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施工技术在民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探析

发表时间:2020/9/21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第5月15期   作者:张立生
[导读] 建筑土木工程的发展,为人们的生活营造了更好的生活环境,但是,其中存在的问题也非常突出,如建筑土木工程的能耗问题,这一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建筑施工
        张立生
        身份证号:23082619720910****
        摘要:建筑土木工程的发展,为人们的生活营造了更好的生活环境,但是,其中存在的问题也非常突出,如建筑土木工程的能耗问题,这一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建筑施工,每一年的建筑施工都会使能耗问题加剧;所以,为了更好地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非常有必要在土木工程中运用节能施工技术。在新形势下,传统的建筑施工技术早已无法满足建筑施工的各项要求。如何提升建筑施工质量的同时,也能达到施工环保的目标是现阶段的施工技术人员面临的共同问题。而新型绿色节能技术的广泛使用,不仅提升了资源的回收利用效率,同时还将绿色环保思想充分贯彻到了建筑施工的项目中,对此,如何将新型绿色节能技术有效运用在建筑施工中,推动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了当下建筑行业发展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就新型绿色节能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分析进行了相关研究。
        关键词:民用建筑;?绿色施工;?现状分析;?策略探究;
         当下,建筑行业发展前景一片大好,为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创造了稳键的基础条件。众所周知,建筑行业是资源消耗量偏大、对周边环境形成较大影响的产业类型,为达成长远持续发展的宏伟目标,在民用建筑后续施工阶段,施工单位要自觉创新技术方法,加大绿色施工技术的应用力度,提升资源的利用率,保护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笔者结合过往实践历程,以民用建筑绿色施工为论点,着重探究相关技术策略。
        1 绿色施工技术在民用建筑施工中运用存在的问题
        1.1 施工材料和机械设备使用浪费分析研究
        材料费在工程造价成本总多占比重偏高,将近占到造价的70%左右。材料浪费是一个普遍性但难以完全规避的问题,贯穿于施工期间的始终,前期在基础及主体分部工程中,在钢材、木材、混凝土等主材上浪费较多,后期施工过程中在水泥、砂石料及块料等材料上浪费较多,经过分析,以上浪费重点是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造成的浪费。前期如在钢筋工程中,需要经验丰富的钢筋翻样对整个项目进行钢筋方案优化,最大化减少对整料的损失,对马镫筋及埋件、加筋等全部采用余料进行加工,增大钢筋的利用率。
        施工机械设备浪费现象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未能结合具体施工工序穿插状况进行整体调度规划,部分机械设备利用效率偏低,甚至闲置;(2)尚未建设施工设备检修制度,日常巡检工作不到位,很难保证设备能在较长时间内维持良好状态,增加故障发生率,大修大检耗时、耗力、耗财;(3)清洁、维护工作未能贯彻落实;(4)操作人员技术不过关,一方面影响民用建筑现场施工效率,另一方面还可能损伤设备功能,降低利用率。
        1.2 绿色施工管理制度不完善
        “重施工,轻管理”是当下国内众多施工单位的运营模式,部分施工单位尽管认识到绿色施工的必要性,但未结合民用建筑施工实况拟定与之相匹套的施工管理制度。比如,项目部在进行施工前,应编制相应的安全文明绿色施工方案,并建立健全绿色文明施工组织结构,配备安全绿色施工管理人员等,也没有创建环境保护机制与自我维护体系,未能将工程现场绿色管理生产整合至企业整体规划中,配置的绿色生产设施性能落后,未能明确规划各管理人员的职责,造成滋生出绿色施工相关质量问题时,各部门、人员之间相互推诿责任,造成施工质量缺陷整改不及时、彻底,明显降低了绿色施工效率。
        1.3 新型绿色建筑材料研发不够
        我国的绿色建筑材料的研究经验非常薄弱,使用我国建筑市场使用的建筑材料相对较少,质量不过硬,和国际标准相比较,差距较大,而且我过在工程造价上跟不上新型绿色材料发展的步伐,导致新型绿色材料造价偏高,施工单位本着成本和利益着想而放弃使用绿色建筑材料的机会,这两种情况均导致绿色施工不能有效运行并广泛使用。
        1.4 建筑市场监管力度不够
        当下,“绿色施工”“绿色工程”尚未在全国各个地区普及,处于摸索阶段,针对民用建筑建设阶段绿色技术以供情况,建筑市场尚未完整建设相配套的法律规定与规章体制,这是造成市场监管力度不足、不全面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当下绿色施工的大环境下,针对能源资源消耗、废弃物排放等诸多问题,还没有硬性标准要求。针对绿色施工过程的管理,长期沿用传统管理模式,这不利于绿色施工持续推进。


        2 绿色施工技术在民用建筑施工中运用的策略解析
        2.1 减少固体废弃物的排放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主要产生的固体废物有混凝土、砂浆、碎砖、过期水泥、各种材料的包装物、施工结束产生的废弃物等、对固体废物施工单位应充分合理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的原则进行处理:(1)项目部要制定减少固体废物产生的办法和措施,对混凝土、砂浆及抹灰落地灰等在管理上应最小化产生,一旦产生了应集中进行二次利用,进行预制装饰施工中所用构件。(2)对临舍或临时马路的硬化应进行预制混凝土块铺贴,项目完成后转入其他项目反复进行利用,减少大量的固体废物的产生。以上内容是施工阶段固体废物产生的主要材料,在管理上对它们的控制和利用,是减少固体废物排放的根本任务,从而减少或规避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等问题。
        2.2 对施工噪声严格把控
        噪音为民用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常见污染源,噪音分贝值一旦超出限定标准,不仅会损伤施工人员听力水平,而且会对周围大量居民的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矛盾纠纷时有发生,因此,应加强对施工现场噪音污染,采取有效措施防治施工噪音污染。
        为有效防控施工噪声,根据2011年12月公布的噪音排放标准,可以采用如下措施:(1)作业时间严格按照当地基本建设文明施工的规定要求,6时至12时,14时至23时,夜间基本不施工,特殊情况下施工的,报环境保护部门申请,并向周围居民发出公告。(2)尽量引进低噪设备参与施工作业,设置隔声屏、隔声罩等隔噪办法削弱设备运行阶段噪音对周遭产生的不良影响。(3)施工阶段动态监测各工区噪音产生情况,及时实施有效的防护措施。
        2.3 节约用水,减少水污染
        具体是在相关技术方法支撑下,减少民用建筑施工阶段水资源的耗用量。既往很多建筑工程建设阶段,大量使用过的水会被排放至城市污水处理系统内,以上情况一方面会增加水资源的浪费量,另一方面也与工程经济、生态效益目标背道而驰。故而,在建筑施工阶段,节约用水就有很大必要性。结合工程实况,适当提升水资源循环利用次数,这是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有效方法之一。比如,在基坑降水作业中,针对所抽吸出的地下水,经三级沉淀后用于项目部的绿化植物的灌溉用水和现场扬尘洒水。还可以集中后用于后期砂浆搅拌作业中。混凝土养护阶段,使用草毡草袋予以覆盖,减少水分蒸发量,减少洒水频次与数量。
        2.4 绿色施工技术的展望
        太阳能屋面施工技术:首先,民用建筑屋面施工阶段,尽量选用防水、保温及防火性能优良的建材。通常建议选用B级防火保温材料,其有益于打造出节能、环保屋面。其次,加强屋面环境绿化,栽种绿色植物,屋面绿化施工阶段,选用砂浆找平,利用卷材进行防水施工。最后,把太阳能板安设在建筑物顶部,满足生活用水、发电与供暖等方面提出的需求。
        3 结束语
        高污染、高能耗是制约建筑企业持续发展的量大主要因素,绿色施工技术的开发及应用,为该行业发展创造了契机。这就要求项目建设实践中,施工单位充分认识到绿色施工技术应用的必要性,提升废弃物的利用率,减少噪音污染、节约水资源等,并将绿色施工理念融合至建筑体多个构造施工进程中,在保证建筑施工质量基础上,获得最优良的工程效益。
        参考文献
        [1]唐静思.绿色理念在公路桥梁施工过程中的应用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14(6):77-78.
        [2]付婕.新型绿色节能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绿色环保建材,2020,23(3):17,20.
        [3]杨俊华.绿色环保理念下市政道路施工中的注意事项[J].绿色环保建材,2020,14(3):39-40.
        [4]张严.浅谈市政工程绿色施工技术[J].绿色环保建材,2020,26(3):158,161.
        [5]龙轲轩.绿色施工技术在施工现场的实践运用分析[J].建材与装饰,2020,74(9):15-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