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宇航 苗丽华 潘景辰
陕西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 陕西西安 710001
摘要:在针对于河道实施综合治理的过程当中,河道的功能已经由传统功能转变成为生态功能,同时,促使水资源实现人文化、生态化以及绿色化是目前我国河道治理一大方向。根据目前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虽然国内在针对河道实施治理的过程当中重点的内容还是集中在防洪泄洪方面,但是由于当前对于生态环境保护重视程度正在日益提升,实施河道治理过程也加入了很多新的闪光点。例如,针对河水实施净化,加强河道清理以及对于河岸景观实施改造等等,都是目前河道治理过程当中的亮点。
关键词:绿色生态理念;河道综合治理;应用
中图分类号:TV85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随着科学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环境污染问题也变得越来越重要,绿色节能理念,低碳设计理念,生态文明理念逐渐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国家社会以及普通民众都认识到了人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在河道整治行业也不例外,人们既重视河道防洪功能的作用,重视水资源的利用,也重视河道的生态性与景观性,对此生态护坡技术孕育而生。
1 生态水利融入河道治理的必要性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繁荣发展的经济促使社会大众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精神生活的富足,希望看到绿水青山、蓝天白云。我国早在 20 世纪初就提出了“可持续发展观念”,近年来,国家对于生态环境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相应地,河道治理也焕发出崭新的面貌。在以往社会生产力水平较低的年代,河道建设往往强调防洪抗旱功能,而不关注生态环境治理。随着环保观念日益深入人心,河道治理也应做出改变。生态河道建设是现代生态城市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加强水利基础性工程建设,进一步完善防洪、排洪、灌溉等农田水利设施系统,大力开展污水处理和生态河道治理工作,可构建良好循环功能的水生态系统。这不仅是满足人民群众生存发展的当前需要,也是实现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优化水资源环境与生态环境,推进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为实现社会和谐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 河道问题的概述
沿河的大量生活污水通过管道进入河道,这是造成河道污染的根本原因。在河道综合整治之前,工业废物污染物的排放导致河道的污染负荷超过水体的承载能力,最终影响了水体的自净功能,导致了长期以来根本无法改善水质的恶化问题。淤泥流入更容易引起淤泥沉积,并且氨和磷的含量高,这对水质富营养化是有害的。此外,复杂的河流生态系统受到其他系统的极大限制,其大部分河段都受到流域的影响。流域的陆地生态系统、气候、植被和人为干扰的强度等方面的制约因素显著,对河流生态系统产生影响。例如,一旦流域的森林遭到破坏,土壤侵蚀就会加剧,这将增加河流的含沙量并增加河床高度。在水利工程的日常管理工作中,相关部门过于关注水利工程经济效益的实现,没有意识到河道治理与水利工程功能、效益之间的关系,对河道治理不够重视,这种思想上的不重视是导致河道治理各种问题频发的重要原因。对河道治理不够重视是水利工程河道治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不重视导致河道治理方面的相关工作不到位,导致河道常常存在淤塞、污染等情况。
3 河道综合治理过程之中绿色生态理念的应用分析
3.1 曝气复氧
目前,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由于对于生态环境保护不重视,导致多数河道处于污染十分严重的状态。对于污染较为严重的河道,可以通过曝气复氧的方式加以修复。污染严重的河流水体由于耗氧量大于水体的自然复氧量,溶解氧较低,甚至处于缺氧或者厌氧状态。
因此,可以向处于缺氧(或厌氧)状态的河道进行人工充氧,从而增强河流的自净能力、改善水质,改善或恢复河流的生态环境。
3.2 保护当地生物多样性
生态护坡建设的目的,就是在防洪固堤的同时,利用各种植被的种植,提升河道的生态功能,所以,在生态护坡建设的过程中,需要注重对当地物种的保护,减少项目建设对当地生态产生的消极影响。生态护坡建设过程中涉及到了大量的植物种植工作,这些植物是项目的核心,也是生态护坡功能性作用得以发挥的基础,在植物的选择上,需要慎重的考虑,出了要分析植物的生长习性之外,还需要对植物的繁殖速度进行验证,避免引入一些侵略性比较强的植物,对当地的生态造成严重的破坏,比如水葫芦等。可以选择一些当地的植物进行种植,这些植物长期在当地生长,已经适应当地的气候环境,在种植以后更加易于存活,可以有效地提升生态护坡的生态性功能,另外,当地植物在运输环节也更加的具有优势,可以减少植物的运输和种植费用,达到经济性建设的效果。在植物种植完成以后,要加强对植物的保护,避免各种因素对植物生长造成的消极影响,保证植物的健康成长,提升城市河道的生态功能。
3.3 加强水环境建设工作
对于整个城市而言,河水是不可忽视重要的一个部分,同时也是城市发展的生命线,所以需要对于城市水环境进行改良和优化,要加强水环境建设工作,促使城市生态环境以及社会环境建设之间实现相互的协调,这样才能够保障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两者实现平衡以及协调,有利于当前城市水利工程项目实现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对于当前河道当中的水资源而言,不仅仅是城市当中的生命之水,更加是在城市建设过程当中起到了不容忽视重要作用。城市当中具备了明亮的河水可以促使人们居住环境得到有效的改善,同时可以提高人们幸福指数,在治理河道过程当中要建设适合广大人民群众居住生态城市,同时,满足了人们对于现实生活美好追求。针对于河道生态景观实施改造和建设,不仅有利于水资源整体质量得到提升,而且还能够提高城市居住环境和居住品质。
3.4 水质净化
水生植物-微生物系统:实现植物群落的多样性,科学合理地构建群落结构,正确处理动植物与微生物的共生关系,适应生态系统功能。营造具有自我调节、能力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功能的生态环境,提高其净化能力和稳定性。为了满足鸟类和昆虫生存的需要,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改善土壤和水质,逐步实现生态自愈。陆生-潮生-水生生态群落:以生态护岸形成的河岸生物栖息环境为基础,通过对物种组成丰富、结构合理稳定的滨水绿化带的培育和恢复,以及湿地水生植物群落的培育与恢复滨岸形成了陆生-水生生境、植物群落和生态景观的不断过渡,形成了水陆一体的自然优美的景观和健康的生活环境,其也是城市水系和园林水体的滨水地带。
结束语
综上所述,河道生态治理工程的施工工艺和主要施工工序都较大地影响着河道生态治理工程的最终质量。在我国当前的城市河道治理过程中,采用生态化的治理手段,提升河道的生态功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城市建设部门要根据实际的情况,合理地选择生态护坡技术,提升河道治理的效果,为我国城市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除了具备加强坡面稳定性、防止水土流失和防洪防涝的特点,还增强了河道水体的自净能力,提升了河道水体生态的多样性和环境的美观性,实现了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周裕鹏.黑臭水体治理技术在南京桥北地区河道综合整治中的应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07):100-102.
[2] 翁平,王发园,宁大亮,等.城市河道水体生态修复实践现状及进展[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2(15):98-102.
[3] 魏振,吴岳,穆英鸽.河道治理工程中的水土保持措施[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7(9):10-11.
[4] 项远华.城市河道整治中生态护坡技术要点与实践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9(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