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艺术对城市景观环境的塑造研究

发表时间:2020/9/21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第5月15期   作者:刘嫄 田园 林秀秀
[导读] 在快速城市化的今天,公共艺术作为城市形象的代表,已经成为城市形象和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刘嫄  田园  林秀秀

        集团景观设计有限公司  山东 济南 250000
        
        摘要:在快速城市化的今天,公共艺术作为城市形象的代表,已经成为城市形象和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设计是城市的灵魂,它在城市形象塑造中体现出城市的精神、文化乃至特色。本文简述了城市公共艺术设计与城市形象的关系,简述城市地标的设计与作用;它的存在既美化了环境,又丰富了城市的色彩。它的发展改善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环境,并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活和生产。
        关键词:公共艺术;城市景观;环境塑造
        引言
        当前,城市环境景观不仅要发挥空间展示的作用,还要为人们提供舒适、实用的环境。与此同时,景观空间作为艺术信息的载体,都市景观环境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大多数人的日常生活都在公共空间环境中进行而且不同景观要素在城市中相互联系,整体城市景观相互影响。它有助于营造一个浓缩了现代审美认知、经验、评价等情感信息的城市景观环境,使城市人们在体验空间的同时,进行交流与沟通。
        1 公共艺术对城市景观环境塑造内容
        以人的价值为核心,城市公共空间、公共环境、公共设施为公共艺术目标,通过整合媒介形式进行的艺术活动。一般是指由专业人员设计并建造,置于室外,向所有人开放的艺术品。可能是任何形式的东西,但必须有实体存在、位置、体积和功能,如雕塑、戏剧、壁画、建筑、媒体艺术等。公共艺术有许多特点,但与其他艺术形式相比,最重要的特征是其公共性。公共艺术最早是以城市雕塑和壁画的形式传入中国的。随着国际交流的增多,各种公共艺术形式应运而生,对城市环境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现存于景观中的公共艺术作品也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种公共艺术对景观乃至城市环境都有促进意义。城市雕塑是指设置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雕塑作品。它是最常见的公共艺术形式之一。它不仅具有艺术点缀的功能,而且代表着一个城市的品位和精神。目前,我国看到的公共艺术作品大多是:中小学少先队的火炬;大学校园里的伟人和大师雕像;或刻有领导人毛笔的石碑;步行街上,摆放着各种一对一的铜像;国庆节、中秋节等节假日,各大交通枢纽区都会摆上印有人物或文字的巨型花盘,形成各种造型。许多城市都一样,没有艺术和记忆。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城市建设的整体气质,到处都是大拆新建。然而,一个城市的整体面貌似乎没有成熟的面貌,无论公共艺术作品有多好,都没有一个合理的整体背景和框架。
        2公共艺术在城市景观环境中的塑造
        2.1利用公共艺术建设城市景观,可以提高城市环境的艺术素质和文化水平,创造具有历史高度和审美价值的宜居环境,使城市景观环境更好地满足现代人的精神需求。由此可见,公共艺术是城市景观环境的灵魂。首先,公共艺术作品的形态、材质、色彩、尺度等表面要素对城市景观环境形成了影响。公共艺术的形式和形态通过视觉与景观直接相关,与景观环境相比,它突出了它的特点和意义;公共艺术作品使用的材料本身具有质感和质感的差异,以及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形成的长期城市审美偏好,当与景观环境相结合时,会形成回声或碰撞对比的效果;公共艺术作品的色彩主要体现在材料本身的色彩和附着的色彩上,通过色彩,可以使物体图像更生动。即使同一个形状附加不同的颜色,颜色的差异也会形成不同的视觉效果。公共艺术作品的规模应参照其景观环境。适度规模的公共艺术作品可以在构图上优化景观空间,夸张的大型公共艺术作品,其尺度超越了原有的形式,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可见,公共艺术的表层元素对城市景观环境的建设起着美化和美化的作用。在同一类型的景观环境中,不同形式的公共艺术往往形成不同的效果,表达不同的情感体验。当公共艺术的表层元素与城市景观环境相结合时,就是通过这些元素与景观环境之间的联系作为桥梁,达到融入环境、呈现和谐效果的目的。
        2.2公共艺术的主题内涵构成了城市景观环境。对于不同类型的城市景观,应表现公共艺术的内容,赋予景观环境独特的情感和故事。公共艺术的深层内涵将在特定的地方引起公众的共鸣,从而提升文化性,彰显教化。一般来说,公共艺术不仅可以诠释城市景观环境,而且可以塑造城市景观环境的人性。例如,国内著名城市如青岛的“五月的风”、深圳的“垦荒牛”:国外著名城市如哥本哈根的“美人鱼”、雅典的“古希腊雕塑”等,公共艺术以呈示教益意义和提升城市的文化,都是公共艺术与城市景观结合的优秀代表。

首先,公共艺术通过提高城市景观环境的整体质量来吸引优秀人才的生存和发展,从而展示和储存城市景观环境的人文价值;公共艺术与城市景观环境综合作用所激发的归属感和荣誉感,可以转化为对城市和社会的回馈行动。因此,城市景观环境公共艺术建设完成了从物质到财富的转化,实现了城市景观环境的价值重构。公共艺术的特征本身具有一定的可识别性。公共艺术在美化环境的同时,生动地展现地域特色,在大脑中形成记忆,吸引旅游者和消费者进行经济交流,从而直接为城市带来消费力和商业价值。因此,公共艺术只有在城市景观环境中才能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以公共艺术建设城市景观环境,是增加社会财富、增强城市综合实力的重要途径。
        3公共艺术在塑造城市景观中的创作原则
        论述城市景观公共艺术的创作原则之前,要强调“场域精神”,而公共艺术的设计与创作则要坚持核心原则。由挪威建筑理论家舒尔茨提出的“场精神”理论,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场所是人类生产、生活的有限而具体的空间,是有意义的空间。该理论认为,特定的地理环境、自然条件和人为环境构成了该领域的特殊性。它不仅体现了人的生存方式和生活状态,而且还赋予了人独特的整体气氛和个性特征。在这里,“地点”不同于物理意义上的概念,它是一种“情感家园”,可以使人产生精神归属感,并激发潜在记忆。公共艺术设计不仅要考虑公共艺术作品体块内的空间表现与艺术处理,更重要的是要根据公共艺术作品所处的具体环境与空间内各种因素的关系进行设计好的公共艺术应与周围环境形成有序的整体空间,空间意识和各种文化内涵在特定环境中的表现具有不同的价值,并在特定景观空间中起着维护作用。所以,在不同的城市,不同的地区,公共艺术应该根据不同的空间特征,在环境景观中创造一种维持特定场地气氛的氛围。所以,在不同的城市,不同的地区,公共艺术应该根据不同的空间特征,在环境景观中创造一种维持特定场地气氛的氛围。这是城市精神风貌的体现,而非其文化内涵的体现。公共艺术创作过程中,在“乡土精神”的核心下,应把握四个原则:
        3.1以人为本的原则是,当一个人来到空间时,必须找到人的足迹,人成为社会空间内容价值的本质。正是随着公众的需求,对城市公共环境景观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2 公众参与原则
        从艺术家与公众的关系来看,公共艺术不是艺术家独有的,而是属于普通市民的。公共艺术营造景观环境,就是要让艺术走进公共空间,让大家享受艺术,激发人们对空间的感受和思考。
        3.3景观中的公共艺术可以是永久的或暂时的;外部的或内部的;整体的或自由分散的;以及;庄严的、纪念性的或平易近人的人文情趣;大规模或小型化;创造性的设计或装饰性的。无论结果如何,它们都具有一致性,即它是专门为景观而创造的,与景观的背景和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3.4延续与创新原则
        公共艺术的创作和发展过程,就是揭露现实生活中虚假形象、混淆概念、歪曲事实的过程。公共艺术要有创新精神。一个成功的公共艺术景观,有利于城市的复兴和发展,也有助于激发市民生活的激情和创造力。
        结束语
        当今时代,社会经济条件和政治意识日趋成熟,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也要求城市具备更高的品质,更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品位。生态景观塑造是体现城市品质的重要载体,必须兼具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越来越多的人要求城市规划、城市景观、历史遗迹的维护和历史风貌的恢复,这使得建筑师、空间设计师和艺术家面临着更多的挑战。我们迫切需要达成共识,站在新世纪的高度思考,研究社会、环境和艺术之间的关系,利用公共艺术创造城市景观环境,通过城市空间的艺术,激活城市空间,激发人们对城市地域的情感思考,寻找最适合中国环境艺术创作理念与生活空间的公共艺术创作路径,不断创造与时俱进、符合社会与公众需要的现代城市景观环境。
        参考文献
        [1]李晓莹.城市公共环境艺术在城市形象塑造中的重要性分析[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9(01):121-122.
        [2]范奎林.解析城市建筑景观的环境艺术设计[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04)
        [3]李文雅.城市建筑景观的环境艺术设计初探[J].收藏与投资.2017(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