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程中的电力自动化技术及其有效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0/9/21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0年第11期   作者:常聪
[导读]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

        常聪
        身份证号:15232219850409****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在生产和生活中人们对电力的需求不断增加,使电力系统的运行负荷在不断增加,所以要提高电力工程的运行效率。在电力工程中电气自动化技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技术,可以确保整体效率和水平得到很大的提升,减少电力系统的运行压力,确保电力系统更加安全稳定的运行,因此电力自动化技术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基于此,本文主要对电力工程中的电力自动化技术应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电力工程;电力自动化技术;应用
        1 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应用的意义
        1.1 具备较强的智能化特征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运用,更多的智能化技术也被应用在工业发展中,这不仅是电力工程智能化水平提升的重要前提,更是企业跟上时代步伐的必要基础,对于企业向现代化转变而言非常有利。与此同时,就我国当前的电力工程建设水平而言,电力自动化技术实际上也是很多智能化技术的集大成。一方面能使电力系统运行的高效化得到保证;另一方面也能提升其稳定性与可靠性,进而使多样化的用户需求得到满足。另外,受到互联网信息实时传递这一优势的积极影响,电力自动化技术还有助于故障及时发现并排除,在促进各方面损耗下降的情况下,有效延长电力设备的寿命。
        1.2 全面实现动态监控
        监控技术作为电力工程中的重中之重,在未与电力自动化技术结合之前,不仅需消耗企业中的大量人力,还会降低企业所获得的经济效益,同时,受到其及时性、稳定性与效率较低等弊端的影响,在电力工程实际运行的过程中,检修维护人员通常无法及时有效地展开工作。但在电力工程中应用电力自动化技术后,相关人员就可以充分发挥GPS与SCADA技术的作用,全面发挥基于电力自动化的动态监控技术优势,在帮助相关人员第一时间发现问题的基础上,全面发挥先进技术带来的优势。除此之外,电力系统一般情况下产生的数据都是海量的,电力自动化技术有助于提高监测与通信功能的稳定性,使系统的稳定运行得到保障,进而实现利益最大化的目的。
        2电力工程中的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方式
        2.1在变电站中的应用
        在电力工程中,变电站实际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实现电力传递的关键。因此,将电力自动化技术应用在变电站中,其能够凭借处理技术、传输技术、控制技术等,对变电站内的各种情况、数据参数等,进行合理的监管。具体来说,对变电站进行监管,并不是对电气设备的运行进行管理,还应该保证其运行的安全性、稳定性。因此,将电力自动化技术应用在变电站的监管工作中,能够对其进行更加系统、全面的监管。从工作效率的角度分析,使用电力自动化技术可以打破传统人工监管的模式,提高工作的快捷性、简便性,进而提高变电站的工作效率。同时,在变电站的工作条件下,还能够利用电力自动化技术,以最快的速度、最科学的方法,对发生的问题进行处理,强化变电站运行的稳定性。
        2.2在分散测控系统中的应用
        就分散测控系统来说,其是由若干子系统构成的,相互之间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将电力自动化技术应用在分散测控系统中,并将其各个系统进行合理的组合、处理,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网络控制系统。在这一个全新的系统中,其对电力工程中各个设备,都能够进行系统的、实时的测控,有利于工作人员第一时间获取其中的数据。基于这样的测控方式,不仅能够掌握系统中诸多参数,还不会对系统的运行产生诸多的影响。在电力工程运行的过程中,一旦其中的某一个设备,发生运行问题或故障,电力自动化技术就会第一时间进行报警,而工作人员则可以根据信号,对故障设备进行针对性的维护,从而提高电力工程的稳定性。


        2.3在电网调度中的应用
        除了上述的分析之外,电网调度也是电气工程中,重要的环节之一,而应用电力自动化技术后,可以在根本上实现调度自动化的目的,创新传统人工调动的方式,并进一步提高工作的质量、效率。将电力自动化技术应用在其中,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说明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范围,正在不断的扩大、优化,强化了电力系统运行的统一性,从而发挥了先进技术的优势。对于电网调动来说,应用电力自动化技术能够对其范围,进行准确的设定,提高电网运行的安全性、高速性。在这一前提下,如果其运行的实际不符合其设定的范围,电力自动化技术就可以进行及时的预测、报警,同时对负荷进行准确的运算,便于工作人员及时制定解决方案,保证电力工程运行的稳定性。
        2.4在配网系统中的应用
        2.4.1重合器-分段器配合型馈线自动化技术
        就这种馈线自动化技术来说,其能够在不具备通信系统的条件实现运行。究其原因,依据电力自动化技术,重合器-分段器配合型馈线自动化技术主要结合电力工程中电流、电压的具体变化,对变电站中的自动分段器、重合器等,进行针对性的控制,并结合提前设置的动作,实现馈线自动化的目的、功能,如故障定位、故障判断、故障隔离、恢复供电等。在重合器-分段器配合型馈线自动化技术中,手拉手环网型是当前应用比较广泛的方式,其中的联络开关基本上都会处于常开的状态,而分段开关则基本上为常闭品状态。在这样的条件下,如电力工程的一侧无电另一侧有电时,联络开关就能够对故障点进行供电,而两侧均属于无电状态时,分段开关就能够发挥闭锁功能。
        2.4.2点对点分布智能控制馈线自动化技术
        点对点分布智能控制馈线自动化技术,其在故障恢复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其可以在短短的几秒内,实现对故障的判断、定位、隔离以及恢复,从而缩短了电力工程的停电时间,满足电力用户的实际需求。结合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点对点分布智能控制馈线自动化技术中,没有将快速熔断器安装在电力工程中,如果系统的运行出现故障问题,其就能够及时进行定位、判断,同时系统中的开关会及时对故障进行隔离,并向Relay发动合闸动作的质量,进而保证电力工程的主干线,能够尽快恢复供电。另外,如果将断路器安装在出线位置时,在发生故障以后就会将命令发送给断路器,避免出现越级跳闸的行为,进而发挥电力自动化技术的作用,保证馈线系统的稳定性。
        2.4.3集中控制馈线自动化技术
        在电力工程之中,电力自动化技术应用在配网系统之中,可以形成全新的是计划,即集中控制馈线自动化技术。与重合器-分段器配合型饋线自动化技术相反,集中控制馈线自动化技术恰恰需要通过通信系统,对电力工程中的故障信息、参数等进行搜集,并还需要电力工程中控制站、监测终端的协同。在应用集中控制馈线自动化技术的基础上,Relay就是其中的馈线保护装置,具备通信、监测的双重功能,进而保证工作人员能够第一时间获取相关的参数。当系统中存在故障点时,其中的开关就会跳开,将故障信号传输至电力工程主站,提醒工作人员需要进行维护工作,从而保证电力工程可以及时恢复供电,避免造成更严重的损失。
        3 结语
        总而言之,电力自动化技术带来的影响不容小觑,其能够在提高电力工程建设水平的同时,促进电力工程生产效益的最大化,进而为电力工程领域的健康发展夯实基础。尤其是在新时代、新形势的影响下,电力自动化技术必然会在电力工程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相关人员需及时针对技术实践应用效果展开评估,为电力工程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大推动力。
        参考文献
        [1] 易喜.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论述[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33):3994.
        [2] 宁永聪,黄明辉.新时期电力电气自动化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J].电子测试,2018(16):133-134.
        [3] 李春.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在电力企业中的应用[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8(24):32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