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云云
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 脑病四科 061001
摘要:目的:探讨在神经内科护士专科培训中品管圈活动开展的意义及使用价值。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选自我院接受专科培训的神经内科护士,共64例,时间为2018年11月-2020年6月,根据培训方法的不同应用,将其分组展开实验。其中,应用常规培训方式的对照组护士共32例,应用常规培训方法+品管圈活动的观察组护士共32例,观察各组护士的培训效果。结果:从两组护士培训后考核总成绩与护士对导师的带教满意率的比较上来看,观察组对应数值明显高于另一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品管圈活动的开展下,对神经内科护士专科培训过程做出相应的指导,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培训效率,提高护士的业务能力,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关键词:神经内科;专科培训;品管圈活动;意义
前言:近年来,我国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对临床护理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临床护理工作的主要执行者,护理人员自身专业能力的高低与临床护理效果的发挥有着紧密的联系,为确保各项护理工作得到有效的落实,在护理人员上岗前,必须按照规定,开展专科培训工作,强化护理人员各项操作技能上的训练,使其尽快熟悉医院环境,胜任护理岗位,成为一名合格的护理工作者。神经内科是医院重点科室,由于患者的疾病比较特殊,故护理工作难度相对较高。与此同时,在神经内科护士专科培训工作的开展上,也存在着较大的困难。为此,需对神经内科护士岗位要求加以明确,在此基础上,对专业培训方案进行合理规划,使其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达到良好的培训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选自我院接受专科培训的神经内科护士,共64例,根据专业培训方式的不同应用,将其分组展开实验。其中,观察组护士最大年龄为34岁,年龄上的平均值为(27.51±2.83)岁,均为女性;对照组护士最小年龄为23岁,年龄上的平均值为(28.43±2.43)岁,均为女性,对两组护士的文化水平展开调查,存在大专、本科两种学历类型,从两组护士年龄、学历各项指标的比较上来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将常规的培训方法用于对照组。按以往神经内科护士专科培训路径,制定教学大纲,合理安排每一课程内容,采用实践与理论知识相结合的方式,向护士讲解操作要点,使其对护理流程更加明确,注意把控护理质量要点,不断提高自身的护理能力[1]。
在对观察组护士展开专业培训时,常规培训方法同上,另外开展品管圈活动。 由神经内科拥有丰富工作经验的护师与其他护士组建专门的品管圈活动小组,护师为小组组长,负责组织活动的开展,并参与专科培训工作当中。此外,圈长还需对圈员的行为进行监督,及时发现活动开展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针对性的解决措施。通常情况下,品管圈活动可以用不同的形式来开展,并且活动的侧重点也会存在差异。为此,圈组与圈员应首先明确活动开展的目的和意义,按照活动流程,巧妙的融入至神经内科护理专业培训工作当中。例如:在活动主题的确立上,可以如何优化神经内科护理服务为主,在此基础上,对护理培训方向进行讨论,规划好整个培训流程。在此期间,针对圈员存在的问题,应共同商议,每人均有自己发表意见的机会。最后,对所有成员所表述的内容进行统计分析,制定完善的活动开展方案。此外,品管圈活动的开展并非固定的成员,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邀请圈外人加入。在圈内会议进行中,成员之间应彼此尊重,相互配合,共同为神经内科护理质量的提高展开讨论,探寻出更多有价值的护理方法,力求构建出完善的临床护理体系[2]。
1.3观察指标
培训结束后,对两组护士进行考核,统计各组护士的平均考核成绩,进行比较。另外,对护士展开满意度调查,总分值为100分,超过90分视为满意,反之视为不满意,以上指标作为本次培训效果的主要评判依据。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中数据的整理依靠SPSS20.0统计学软件来完成,%、(x±s)为计数、计量单位,前者使用x2进行检验,后者使用t进行检验,当组间差异符合P<0.05的要求时,视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平均考核成绩、满意度两项指标的比较上,观察组对应分值明显高于另一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数据请见表1.
表 1两组培训护士各项指标比较
.png)
2.讨论
品管圈活动是当下时代发展中产出的一种新型管理方式,在我国各行各业中均可以适用。在我国医疗领域,临床护理作为医疗工作开展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如何提高护理质量成为许多护理学者所研究的重点内容。神经内科是医院众多科室之一,内部患者的疾病复杂,并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临床护理工作的开展难度。为实现神经内科护理的精细化管理,把控好各护理环节的质量。在护理专业培训中,融入品管圈活动,能够更好的发现培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培训效率,不断完善相应的教学体系,为护士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3]。
在本次研究当中,无论是护士的平均考核成绩,还是护士对导师带教的满意程度,在各项指标的比较上,观察组对应数值明显优于另一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在对神经内科护士培训过程中,品管圈活动融入,可提高教学质量,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梁雪芬,陈盈盈,邱晓霞,等.神经内科护士专科培训规范化研究[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8,24(12):1787-1789.
[2]费丽,张凯丽,张婷,等.多元化培训模式在神经内科专科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效果[J].海军医学杂志,2018,39(2):191-192,后插1-后插2.
[3]倪惠琴.以核心能力培养为导向的神经内科护士专科培训方案与实践[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14(10):10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