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层流洁净空气质量对手术切口感染的影响和对策

发表时间:2020/9/22   来源:《健康世界》2020年15期   作者:朱华平
[导读] 手术室感染患者病原学与手术室层流洁净空气质量分析及干预措施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
        朱华平   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中医医院 441000
        摘要:目的:手术室感染患者病原学与手术室层流洁净空气质量分析及干预措施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我院共选择130例患者进行手术治疗。选择的手术室为两个层流手术室,层流分类和面积相同。其中一间手术室手术65例为干预组,另一间层流手术室手术65例为对照组,对照组65例为对照组。对照组手术室采用手术室传统质量及传统术后感染管理防控方法,干预组则通过对手术室进行感染控制策略来对术后感染及手术室质量实施防控。结果:手术后,所选2组患者中,对照组共有5例患者发生感染,其中切口感染3例,占比60%,切口感染率为4.4%,其他部位感染2例占比40%,其他部位感染率为2.9%,对照组总感染率为7.4%。干预组共发生2例术后感染,切口感染和其他部位感染各1例,总感染率为3.1%。2组感染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切口感染率2组相比较,干预组低于对照组,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手术感染;空气质量;切口感染;细菌感染
        手术室是操作外科手术的场所,进行手术时患者组织、脏器等会暴露在空气中一段时间,手术部位会被手术器械等接触,因此医疗器械和手术室细菌超标、消毒不达标可能会导致患者术后发生感染。研究表明,手术室的空气质量对患者术后感染有重要影响[1]。如手术室空气洁净程度低,则会明显增加患者的感染率。手术室是控制感染的重要科室,分析造成患者术后感染的手术室因素,制定相关策略加以实施,是降低患者术后感染率和提升手术室空气洁净程度的必要措施。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我院共选择130例患者进行手术治疗。选择的手术室为两个层流手术室,层流分类和面积相同。其中一间手术室手术65例为干预组,另一间层流手术室手术65例为对照组,对照组65例为对照组。两组年龄均在18岁以上,其中对照组年龄18-79岁,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或其家属均知情同意。两组临床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对照组手术室采用手术室传统质量及传统术后感染管理防控方法
        1.2.2干预组:干预组则通过对手术室进行感染控制策略来对术后感染及手术室质量实施防控,方法:①设立手术室责任人,每日早晨负责对手术时进入手术室的护理人员口头培训医院规定的感染预防操作及相关制度,重点强调人人参与的制度原则,加强所有人员的感染防控意识。手术室责任人每日总结护理中存在或可能存在的能够引起感染的影响因素,同时反馈给护理人员,进而找到真实有效的办法,解决问题,进行改正。②每台手术完成后,手术室人员及时清理杂物及污染物,对手术室内桌面、设备、台面进行1次消毒液湿式打扫,打扫完毕后用清水擦拭干净,利用紫外线空气消毒器在两台手术间隙对手术室空气进行及时灭菌消毒。③在手术室中,工作人员必须用口罩遮住口鼻,不外露头发,注重着装且不涂抹指甲油,参加手术人员手部进行每日细菌检测,检测结果细菌数应<5CFU/cm2。1.3药敏及病原菌鉴定对病原菌进行药敏试验和鉴定,使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法国梅里埃公司生产,型号为VITEk 2Compact分析系统);部分病原菌使用手工药敏试验的方法辅助检测。使用真菌药敏试剂盒对真菌进行药敏试验。
        1.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不同部位术后感染率对比:手术后,所选2组患者中,对照组共有5例患者发生感染,其中切口感染3例,占比60%,切口感染率为4.4%,其他部位感染2例占比40%,其他部位感染率为2.9%,对照组总感染率为7.4%。干预组共发生2例术后感染,切口感染和其他部位感染各1例,总感染率为3.1%。2组感染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切口感染率2组相比较,干预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病原菌构成对比:本研究实验室培养出来的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在对照组中占比55.3%,在干预组中占比55.3%;革兰阳性菌在对照组中占比27.5%,在干预组中占比25.7%;真菌在对照组占比17.2%,在干预组中占比19%。在所选2组中,革兰阴性菌以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为主,革兰阳性菌以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为主,真菌以光滑假丝酵母菌和白假丝酵母菌为主。干预组病株数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手术室内2组手术前和手术后手术室层流洁净空气质量比较:术前5min,所选2组手术室空气中的含菌量相比较,对照组为(5.3±2.1)CFU/cm2,干预组(5.2±2.2)CFU/cm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min,对照组为(15.4±3.5)CFU/cm2,干预组为(10.9±3.0)CFU/cm2,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选2组手术室含菌量与手术前相比均有降低,且干预组手术室空气中含菌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2010年起在医院评审中安全管理已经成为核心管理理念,作为评审安全管理的重点项目出现。研究表明,患者感染率在不同的医院呈现不同态势[2]。手术室承担患者各种外科治疗,是医院重要科室,手术室内各项技术操作对术后医院感染都会产生直接影响。临床研究发现,手术室是否符合环境标准,手术器械严格消毒与否,手术是否无菌操作,手术中是否呈现诱发感染的污染等都是与手术室密切相关的感染因素。因此,干预上述各因素是降低患者术后感染的一个重要途径。防控感染首先要明确责任,每日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固定的感染制度培训,提升人员防控意识,每日总结反馈诱发感染的可能因素,找到行之有效的方法进行改正。本研究对病原菌进行分离,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其次是真菌和革兰阳性菌。对其药敏性进行分析,对临床进行指导。手术杂物和污染物裹夹大量的病原菌,应及时清除,防止其在室内储存时间过长而进入空气中,导致手术室中病原菌总数增多,附着在医疗器械或患者手术创面上,成为感染病原菌的来源。因此每台手术完成后,应对杂物及污染物,手术台面、设备、桌面等进行湿式消毒。医护人员也应该进行行之有效的消毒措施,口罩遮住口鼻,头发不能外露,禁止涂抹指甲油,注重着装,对手及时进行细菌检测,防止交叉感染[3]。
        本研究的干预效果表明,感染控制策略可以有效地降低术后感染,究其原因主要是降低了切口发生感染的几率。本研究对手术室空气质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感染控制策略可以使室内手术室层流洁净空气质量降低。最终降低切口感染率。加强手术室感染管理是一个全程个概念,整个过程都要得到有效控制,建立洁净手术室以降低术后感染。手术室各个环节合理化、科学化、规范化管理,能降低手术感染风险,有效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在临床上有重要的意义。
        综上所述,手术室感染控制策略能够提高手术室空气洁净度,能够有效预防和减少发生术后感染。
        参考文献
         [1]石春静,常宗娥,王淑华等. 洁净手术室的感染现状及控制措施分析[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25(3):664-665.650.
         [2]车莹,王卫.持续质量改进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0):4296-4298.
         [3]张德辽.提高医院感染管理的做法与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08,8(9):29-3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