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丽霞
96605部队医院 134001
【摘要】目的:研究调查当前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应对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019年期间就读于当地某大学的150名贫困大学生,将其作为研究组,并在相同大学中选取150名普通大学生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学生SCL-90量表各维度评分情况。结果:经对比后可知,研究组学生除躯体化外,其余各维度水平均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程度与普通大学生相比差异较大,当地教育部门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制定改善其心理情绪的方法。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SCL-90量表;应对方法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各地高等学府开支逐步扩大办校及招生规模,为很多教育资源不发达地区的学生深造提供机会。但这也导致近年来贫困大学生的基数上升。据岳馨钰[1]研究称,该类大学生普遍需承受来自经济和心理方面的双重压力,并导致其心理疾病发生率高于普通学生。为讨论当前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本院开展了一项研究,具体分析学生心理问题具体成因,并根据结果给予应对方法,研究成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6年-2019年期间就读于当地某大学的150名贫困大学生,将其作为研究组(男性86例,女性64例,年龄在16-19岁之间,平均年龄17.9±0.3岁),并在相同大学中选取150名普通大学生作为对照组(男性84例,女性66例,年龄在17-19岁之间,平均年龄17.4±0.5岁)。上述学生一般资料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本次调查问卷在相关人员指导下让学生自行完成填写。指导人员需要接受统一培训,并了解研究目的于调查问卷机制,以便于对学生在填写中进行部分条目的解释。完成填写后进行回收,按照对照组和研究组进行整理,并筛除不合规的问卷。
1.3 疗效标准
对比两组学生SCL-90量表各维度评分情况,SCL-90量表共包含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焦虑、抑郁、敌对、恐惧、偏执以及精神病性9个分量表,共90各项目,每份分量表10个项目,统计指标包含总得分、因子分和总均分(总得分/90),用于区分研究老人1-5级间的分度。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9.0软件分析以上数据,SCL-90量表采用t检验,并以()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通过对比后可知,研究组学生在SCL-90量表中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焦虑、抑郁、敌对、恐惧、偏执以及精神病性9个分量表(单位为:分)得分分别为(1.4±0.4)、(2.0±0.6)、(1.8±0.7)、(1.7±0.6)、(1.8±0.7)、(1.5±0.5)、(1.6±0.7)、(1.6±0.6)、(1.6±0.5);对照组学生上述各分量表得分分别为(1.4±0.5)、(1.6±0.6)、(1.6±0.5)、(1.3±0.5)、(1.5±0.6)、(1.4±0.4)、(1.2±0.5)、(1.4±0.6)、(1.3±0.4),经组间对比后可知,除躯体化外(t=0.000,P=1.000,P>0.05),两组学生其余为度均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发展,为培养更多有能力的专业人才,各地高等学府开始增加招生人数,但这也导致近年来贫困大学生数量上升。从本次研究成果中可知,除躯体状况外,贫困大学生在心理健康多个方面都明显弱于普通大学生。结合戈凯团队[2]的研究成果分析,造成以上情况的原因可能有:①通常贫困大学生出生于欠发展地区,在日常生活中缺乏城市生活常识,从而其在内心中会不自觉产生一种自卑意识,并影响其心态;②贫困大学生与普通学生间存在沟通障碍,很多普通学生谈论的话题贫困大学生都未曾接触过,致使其无法融入对话中,同时部分学生可能存在歧视贫困生的情况,利用言语及行为有意或无意攻击贫困生,使贫困生校园生活中毫无归属感,同时也得不到团队或整体的关心;③很多贫困大学生对毕业后就业存在迷茫的情况,他们在规划就业时会比普通学生考虑得更多,但又存在缺乏可用资源的情况,从而导致在就业选择时出现迷茫,恐惧的情绪。
针对上述情况,则需要学校及当地教育部门开展相关应对措施来改善贫困生的心理情绪。其具体实施措施包含:①学校方面因加强对在校贫困生的心理辅导,通过开设心理咨询室的方式对存在心理症状的贫困生进行疏导,可借助既往毕业的贫困生学长的故事来帮助其走出自卑,树立自信心。并开展更多的社会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生活阅历;②班级班干部带头给予贫困生物质上以及心理上的帮助,并联合辅导员联合整治班级内对贫困生的歧视之风,使学生感受到来自团体的关爱,减少其孤独感;③开设针对贫困大学生就业咨询处,通过对学生家庭情况,个人素质等情况为其推荐合适的就业单位,并向学生解释推荐原因,以此来降低贫困生对毕业后出路的迷茫和恐惧;④校方认真落实国家助学金发放情况,严格整治助学金乱发放的情况,使助学金能真正落在需要的学生手里。
综上所述,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程度与普通大学生相比差异较大,当地教育部门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制定改善其心理情绪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岳馨钰.新时代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对策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8,39(23):108-109.
[2] 戈凯,施明越,江玥,等.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8,4(1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