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美芳
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勤为学校
李镇西老师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其中谈到“教育是一门艺术,但我更强调教育也是一门技术。”“教育和教学都是有规律可循的,有章法可依的”。在基础教育的学校教育中,有很多好的方式方法,在教育和教学的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下面就学校如何提升班主任工作的有效性,谈几点自己的体会。
一、正副班主任班级负责制使班主任工作更细致有效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地推进,不少学校在班级管理方面积极试行了正副班主任班级管理负责制。即每个班级配备两位班主任老师,两位教师合理分工,互相合作,共同完成班级的管理工作。大家都知道,班主任的日常工作是比较繁重的,有了副班主任的加入,可以有效缓解班主任老师的压力,帮助班主任完成各项工作。帮助班主任老师在课堂看班陪伴,使课堂陪伴学习落到实处;两位老师共同管理,使更多的孩子受到教师的关注,教师了解学生更深入细致;两位班主任互相协商,集思广益,使教师的各项班级管理更加科学、有效;有利于教师之间互相学习、协调配合、取长补短,形成作风扎实、善于合作、敢想敢做的班主任队伍,这是学校发展中的一笔重要财富,也为班主任队伍的进一步壮大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正副班主任轮流跟班利于培养良好教风学风
班主任力量的增强以后,班级的管理力度增大了,就可以扎实推进正副班主任每天轮流跟班制度。即在每天的所有时间,都有一位班主任老师在教室里陪伴学生,不管是晨会、上课、下课、跑操、室外活动等,都有一位班主任教师陪伴学生一起。
班主任和副班主任跟班是改变学生上课状态的较为有效的手段。由于平时班主任老师和学生的交流比较多,学生在班主任老师面前往往表现出较好的状态,所以两位班主任在教室里轮流跟班,很好地提醒了孩子们的学习注意力,激发了他们积极学习的面貌。而在课堂上出现懈怠学习的气氛时,教师能用自己的走动、提醒等肢体语言加以积极地暗示,这样就使得班级的学习气氛一直保持在比较高效的状态。而对于一部分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的积极暗示引导,使他们更容易克服自己分心走神的坏毛病,而学习上取得的点滴进步,又会给他带来成就感和自信心,这对于防止厌学情绪的产生,防止放弃学业导致不良行为的产生,都有着很好的作用。所以,教师全天跟班对于部分学困生的转化有着积极意义。
同时,还能较好地培养学生课间文明休息的习惯,培养孩子们言行举止的文明素养,避免了一些不安全事件的发生,进一步保证了孩子们的在校安全;教师跟班还提升了教师陪伴学生的时间,使得教师可以更多更深入地了解孩子的性格特点、学习状态、交友情况,这对于激励学生进步、加深教师和孩子们的感情、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校踏实努力的教风、积极正气的学风都有着十分有效地作用。
三、多种形式的家访工作是提高教育有效性的重要手段
家庭是学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也是最重要的教师。学校教育要想取得好的成果,离不开密切的家校配合,教师对于学生的引导和教育,离不开对他的家庭生活环境的了解,对于家庭亲子关系的有效引导。教师要切实提高家访的次数,更多地了解学生,增进和学生的感情。现在的社会,电话、微信联系非常方便,教师要灵活采用家访方式,注意实地拜访、电话、微信、QQ、约谈等多种方式结合。正副班主任教师应该全部添加自己班级所有学生家长为微信好友,在好友中添加标签进行分类管理。教师可以单独给家长发微信私信,还可以群发各种通知提醒等,群发对于家庭教育的引导性文章,可以根据标签对于不同状况的学生有针对性地发读书学习的指导,发心理健康的关注等各方面信息,同时,这也为家长及时联系教师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家长在教育孩子中往往会遇到很多的困难,但是求助于教师会让他们有心理压力。而教师主动地发起家校联系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切实密切了家校联系,优化了教师的教育教学效果。
四、教师应积极做好家庭教育和亲子关系引导
在日常的教育工作中我们发现,在学校里表现比较好的学生,学习认真努力、尊重关爱他人、热爱劳动、全面发展的孩子,往往在家庭里有着较好的亲子关系,这样的学生在家里和父母相处融洽,能听从父母的教导,体会到父母的关爱,有感恩父母之心。而亲子关系不好的家庭,孩子往往性格比较叛逆,不听从父母的教诲,不懂感恩父母,不体谅父母的艰难,亲子关系往往存在矛盾。基于以上发现,我们在教育工作中,想到要把对于家长的教育工作、亲子关系的引导工作落到实处。特别是初中阶段的教育,学生到了青春期,正处于身体快速发育心理迅速成长的时期,对于孩子的快速变化,家长往往一时不能在心理上行为上跟进,对于青春期的孩子的一些行为不能科学理解,甚至和孩子的心理形成了隔膜,和孩子产生了矛盾,给家长和孩子的心理带来了很大的压力,造成了一些学生健康成长道路上的不稳定因素。针对此种情况,学校应把定期进行家长的引导和教育工作当作重要事务来做。班级召开家长会,在班级家长之间形成互相借鉴互相学习的氛围;班主任经常进行多种形式的家访,给予家长以引导并且及时解开帮助理顺亲子关系之间的矛盾;级部定期召开分类学生家长的家长会,对家长予以引导激励,对家庭教育献计献策;学校可定期进行专家讲座,积极引导教育家长,关注家庭,关注孩子教育,关注自身发展,给孩子一个积极的带动,一个好的引领示范,一个健康有效的身教和言传。家长的改变是学生能够改变的前提,当家长开始进步了,家长开始热爱读书学习了,家长知道尊重孩子的人格了,学生的改变就指日可待,学生的进步就立竿见影来到眼前了。我们不求能改变所有的家长,只要有家长哪怕一步的改变,哪怕家庭中一个笑脸的绽开,有家长能感受到拿起书本的快乐,就是孩子进步的开始,就有了一个学生一生进步的期待,这也是温馨的学校教育的成绩,是一个学校培养人的教育的胜利,是学校去除功利性回归教育本初而迈出的轻轻的也是有效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