓶,有的学生则是用对比方法,比较不同生态环境蚂蚁的生存能力。每个学生得出的想法都不一样,学生在自由创作、自由思考中,形成了丰富、趣味、多元的实验思路、实验方法,提高了教学趣味度和有效性。
结语:初中生物教育中,探究实验的作用十分突出,有助于学生的动手能力、操作能力、自学能力、探究能力培养。在探究实验中,学生能够了解与把握生物学探究过程,对生物知识建立深刻认知和印象。初中生物教学的时候,要做好教学模式优化,不断优化教学环节与细节,提升教学水平、教学能力,夯实教学素质基础,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核心品质。
参考文献:
[1]王学英.初中生物实验仪器的管理与使用分析[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0(10):17-18+23.
[2]韩随平.关于初中生物实验探究式教学的研究[J].才智,2020(11):36.
[3]闵金金.开展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意义及其策略分析[J].才智,2020(1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