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盼盼
鄂东医疗集团市妇幼保健院 435000
摘要:相比其他人群,新生儿对疼痛的感知较为强烈,而且更容易受到疼痛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利于新生儿的健康成长。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医护人员对新生儿疼痛的认识并不充分,并没有认识到疼痛对新生儿的影响,往往不能及时采取可靠措施进行应对,新生儿疼痛控制情况并不理想。本文对疼痛对新生儿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新生儿疼痛评估内容及方法,并提出了几点新生儿疼痛控制手段,以期能够为医护人员带来一些帮助。
关键词:新生儿;疼痛认知;疼痛管理;疼痛控制手段
引言:现阶段,新生儿疼痛认知和管理工作开展水平较低,医护工作开展质量得不到必要的保障,对新生儿的健康造成了较大的威胁。目前,部分医护人员已经认识到了新生儿疼痛认识和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并积极对自身工作进行改进,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新生儿疼痛控制水平仍旧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工作还需进一步改进。这种情况下,对新生儿疼痛认知和管理的进展进行分析有着较强的现实意义。
一、疼痛对新生儿的影响
(一)短期影响
疼痛对新生儿有着较多的短期影响,有研究表明,疼痛对影响新生儿的心率及氧饱和度,新生儿在感知到疼痛时会出现心率上升、氧饱和度下降等问题,对新生儿的神经系统及心血管系统有着一定的负面影响。在手术过程中出现疼痛会导致新生儿体内代谢紊乱,进而影响手术效果,严重时会危及患儿的生命安全。
(二)长期影响
从长远来看,疼痛对新生儿的影响是巨大的,患儿在频繁接受疼痛刺激后行为功能会受到较大的影响,患儿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会存在行为功能障碍,进而影响患儿的正常学习及生活。此外,疼痛刺激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强新生儿的疼痛敏感性,导致患儿出现发育迟缓、社交困难、慢性疼痛综合征及学习困难等情况,威胁新生儿的健康成长。
二、新生儿疼痛评估
(一)评估内容
新生儿疼痛评估难度相比其他人群较高,主要是由于新生儿语言表达能力较差,不能通过语言向外界传递信息,医护人员只能对患儿行为及相关指标进行监测,以此作为依据判断患儿疼痛情况。在实际工作中,医护人员应从相关生理指标、行为变化两个方面对新生儿疼痛情况进行评估,通过分析新生儿呼吸频率、心率、血压、血流情况、面部表情、肢体动作来判断新生儿是否感知导致疼痛[1]。
(二)评估方法
现阶段,新生儿疼痛评估方法注意有单维度评估方法及多维度评估方法,二者均有着各自的优势及劣势。NFCS及CHIPPS量表是单维度评估方法的典型代表,操作较为简单,而且准确性较高, 能够为医护人员提供极大的便利。CRIES 量表及PIPP是较为常见的多维度评估方法,主要是通过综合分析行为及生理指标来判断新生儿疼痛情况,在实际工作中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三、新生儿疼痛控制手段
(一)非药物止痛
相比药物止痛,非药物止痛在新生儿疼痛控制中有着明显的优势,其操作较为简短,对医护人员的要求较少,而且对新生儿身体造成的负面影响较少,能够有效降低疼痛对新生儿的影响,在临床上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并得到了医护人员及新生儿家属的一致认可。
(1)口服蔗糖水
口服蔗糖水在新生儿疼痛控制中应用较为广泛,也取得了一些成绩,能够有效减轻新生儿的痛苦。研究人员Leef指出,口服蔗糖水在缓解单刺激疼痛方面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但是其在多重刺激疼痛方面的应用效果仍需进一步研究。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口服蔗糖水在实际应用中应注意控制频率,一般情况下,口服蔗糖水单日服用频率应控制在8次以内[2]。
(2)非营养性吸吮
非营养性吸吮在控制新生儿疼痛中也有着较好的效果,医护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应给予足够的关注。非营养性吸吮是指在新生儿感知疼痛时为新生儿提供无孔安抚奶嘴,通过吸吮动作缓解新生儿的痛苦。研究人员李月彦指出,非营养性吸吮在降低穿刺造成的疼痛方面有着较好的效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加快患儿康复进程。
(3)襁褓包裹
襁褓包裹主要是模仿新生儿在子宫内的状态,能够为新生儿提供安全感,进而减轻疼痛带来新生儿的痛苦。研究人员Meta指出,在早产儿及足月儿疼痛控制中,襁褓包裹均有着较好的表现,而且足月儿止痛效果在一定程度上优化早产儿。
(4)袋鼠式护理
雷及马丁尼在1983年提出了袋鼠式护理,要求新生儿父母模式袋鼠行为,将新生儿放置在其父母胸口,以此为新生儿提供较为舒适安逸的环境,以此实现对疼痛的控制。袋鼠式护理在早产儿疼痛控制中有着较好的效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早产儿承受的痛苦。
(5)其他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非药物止痛方法在临床上得到了应用,听觉刺激、保温箱按摩等方式均在临床上取得了一些成绩,医护人员在新生儿疼痛控制中应对相关方法给予足够的关注[3]。
(二)药物止痛
药物止痛在新生儿疼痛控制中的应用还存在一些争议,部分研究人员认识镇痛药物的应用会对新生儿的大脑造成一些不可逆的伤害,进而影响新生儿智力的发育。另外,还有部分研究人员通过研究新生儿异常发生率对镇痛药物对新生儿的影响进行分析,认为在新生儿疼痛控制中镇痛药物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目前来看,药物止痛在新生儿疼痛控制中的应用仍旧存在一些争议,仍需进一步研究。
结论:综上所述,对新生儿疼痛认识和管理的进展进行分析能够帮助医护人员正确认识新生儿疼痛,并帮助医护人员掌握控制新生儿疼痛的知识,促进医护工作水平的提升,保障新生儿的健康成长。疼痛对新生儿有着短期及长期的影响,医护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应掌握新生儿疼痛评估内容及评估方法,并采取非药物止痛及药物止痛的方式对疼痛进行控制,以此降低疼痛对新生儿的影响,提高医护工作水平,为新生儿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加快新生儿的康复进程。
参考文献:
[1]阮贤桂.新生儿疼痛的护理干预研究进展[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8,25(02):10-12.
[2]庞玮.新生儿科护士疼痛管理认知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7(19):10-11+22.
[3]许江山.新生儿疼痛影响因素的临床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32):6352+6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