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电线路工程质量问题与对策

发表时间:2020/9/21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第16期   作者:梁玲玲
[导读] 基于送电线路实际施工中会产生很多类型不一的问题,从而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工程质量,分析送电线路工程施工特征,施工质量问题与相关防范措施。
梁玲玲
4102251986092****
摘要: 基于送电线路实际施工中会产生很多类型不一的问题,从而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工程质量,分析送电线路工程施工特征,施工质量问题与相关防范措施。

关键词:送电线路;质量检查;防范措施
        1引言
        输电线路工程不仅施工困难,而且规模大、复杂。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输变电线路的稳定运行和长期安全。在运行中,由于施工人员的主观因素或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在输电线路的实际施工中会出现许多不同类型的问题,从而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工程质量。

        2 输电线路工程施工特点

        由于输电线路建设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和复杂性,其主要标志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质量问题有一定的隐蔽性。输电线路施工过程非常复杂,而且有一定的隐蔽过程,会留下一定的安全隐患,从而影响整个输电线路工程的稳定和安全。(2)更大的影响力。由于施工项目本身的复杂性,在施工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材料、图纸、工艺、设备,甚至是项目管理体系和相关施工人员的素质。(3)不可逆转的建设。输电线路建成后,往往无法随意拆卸和检修,说明该工程的建设体现了一定的不可逆性。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必须有效保证施工质量。(4)工程的复杂性。对于输电线路而言,工程规模通常以公里为单位,还包括修建弯角、各种线路塔及其他相关建筑[1]。为了保证项目的施工进度,项目一般进行分层。但由于项目的不同,在施工技术和管理体系上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如果没有有效的沟通,就会产生很多问题。(5)易受干扰。对于输电线路,有相应的施工工艺和技术,并规定了规格和配套产品。如果生产细节出现问题,就会出现相关的质量问题,这不仅会对后处理造成很大的影响,还会造成一些经济损失。在施工环节,也有很多有效的交接手续。如果你没有使用专业的测试工具来测试它的质量,虽然它通过了表面,但是隐藏的质量问题会被忽略,从而留下一些隐患。(6)基础工程施工不到位。

        3 施工质量问题及预防措施

        施工测量。(1)中心桩位移方向错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未按照塔位设计的相关细节进行;不知道线路传输的真实方向;施工人员有经验主义思想,图纸检查不仔细。(1)工程总负责人应在施工前,详细、认真地进行技术交底;(2)对于工程施工人员,应在施工中做到“按图纸施工”,明确水平角方向和内外角。(2)在直线方向上有位移。分析原因如下:在进行基坑划分时,未对线进行仔细验证,将方向桩误认为塔桩;由于没有校准,存在误读或误差大等问题。未能严格测量塔的两面之间的距离,或天气影响视线,未能完全拉长视距。相关的预防措施如下:(1)各项仪器的校准工作应在正式施工前完成;(2)基坑必须严格按照设计方向进行,该线应按照平面图纸或塔设计详图进行复测;塔尺或基准必须由专门的测量师负责。如遇恶劣天气,应暂停测量工作。基本的工程。(1)除模表面有裂纹、蜂窝等问题。分析原因如下:没有科学的混凝土配比,碎石、水泥等材料的用量存在一定偏差;振动不均匀引起的混凝土离析;混凝土早期养护不好;模板及钢笼位置不清楚;因防护涂层不均匀而暴露。防护措施如下:(1)严格按照设计要求确定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严格控制水石灰配合比;(2)在柱顶面以下300mm左右进行详细检查,并适当增加水泥掺量,降低坍落度[2];(3)做好模板加固将混凝土表面的起泡排出;(4)在实际施工中必须选择机械振动方式,并要按照要求进行维护,严格控制拆模时间。(2)几何尺寸有偏差。原因分析如下:在施工中,没有正确的方法找到正支承模具,使地基偏离或有尺寸误差;由于钢笼位置未知,支撑模不稳定,柱顶截面偏移。

预防措施如下:(1)底座支撑模具自身中心点必须准确转动,并严格校核各部位实际尺寸[3];(2)找到正确的地脚螺栓后,固定地脚螺栓和模板。(3)挖掘土石时,基础表面不能按照施工图进行修补和铲。分析其原因:相关测量人员综合素质不高,测量精度不高;施工基层面的具体概念未知;故意减少基面工作量,存在着严重的偷工减料问题。预防措施有:(1)选择技术水平高的测量人员;严格检测施工基层表面。大楼建设项目。(1)塔架结构倾斜有一定偏差。原因如下:基础顶部高差严重,但未能及时采取加固措施;未能确保螺栓紧固,导致塔变形或在紧固钢丝后倾斜。预防措施如下:(1)在实际施工前,要对基础顶部和塔架底盘的高度差仔细检查,发现问题要及时做处理;(2)按照相关作业指导书建设;(3)避免超长起吊,在确定起吊点位置时必须由专人测量。(2)角楼线项目结束后,角楼内部会出现一定的倾斜。原因分析如下:在架线结束后,由于螺栓紧固率较低,造成结构变形。注意事项如下:(1)严格检查抗张角塔的螺栓;(2)严格控制螺栓紧固速度;(3)接线后,彻底检查地脚螺栓的实际紧固情况。(3)螺栓的种类和数量不符合设计要求。原因如下:未将设计图纸作为施工和配料的依据;螺栓数量不足,型号不完整。螺栓的长度和类型与相关规定不一致。预防措施如下:(1)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施工和配料;(2)根据设计要求,配备和使用螺栓的规格和型号。(4)螺栓紧固率相对较低。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相关操作人员缺乏较高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感;操作扳手的质量不合格。防范措施如下:(1)在正式建设前要明确责任;(2)整个施工环节应根据设计图纸进行施工;(3)扳手的质量必须过关,且上臂的力度要长。(5)塔料弯曲变形。原因分析如下:没有使用正确的操作方法,相关吊点位置严重不符合标准;粗暴的处理导致弯曲的一些柱;对于较长的柱材料,不采用有效的吊装加固方法。预防措施如下:(1)确保运输环节做到轻装轻卸;(2)采取正确的吊装加固措施,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应根据操作说明书进行施工。布线工作。(1)地线、导线展开和释放损坏。原因如下:缺少正确的运输方式造成了线路的损坏;施工方法不正确造成地线变形、线块磨损;在大风等恶劣天气中没有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预防措施如下:(1)在运输中一定要轻,注意其外层保护层;固定纬纱并确保牵引速度均匀,应用前要仔细检查接地线滑轮;(3)确保接地保护的有效性,仔细检查跟踪线的点并严格控制导线张力。(2)拧紧过程中凹陷超调。预防措施如下:按要求精心选择观测文件,指派有经验的测量人员对整个凹陷作业进行观察;重要的线路文件应送有经验的测量员观察。凹陷观测应建立统一的标准。为了保证计算的准确性,需要制定专业人员的特殊凹陷值进行计算。另外,必须有2人以上现场检查凹陷,观察后应立即进行塔标。对于拉伸金弦的长度,必须以实际测量路径的长度为标准。在确定德育割线的长度之前,至少要进行两次测量,并确保没有误差后再进行测量。按标号连接配件,根据倾斜调整值将线调整到正确位置。(3)接地布置不合理,接地电阻值与设计不一致。其原因如下:接地电阻及其等级的设计不符合设计要求;未按图纸安排接地;沿山坡开挖过程中,未严格按照等高线进行布置工作;土壤缺乏压实和抗沉层。预防措施如下:(1)严格按照设计要求选择接地体;实际埋深大于设计值;(3)回填土时,必须预留相应的抗沉层;(4)挖掘山坡接地槽时,应严格等高线,保证两个接地体连接,实际水平距离[4]大于5m左右。

        4结语

        要想切实预防施工质量问题,就应该严格依据工程设计图纸展开各项目施工,而且要对施工全过程进行严格质量监督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只有这样才可以确保送电线路工程能够高质量完工。


参考文献:

[1]杨建东.小议如何做好输电线路工程监理工作[J].中国电力教育,2011(21):77-78.
[2]王常勇.送电线路工程质量通病及控制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5):29.
[3]杜权.送电线路施工过程中常见问题的分析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3(29):73.
[4]李妍.保障架空输电线路施工质量措施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22):12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