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林
北京急救中心 北京市 100031
【摘要】目的 分析院前急救在车祸伤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对急救中心2019年4月至2020年3月救治的120例车祸伤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了专业化的院前急救与护理措施,对这120例患者实施院前急救后的结果进行观察与记录。 结果 经过院前急救,患者院内急救后脱离生命危险的117例,存活率97.50%;有3名患者经过院内抢救无效后死亡,死亡率为2.50%。患者死亡原因分别为转运过程中急性呼吸功能衰竭、肾功能衰竭。 结论 对车祸伤患者迅速采用院前急救措施可以降低死亡率,可以有效挽救患者的生命,值得推广。
【关键词】院前急救;车祸伤;死亡率;存活率
0.引言
有数据显示,全球每年超一百万人死于道路交通事故伤害,其中颅脑损伤、骨盆骨折等车祸伤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1]。在车祸等意外伤害的救护时间上,有“白金10分钟”、“黄金1小时”的说法,尽早对患者实施急救措施,患者存活的希望越大。因此,交通事故发生后,如何高效地对车祸伤患者进行急救与转运十分重要。为了探讨院前急救在车祸伤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本文对急救中心于2019年4月治2020年3月救治的120例车祸伤患者进行了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急救中心于2019年4月至2020年3月救治的120例车祸伤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了专业化的院前急救与护理措施。其中男性与女性比例为68:52;年龄最小者16岁,年龄最大者71岁,平均(37.53±2.04)岁;致伤部位:颅脑损伤40例,四肢损伤32例,腹部损伤21例,脊柱损伤18例,严重多发伤9例。
1.2院前急救方法
第一,接警。接听急救电话后,迅速询问清楚事故的发生地、时间、患者数量、是否神志清楚情况,根据急救半径,立即派出急救车急救人员。
第二,出诊。急救人员在接到通知后,在1分钟内携带创伤急救包、急救药品、铲式担架等出诊。
第三,快速诊断。达到事故现场后,立即检查伤员瞳孔、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根据伤员情况划分伤情危重程度,做好标记。并按照“先重后轻”原则对患者进行救治。伤员为三人以上,立即通知120指挥中心。
第四,紧急救治。对呼吸道严重梗阻伤员实施气管插管,避免其出现脑缺氧引发脑损伤。伤员出现呼吸心跳停止,根据情况进行心肺复苏,休克伤员建立静脉通道补液治疗,对患者伤口进行包扎、预防感染。对内脏膨出的伤员,使用覆盖敷料等包扎固定,骨折伤员使用夹板固定。外露性骨折伤员进行包扎处理,对现场残肢及时发现,做好低温保护,随伤员一起送往医院。对于大出血伤员进行紧急输液,防止失血性休克,处理隐匿性大出血[2]。
症状一:剧烈胸痛呼吸困难。怀疑伤情:肋骨骨折刺伤肺部。撞击是驾驶员最易受到的伤害。方向盘撞到胸部,往往会造成肋骨骨折,伤者伴随剧烈胸痛和呼吸困难。一旦碎骨进入肺液,刺破肺泡可能形成血气胸,引起肺栓塞,严重的甚至导致死亡。
症状二:腹部疼痛。怀疑伤情:肝脾破裂大出血。有些车的方向盘比较靠下,容易撞击人体的肝脏和脾等器官。肝脾破裂发生大出血时,伤者会伴有腹痛,但神志仍清醒。
症状三:出血。怀疑伤情:外伤。任何车祸或其他撞击情形,都可能令人体的头颈部或胸部受到外伤,颈部血管丰富,先检查颈部是否出血。
症状四:肢体及颈部疼痛肿胀或畸形。怀疑伤情:骨折。骨折后最忌自行移动或被他人错误包扎。任何微小失手,都可能对日后康复造成影响。需确认伤肢不发生相对移动,避免肢体内血管和神经受到二次伤害。实际的车祸案例中,副驾驶极易发生颈部损伤。
第五,安全转运。车祸或各种暴力伤害中,颈椎骨折最为常见。搬运伤者至救护车时,动作要平稳。实际急救案例中,有颈椎骨折的病人,病人常处于清醒状态。这种情况需给病人带好颈托,不直接搬运。对患者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伤者的血压、心率和呼吸等生命体征的变化得到重点关注。病情危重需提前告知医院进行抢救准备的,要及时转告120通知医院做好抢救准备。
第六,到院交接。伤员送达医院后,要做到及时完善必备检查明确诊断,负责将病人送入急诊室后,主动向接诊医生介绍病情及处理情况,安排伤员,做好记录。
2.结果
经过院前急救,患者院内急救后脱离生命危险的117例,存活率97.50%;有3名患者经过院内抢救无效后死亡,死亡率为2.50%。患者死亡原因分别为转运过程中急性呼吸功能衰竭(2例)、肾功能衰竭(1例)。
3.讨论
道路交通事故伤员在所有伤害中约30%,大部分伤员需接受手术治疗,病急、病重是车祸伤的主要特点,这使院前急救越来越受到了人们的重视[3-4]。院前急救是门多专业的综合医学学科,是研究各类创伤初步处理等知识的一门新型学科。院前急救一般只是对病人做些力所能及的简单处理,其重点放在处理病情的急性阶段,为患者达到专业医疗机构后的诊治创造良好的条件,包括现场紧急处理与转运途中监护,与院内医疗有着显著的区别[5]。诊疗程序、药物使用、抢救手段也不尽相同。车祸伤中危急重症伤员如在现场可以得到及时救助,在很大程度上阻止病情进展,减少失血与各种后遗症。
院前急救是急诊医疗体系的重要部分,其目的并非是治愈患者,而是稳定患者生命体征,使患者有更多生存的希望。车祸伤患者大多为颅脑损伤、骨折等中重度损伤,对这类伤员的院前急救首先应该在确认生命体征的基础上建立有效的呼吸与循环,结合伤情、现场条件及时采取止血、包扎、固定、等急救措施,保持通讯畅通,与急救中心及医院联系。在搬动伤员时,做好固定、亲属沟通等工作,按照“就近、就急就能力、尊重病人及家属意愿”的原则,确定病人转送医院进行救治[6]。在转运过程中进行连续监护,对患者实施必要的治疗与心理护理等措施,减轻痛苦、稳定伤情与精神、达到快速安全转送目的。在本研究中,经过院前急救,患者院内急救后脱离生命危险的117例,存活率97.50%;有3名患者经过院内抢救无效后死亡,死亡率为2.50%。患者死亡原因分别为转运过程中急性呼吸功能衰竭、肾功能衰竭。
综上,对车祸伤患者迅速采用院前急救措施可以降低死亡率,可有效挽救患者的生命。为了能够提高院前急救水平,挽救更多患者生命,急救中心应坚持院前医学的专业化建设,执行急救立法。缩小医疗服务半径;急救网络合理规划;急救资源合理配置;构建急救服务体系基本要求,政府履行法定职责的体现。院前急救与院内需做好衔接,多部门联动配合,不断探索更高效的院前急救方法与技术,以求达到快速正确的诊断、准确用药、安全转运、顺利救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杨璐琳.分析车祸伤患者院前急救护理应用效果[J].健康大视野,2019,015(006):161-163.
[2]卞丽.探讨院前急救在车祸多发伤患者抢救中的作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8, 16(35):42-43.
[3]王晨.车祸伤患者的院前急救及护理体会[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 003(011):160.
[4]刘薇,于燕.交通事故致颅脑外伤院前急救的护理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9, 18(22):43-45.
[5]吴其华.车祸多发伤患者院前急救方案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科学,2018, 177(09):265-267.
[6]李燕芬.院前急救护理在交通意外伤患者中的应用[J].心电图杂志(电子版),2019, 008(001):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