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爱玲
山东工业技师学院 山东省潍坊市 261053
摘要: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活动中的广泛应用,在工程管理工作及造价控制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建筑企业的健康长远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同时,BIM技术应用于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中,为建设成本的有效控制及建设质量提供了保障。文章对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中的作用和其在各个阶段的应用进行了深入分析,以便于为今后的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中BIM技术的深入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BIM技术;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
1、BIM在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1.1满足现代化的工程预算要求
工程预算是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的重点内容,可以为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提供科学的引导,而BIM满足了现代化的工程预算要求,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第一,BIM基于时效性较强的丰富数据库,契合了建筑工程周期较长、工序复杂的特点,可以及时根据工程的实际进展,及时修改或补充相关的数据信息;第二,BIM在工程造价计划功能上具有天然的优势,基于这一智能化功能,造价管理人员可以编制出更加细化的预算方案,从而提升预算编制的使用价值,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也能对建筑工程项目的工期进度及成本投入进行实时的有效监管;第三,BIM技术使得预算数据的收集及共享更加便利,无需花费特别的人工时间,且其在准确性上具有人工预算无可比拟的优势。
1.2信息表达更加直观高效
可视化是BIM的典型特点,工程造价管理人员依托于BIM所反馈的3D模型效果图,即可以对于工程造价进行有效的把握,这与传统建筑工程中应用较为广泛的CAD图相比,BIM可以更加清晰地对于设计规划进行表达,在施工过程中也可以准确把握施工的要点,从而有效应对因设计与施工冲突导致的变更状况对于工程造价产生的影响。
2、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开展的现状
2.1管理体系不明确
建筑工程的管理体系一直运用传统管理形式,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虽然在管理模式上进行多次的更新换代,但是工程造价管理的核心方向没有改变,使得管理体系的发展方向与我国建筑行业的整体方向存在偏差,对建筑行业产业化的整体推进产生了较大的阻力作用。
2.2计算模式跟不上市场的发展
工程造价的管理模式和计算模式还沿用传统定额计价模式(基本公式:定额+费用+文件规定),这种方式计算得到的信息数据与市场发展的情况不吻合,信息内容跟不上市场发展的步伐,不符合现阶段市场快速变换的形式。另一方面受到不同地区发生状况不同的影响,工程项目开展消耗的费用无法与当地生产力水平一致,所以在工程造价计算时不能单单运用套用公式的形式,为了使计算结果准确化、科学化,要结合市场经济的多方面因素进行充分衡量。
2.3管理模式上的不足
传统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属于定额管理,比较具有计划性,没有对不同工程项目中存在的特异性差距进行充分考虑。在我国市场经济水平不断提升的影响下,经济蓬勃发展引起的工程造价管理方式问题逐渐明显。由于政府对这方面的管理制度尚不明确,出现了一种多人多部门管理和无人管理的现状,部门之间缺少沟通,协调机制不够完善,因此对工程造价进行高效科学的管理还存在较大难度。
2.4管理中应用的技术不够完善
工程造价管理工作需要对一大堆复杂多变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传统的管理工作处理软件不能实现对数据的高效处理。现阶段造价管理技术水平不能满足数据分析过程中精细化的要求,传统工程造价管理技术软件的功能性较弱,对管理工作的开展效率造成影响。另一方面工程造价管理涉及到的施工领域有限,不能保证施工的每一个环节都实现对数据的高效处理。
所以人们对精细化管理的需求日益迫切,把工程项目所需成本细致划分,以时间段、设备种类、工作流程等进行分类,确保项目开展资金的使用情况与预算数值相吻合或差距不大。
3、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中的应用
3.1应用于工程的决策及设计阶段
BIM技术在建筑工程的决策及分析阶段中的应用,极大地促进了建筑工程造价的精细化管理水平,因此相关工作人员需注重对BIM技术的推广应用,从而不断提升建筑工程的建设质量及效率。在建筑项目设计环节中,BIM技术可以被有效应用在检测工作中,从而更为有效地控制前期的施工成本投入。与此同时,在建筑项目的设计环节中,通过合理使用BIM技术,可以在有效收集各项数据的基础上,将建筑工程的整体结构及其内部的各个系统模型进行构建,并通过建筑模型的模拟及专业检测软件的应用,检测在建筑工程模拟运行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除此之外,通过使用计算机技术内三维空间技术,可以针对建筑项目内部诸如给排水系统、强电弱电及消防系统等部分进行仔细的检查,在最大程度上保障管线之间的安全距离,并可以通过动态模拟分析方法的运用,仔细审查施工图纸,确保施工图纸审查工作的正确性及效率。
3.2应用于工程的招投标阶段
在招投标阶段,可以利用BIM技术对各种报价以及控制价进行分析。通过BIM技术可以对工程清单量以及工程控制造价进行编制,这主要是依靠其高效数据处理能力,可以更便捷地对工程量进行计算。通过对于双方提供的各种工程量预算表以及工程造价表进行合理的分析来实现。BIM技术还可以对市场价格进行分析,从而对招标结果的选取有着很好的把控范围,可以使双方都获得一定的经济利益,来保证设计方和建设方的互利共赢局面。
3.3应用于工程的施工阶段
在施工过程中依靠BIM技术还可以实现信息共享的效果。保证各工作单位之间实现信息共享,对工程的进展可以有着共同的了解,同时对工程中出现的问题也可以进行及时反馈,帮助施工方更好地解决问题。通过对BIM技术的利用还可以弥补管理层在管理经验方面的缺失,更好地控制现场的实际施工效果,保证现场施工的顺利进行。在施工中利用BIM技术还可以对于工程的现场管理进行控制,对于索赔问题和费用问题进行合理的解决,降低工程造价的失误概率,减少工程造价中的风险问题。BIM技术的更新与维护能够对现场施工的各种情况进行控制,比如现场施工的工序,通过备案面积可以对现场施工工序进行合理调整。各方面数据的投入保证了施工工序录入的准确性。根据施工工序来看,在观察实际建设效果时,一旦发现问题则应对工序进行合理的改进与改良,保证施工可以顺利进行。同时利用BIM技术还可以对施工单位进行实时监督,通过对于施工单位的工程量以及实际工作量进行核实和对比来达到监督监控的效果,对于现场状况和进度也可以有很好的控制效果。依靠BIM技术高效能的数据处理能力,能够保证对工程进展有着实时把控的效果,可以在施工阶段对工程计量和工程进展进行合理的控制,使得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可以控制在一定的水平内,达到精细控制效果。
3.4应用于工程的竣工阶段
在竣工阶段,利用BIM技术,可以将工期价格、合同以及各方面的信息储存下来,再通过信息实时对比与实际数据录入进行审核,只有数据结果通过测试才能够进行最后的资金结算。通过BIM技术可以获取工程的相关信息,以方便后期的维修和检查。在竣工阶段还可以通过BIM技术对于资金结算进行控制,主要是从缩减时间这方面入手,表现为资金结算审核时间减少了,在保证结算准确性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结算效率。
结束语
通过BIM系统可以满足施工项目的各种多元化需求,工程项目的所有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可以通过数字模型随时收集施工各阶段的信息,有效的对施工工程进行监督,当建筑模型出现问题时也可以通过BIM及时的修改。因此,BIM技术能够实现精细化计算,对传统造价中容易遇到的问题作出调整,加强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开展的效率。
参考文献
[1]王斌.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中的应用及作用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20(15):34.
[2]杨榕.关于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0,36(04):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