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 析电力工程中的电力自动化技术应用

发表时间:2020/9/21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0年第11期   作者:张秋实
[导读] 电力工程自动化技术可以主动的处置电力工程当中遇到的问题

        张秋实
        国网本溪供电公司??辽宁省本溪市 117000
        摘要:电力工程自动化技术可以主动的处置电力工程当中遇到的问题,为电力系统运行的过程中提供更加科学快捷的处理方法。我国的电力工程自动化技术进程的速度与我国当下社会的实际情况密不可分,电力工程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还需努力探索。电力行业迅速发展带动了产业的上游和下游企业迅猛发展,电力自动化控制作为电力工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输配电系统中起着控制和保护的作用,随着我国电网建设的加速,该行业会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关键词:电力工程;电力自动化技术;应用
1电力自动化技术概述
        1.1电力自动化技术的本质内涵
        在电力工程当中,电力自动化技术主要是把现代化的信息传递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以及互联网信息技术等充分融合到一起的综合型技术。当前,此项技术属于电力工程远程控制功能得以全面实现的关键技术。
        1.2应用电力自动化技术的重要意义
        在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应用过程中,显示出了自身的众多优势:将更优质的服务提供给新时期的电力工程,对电力系统进行有效控制与监督,推动电力系统更加顺畅、平稳地工作,使电力行业整体生产效率得到全面提高,进而确保电力行业健康、长远地发展。除此之外,电力自动化技术的有效应用,还能够全方位提升技术设施的稳定性以及安全性,同时最大限度地避免发生安全事故,另外也使人力资源得到了有效节约,让人力资源得到更合理的配置,确保被应用到维护电力系统整体安全性所投入的人力资源被大大减少,降低了受人为原因所影响而引发的安全事故处理成本投入,进而使财产、人身安全损失被有效降低。除此之外,此项技术还能够使数据信息的采集、整理工作得以被强化,并且可以对有关参数、数据进行严格检查,帮助有关人员在第一时间将电力系统存在的风险隐患和安全问题被发现,进一步促使电力系统顺利、安全地工作,并且为后续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夯实基础。另外,此项技术的有效应用,还能够使工作人员及时掌握更专业、先进的理论知识,使其积累更多工作经验,最终使其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2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应用的优势
        2.1具备较强的智能化特征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运用,更多的智能化技术也被应用在工业发展中,这不仅是电力工程智能化水平提升的重要前提,更是企业跟上时代步伐的必要基础,对于企业向现代化转变而言非常有利。与此同时,就我国当前的电力工程建设水平而言,电力自动化技术实际上也是很多智能化技术的集大成。一方面能使电力系统运行的高效化得到保证;另一方面也能提升其稳定性与可靠性,进而使多样化的用户需求得到满足。另外,受到互联网信息实时传递这一优势的积极影响,电力自动化技术还有助于故障及时发现并排除,在促进各方面损耗下降的情况下,有效延长电力设备的寿命。
        2.2全面实现动态监控
        监控技术作为电力工程中的重中之重,在未与电力自动化技术结合之前,不仅需消耗企业中的大量人力,还会降低企业所获得的经济效益,同时,受到其及时性、稳定性与效率较低等弊端的影响,在电力工程实际运行的过程中,检修维护人员通常无法及时有效地展开工作。但在电力工程中应用电力自动化技术后,相关人员就可以充分发挥GPS与SCADA技术的作用,全面发挥基于电力自动化的动态监控技术优势,在帮助相关人员第一时间发现问题的基础上,全面发挥先进技术带来的优势。除此之外,电力系统一般情况下产生的数据都是海量的,电力自动化技术有助于提高监测与通信功能的稳定性,使系统的稳定运行得到保障,进而实现利益最大化的目的。


3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应用的主要策略
        3.1充分发挥现场总线技术的作用
        自动化技术中最基础的构成就是现场总线技术,其不仅是电力工程体系完整构建的关键所在,更是电力自动化技术顺利落实的重要推动力。简单来讲,现场总线技术能够实现对电力装置、控制设备以及工程仪表的有效运用,在将其进行统一连接与综合安装的情况下,促使各个部分都形成自动化与数字化特征显著的网络体系,在达成电力工程系统与互联网信息技术一体化的基础上,为电力工程运行稳定性提供更高程度的保证。
        从目前的现场总线技术水平来看,其中以PROF、CAN以及BUS技术平台为主要内容,相关人员需注重充分发挥其重要作用,将电力工程设备技术参数与信息向设置好的处理器中传输,进而从各个方面控制电力工程与电力设备,推动电力工程自动化在真正意义上得到落实。这种技术相比较来讲的关键优势,即其能够合理有效地节约成本,在提升电力工程建设效率与质量的同时,促进企业市场综合竞争力的提升,进一步促进电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3.2确保自动化补偿技术应用的有效性
        低压补偿技术简单来讲就是通过对单一信号与三相电容器的有效运用,达成三相互补的目的,但在以往应用低压补偿技术的过程中,却常常由于受到单相负荷用户的影响,导致出现三相负荷状态不平衡的现象,甚至引发补偿不足或过多的状况,这也是电力设备无法正常运转的主要因素。除此之外,以往低压补偿技术的应用中,相关人员对电压平衡关系的重视程度往往不足,配电检测功能也比较差,从而使电力工程运行受到阻碍。
        将自动化补偿技术落实到电力工程运行过程中,相关人员可以采取结合固定补偿与动态补偿、结合稳态补偿与快速补偿、结合三种共补与分相补偿这三种方式,冲破传统补偿方式中存在的束缚与桎梏,使传统补偿技术中的缺陷得以弥补,保证电力工程顺利可靠运行。这种技术具有适应范围广、补偿迅速且稳定的优势,在实现智能控制电容器投切的基础上,促进其精准度的真正提升,使保护功能全面发挥出更好的效果。
        3.3促进电力工程信息化水平的提升
        实践证明,计算机技术对于电力工程而言,能够起到不容忽视的调控作用,换而言之,相关人员若能在促进电力工程自动化水平提升的基础上,实现调控步骤精简的目的,对电力工程各环节精确高效的运行也非常有利。相关人员可以将计算机技术作为基点,展开对电力工程运行过程的实时监控,确保及时发现问题并有针对性地制定措施,为其顺利运行夯实基础。尤其是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大背景下,社会各界对电网运行安全性与经济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时若想为电力工程运行效率提供更大保障,将自动化技术与调度、配电网相结合已迫在眉睫。
        3.4合理运用主动对象数据库技术
        现如今各行各业的发展过程实际均是以信息技术为中心展开的,在软件工程技术愈发成熟的情况下,电力工程领域的变革也随之而来,主动对象数据库技术作为一种新型技术,对电力工程运行效率与稳定性的提升非常有利。一方面促进信息电子技术与电力工程的有效融合;另一方面也能推动国家与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落实。另外,站在电力工程的角度来看,相关人员也应及时处理传统意义上主动对象技术应用的弊端,尽可能在展开全面完善的控制与管理工作后,促进电力工程问题处理效率与准确率的真正提升,进而为电力工程提供更有利的信息依据。
结束语
        电力自动化技术作为新时期的先进技术,简单来讲,就是将计算机技术、自动化技术以及电气技术包括在内,且相对而言具备较强的综合性,经实践证明,通过对电力自动化技术的有效运用,能促进实际控制效果的显著提升,同时,为电力工程顺利开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李欢,郭健羽.电力工程中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应用[J].南方农机,2019,50(22):155.
[2]钟德学.电力工程中的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J].通信电源技术,2019,36(07):144-145.
[3]孙占朋.电力工程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J].电子测试,2019(14):107-108+37.
[4]王国辉.电力工程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研究[J].科学技术创新,2019(19):68-6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