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集百家智慧 成就卓越人生

发表时间:2020/9/2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14期   作者:刘耀坚 洪奇标
[导读] 成功学中的口号是“成功一定有方法,失败一定有原因”
        刘耀坚  洪奇标
        清远市第一中学  广东清远  511500
        摘要:成功学中的口号是“成功一定有方法,失败一定有原因”。“生命教育”专家肖川在其著作《教育的方向与方法》启迪我们,人的成长与成功,需要深度阅读,勤于积累,细腻思考,精准表达,坚持写作,挖井及泉,立身三道。人民教师是人类知识与文明的传承者,更应懂得自我发展与引领学生发展的方法。
        关键词:百家智慧、卓越人生
        一、深度阅读
        身为教师,平常要多读书、读透书。谨记书读得透比读得多更重要。一本重要的书,要把它读得如同己出,对它了如指掌,烂熟于心。每读必入脑,若不入脑则没有储存,如果头脑中没有储存大量各种著作的词汇,那么深刻的思想、细腻的情感就无法去表达。如果一个人的信息仅仅只是来源于当前的某些刺激,那么他的思想资源肯定是很有限的。只有在头脑中储存很多知识时,才能真正做到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才能有那种“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的对于生活、对于世界的感悟与发现。
        二、勤于积累
        勤于积累就是要不断地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使内心变得丰富和深刻。正所谓“九层之台,起于累土”,“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要养成勤于积累的习惯,把自己所看到的,所读到的、所想到的及时记录下来。一个好的素材,某个特别的事件、某篇重要文献,把他们记录下来,日积月累,就能丰富自己的文化内涵。
        作为教师,上好课是自己的天职。而好课的本质是把课上得真诚、深刻、丰富。真诚,即要求情真意切、真心实意;同时,对所教授的内容了如指掌、核心观点烂熟于心;表达像如数家珍,娓娓道来;宣讲顺手拈来皆成妙谛,没有那种“为赋新辞强说愁”的空洞与无奈。深刻,就是能给学生带来别有洞天、匠心独运之感,能够唤起学生的惊异感和想象力;能给学生带来茅塞顿开、悠然心会、妙不可言、浮想联翩的思维;能给学生当头棒喝、醍醐灌顶或恍然大悟的启迪;能带给学生认知冲突、理性挑战、内心震撼与思维警觉。丰富,就意味着你的课堂要有足够的信息量以及足够的智力负荷,意味着教学资源非常丰富、教学活动十分丰富、学生对课堂参与特别丰富及教学语言内涵非常深刻而丰富。只有丰富的教学,才能让学生的心灵荡漾起来,让他们的智力展翅高飞。
        三、细腻思考
        细腻思考要经历三重思维:一想,二思考,三研究。三者都是思维的形式。“想”是能够捕捉灵感、发现特别、引起警觉,是比较浅层次的思维。“思考”则是有框架、有策略、有依据、有批判的思维,是彻底的“想”。而“研究”的核心是思考,除此之外,研究是依据问题,提出对问题的假设、研究、验证、整理与提高的过程。这不但要求具备专业知识服务社会的能力,还要求有超越个人利益去关注对公共事务的使命意识,甚至是通过研究获得的真知灼见,去惠及普罗大众,造福人民。
        总之,也只有经历细腻思考,才能真正体会“纸上得来终觉浅,心中悟出始知深”与“绝知此事要躬行”。这里的躬行,就是要求亲自去作细腻思考、去做深入研究。


        四、精准表达
        没有把书读透的人,容易犯那种“满瓶水不荡,半瓶水晃荡”貌似热闹,实则粗糙混乱、堆彻拼凑的毛病。写文章一要有“信”,二要能“达”,三要致“雅”。信是要做到精准、可信;达是流畅、舒展;雅是雅致、有才情。文章何以去表达信、达、雅?由于内心世界、精神世界是用语言去表达的,人的任何一句话都承载着一定的思想与情怀,故从这方面上说,语言边界就是你的精神世界的边界,语言丰富就是你内心的丰富,表达贫乏与空洞,其实质就是因为你内心的贫乏与空洞。所以,锤炼语言,实质上就是锤炼思想。
        教师从事教学工作,教学语言的艺术性很大程度上影响课堂效率。拖泥带水、颠三倒四、云山雾罩的语言,会让人丧失兴趣;反之,有条不紊,要言不烦,张弛有度,言之有据,表达精准,情感酣畅的课堂就是一种享受,会大大提高课堂效率。所以,教师要大量积累优美语言,并善于运用优美语言和其背后的思想情怀,去感染学生,用语言的奇迹去转化生命的奇迹。故每一个教师都要养成精准表达的习惯。
        五、坚持写作
        一个真正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很丰满的人,教育的工作,需要你去表达世界观,表达你对社会、事物、人生的理解,表达你对问题、事件、信息的态度,这些都离不开写作。用肖川教授的话来说,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幸福人生价值有八点:一是写作有助于提升阅读品质;二是写作能够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三是写作可以帮助我们梳理思绪,让大脑更有序、更高效地记忆、加工与发挥;四是写作能提升口头语言表达质量;五是写作能提升我们对作品的鉴赏力;六是写作可以帮助我们形成积极、开放、进取的人生态度;七是写作能提升我们的教育智慧,丰富我们的教育情怀;八是写作能带给我们成就感,成就感是非常重要的元素,缺乏它,人生就索然无味、单薄平淡。
        六、挖井及泉
        做事好比挖井,不见泉水不放弃,要持之以恒、不能半途而废,否则,功亏一篑,前功尽弃,挖了半天还是一口废井。挖井及泉给人的启迪,就是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坚持,下真功夫去修炼,直至一泓智慧的清泉流出。看准的事情,就要坚持不懈,绝不能三心两意,浅尝辄止。在平常里,找准自己的兴趣点,并为之做出执着的艰苦与努力,真正在一些问题上下足功夫,这样,就定能修成正果,收获成功。
    七、立身三道
        成功的人生,要尊德性而道学问。追求崇高的品格境界,路径来自于学识积累。因为一个人的道德发展,是建立在他的认知发展基础上的。现代“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告诉我们,一个人的学识修养的提高,有助于道德修养的提高、人格境界的提高、生命境界的提高。所以,先贤孔子强调,“智慧、仁爱、勇敢”是天下三个光明而重要的道德。有智慧才能准确地判断是非曲直,才能勇武地激浊扬清。
        成功的人生,还要致广大而尽精微。要达到天人合一的状态,就要穷尽精微不遗细节,一滴水也能折射出太阳,要学会从小中见大,这样才能做到“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的一通百通境界。
        成功的人生,更要极高明而道中庸。“伟大”总是通过“平凡”来体现的。特别有修养的人,总是显得低调而朴素。因此,不管是你身居高位,手掌重权,还是你能“呼风唤雨”,“点石成金”,也要保持平和而可亲。真正的君子总是“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言也厉”。
        总之,一个有理想抱负、有家国情怀、有使命担当、矢志服务社会的知识分子,面对纷繁的社会与复杂的教育问题,总是能牢记初心,不忘使命,矢志不渝地致力于有批判的观察、有立场地发声、有温度地建议、有追求的行走,集百家智慧,成就卓越人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