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美侠
吉林大学基础医学院,吉林 长春 130012
【摘要】目的:评价针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患者的辅助生殖治疗中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应用价值。方法:遴选2019年2~11月期间本院收治8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通过数字随机法将两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与试验组(4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辅助生殖治疗,试验组患者予以GnRH-a辅助生殖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促排卵效果、治疗前后的雌孕激素指标水平,对比治疗后两组患者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率、自然妊娠率、早期流产率与未妊娠者下次经期卵巢囊肿率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排卵率、卵泡成熟天数及成熟卵泡个数对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FSH、LH、P、E2指标水平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辅助生殖治疗后试验组患者P、E2指标水平相比对照组明显更低(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自然妊娠率、早期流产率、发生囊肿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OHSS率相比对照组患者显著更低(P<0.05)。结论:针对PCOS不孕患者临床采用GnRH-a辅助生殖治疗相比采用HCG治疗的疗效更明确,且GnRH-a辅助生殖治疗患者排卵后的雌孕激素水平更低,该疗法不抑制患者自然妊娠率,OHSS发生率相对较低,该疗法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与应用价值。
【关键词】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辅助生殖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临床疗效
排卵功能障碍是导致不孕症的主要原因,其中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一类常见的排卵功能障碍[1-3]。PCOS常见发生于育龄期女性。PCOS患者的内分泌表现无周期节律、高水平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临床针对PCOS需采取针对性药物进行治疗干预以辅助生殖[4]。在近年来研究发现,临床上可通过应用短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 agonist,GnRH-a)以诱导PCOS不孕患者卵泡的生长与成熟[5-7]。GnRHa能有效抑制患者内源性LH峰效果,在辅助生殖治疗可发挥较高的疗效[8]。研究以评价针对PCOS不孕患者的辅助生殖治疗中GnRHa治疗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基线资料
遴选2019年2~11月期间本院收治8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通过数字随机法将两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与试验组(40例)。对照组患者年龄分布25~33岁,平均(28.3±1.8)岁,患者不孕时间(4.3±1.1)年,患者体质指数(BMI)(23.6±1.2)kg/m2;试验组患者年龄分布25~34岁,平均(28.5±1.6)岁,患者不孕时间(4.4±1.2)年,患者BMI指数(23.3±1.3)kg/m2;研究在取得患者知情同意权后开展,研究入选患者一般资料的比较未见统计差异。研究内容符合医学伦理审核要求。
1.2诊断与纳排标准
(1)诊断标准:依据2011年中国卫生部颁布针对PCOS的诊断标准。①患者存在有高雄激素水平表现和(或)诊断高雄激素血症(HA)患者;②患者无排卵或极少排卵;③经超声检查提示单侧或双侧卵巢存在有>12个直径2~9 mm卵泡,或卵巢体积>10 ml;经诊断排除存在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分泌雄激素肿瘤或库欣综合征等症状,以符合上述2项结果即可诊断PCOS。(2)纳入标准:研究入组患者均依据2011年中国卫生部颁布针对PCOS的诊断标准进行诊断;患者均为已婚、育龄期女性,且均为不孕2~10年,患者性生活正常且经医学检查表明存在单侧以上输卵管通畅,患者均无药物过敏史。(3)排除标准:排除存在妊娠禁忌证患者;排除合并其他影响治疗的全身性疾病患者;排除合并盆腔炎症,既往有盆腔手术史患者;排除合并甲状腺等内分泌疾病患者;排除因男方导致不孕情况。
1.3方法
(1)促排卵治疗
纳入两组患者均于经期第5d或于黄体酮撤退性出血第5d予以枸橼酸氯米芬胶囊(国药准字:H44021970;广州康和药业有限公司)50mg,以1次/d,经口服给药,持续用药5d;并于经期第6d开始每2d予以人尿促性腺激素(生产企业:丽珠集团丽珠制药厂)1次,持续用药3次,以促卵泡生长;用药过程经阴道B超监测患者排卵情况。
(2)药物辅助生殖治疗及同房指导
试验组患者予以GnRH-a(生产企业:成都天台山制药公司)辅助生殖治疗,经阴道B超提示卵泡直径>18~22mm时予以GnRH-a 0.1mg,经皮下注射给药;对照组患者予以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生产企业:丽珠集团丽珠制药厂)辅助生殖治疗,经阴道B超提示卵泡直径>18~22mm时予以HCG 10000IU,经肌肉注射给药。同时嘱咐患者夫妻在治疗后次日同房,辅助生殖治疗后36h再次经阴道B超检查患者卵泡,明确有无存在卵泡破裂情况。
(3)妊娠结局观察与应对
在患者排卵后2w均检测其血清HCG水平,判定患者妊娠情况。针对检测提示未妊娠患者需在其下次经期检查卵巢囊肿情况。妊娠者于排卵后30d接受经阴道B超扫描,发现其宫腔内存在孕囊、原始心血管搏动表示临床妊娠。对妊娠者随访至孕12w。自然妊娠以经辅助生殖治疗促排卵后3个月妊娠表示。
1.4评价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促排卵效果、治疗前后的雌孕激素指标水平,对比治疗后两组患者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varian hyperstimulation syndrome,OHSS)率、自然妊娠率、早期流产率与未妊娠者下次经期卵巢囊肿率情况。促排卵指标包括排卵率、卵泡成熟时间、成熟卵泡个数情况;雌孕激素指标:患者卵泡成熟时采集其静脉血检测卵泡刺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孕酮(progesterone,P)及雌二醇(estradiol,E2)指标水平,在药物辅助生殖治疗后36h再次检测雌孕激素指标水平。
1.5统计学处理
数据应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处理,促排卵指标、雌孕激素指标等计量数据均采用(均值±标准差)描述,数据组间比较通过t值检验;排卵率及妊娠情况等计数数据采用百分率形式描述,数据组间比较通过x2值检验。数据比较以P值<0.05表示对比差异存在统计意义。
2结果
2.1治疗后两组患者促排卵效果对比
治疗后两组患者排卵率、卵泡成熟天数及成熟卵泡个数对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数据见表1。
.png)
2.2治疗前后两组患者雌孕激素指标水平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FSH、LH、P、E2指标水平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辅助生殖治疗后两组患者FSH、LH指标水平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辅助生殖治疗后试验组患者P、E2指标水平相比对照组明显更低(P<0.05),数据见表2。
.png)
2.3治疗后两组患者妊娠结局对比
治疗后两组患者自然妊娠率、早期流产率、发生囊肿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OHSS率相比对照组患者显著更低(P<0.05),数据见表3。
.png)
3讨论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临床常见一类内分泌代谢疾病。PCOS是当前导致育龄期妇女月经失调,发生排卵障碍性不孕的主要原因[9]。本病患病率在5%~10%,且本病的病因较复杂家族遗传性代谢综合征、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等是导致PCOS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既往研究发现,胰岛素基因、性激素基因、炎症因子、脂代谢等相关基因与PCOS发生存在密切相关性,由机体肥胖导致脂肪细胞质量增加,导致患者机体内促炎细胞因子增加也影响PCOS的发生[10-12]。临床研究发现,PCOS 患者中枢性激素的分泌紊乱,LH异常升高导致患者未成熟卵泡过早发生黄素化改变或抑制排卵作用。LH水平升高可刺激患者卵巢间质细胞、内膜细胞,从而促使雄性激素的大量合成,导致雄性激素合成酶功能亢进,并引发高雄激素血症等症状[13]。雄激素水平升高刺激卵巢白膜胶原纤维大量增生,进而导致胶原纤维束带的形成,促使卵巢白膜发生异常性增厚并阻碍排卵。针对PCOS患者诱发排卵是一个重要的治疗环节,既往临床上主要予以患者由孕妇尿液提取获得的生物制剂HCG以诱发其排卵,HCG与LH化学结构、生物性能方面具有高度相似性,HCG治疗效能相比自然排卵周期中的 LH峰值高7倍左右[14]。因此,HCG 是作为PCOS患者辅助生殖治疗中发挥控制性超促排卵(COH)的主要药物。且其半衰期在30h左右,在针对PCOS患者用药8d后仍可在其机体内检测到外源性的HCG。但HCG治疗应用也存在一定缺陷,该药物的应用也增加了患者患卵巢囊肿、卵巢过度刺激症发生风险。
相比之下,GnRH-a制剂是一种合成性十肽药物,GnRH-a药物与患者垂体上GnRH受体具高度的亲和性,GnRH-a制剂与受体结合后能形成具较高生物活性受体复合物,并能发挥刺激患者垂体促性腺激素(FSH)的急剧释放,产生FSH一过性升高,并形成点火(flare-up)效应,GnRH-a制剂诱发与生理性LH峰接近,该药物效能相比自然LH峰的升高在100倍左右[16]。GnRH-a制剂可激发患者卵母细胞成熟,并起到诱发排卵作用。且GnRH-a引发LH峰相对短暂,GnRH-a释放总量与时长相比自然周期缩短,GnRH-a在触发排卵后可导致黄体发生溶解[15]。
研究针对对照组患者予以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辅助生殖治疗,试验组患者予以GnRHa辅助生殖治疗,结果表明,治疗后两组患者排卵率、卵泡成熟天数及成熟卵泡个数对比均无明显差异;治疗前两组患者FSH、LH、P、E2指标水平对比无明显差异;辅助生殖治疗后试验组患者P、E2指标水平相比对照组明显更低;治疗后两组患者自然妊娠率、早期流产率、发生囊肿率对比无明显差异;治疗后试验组患者OHSS率相比对照组患者显著更低。其中,试验组患者经GnRH-a治疗后36h的E2与P指标水平降低,考虑是GnRH-a对垂体-卵巢轴抑制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与相关研究提示的GnRH-a治疗诱发排卵后患者黄体期的雌激素、孕酮水平相比应用HCG治疗者更低观点[16]。而OHSS是辅助生殖治疗中,在控制性促排卵常见发生的一类医源性并发症,该并发症基本特征为卵巢增大、患者血管内液体向第三腔隙转移,且合并胸水、腹水、全身性水肿以及血液浓缩等症状表现。导致发生OHSS的高危因素主要包括PCOS、患者年龄较轻、卵泡数量过多及妊娠等。当前临床对OHSS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但多数研究者认为该病发生与多卵泡发育、患者机体内雌激素水平过高及血液内源性、外源性的高 HCG刺激相关,HCG刺激会诱发OHSS导致患者OHSS病情加重。Miller等[17]的研究认为,辅助生殖治疗中GnRH-a的应用可通过刺激颗粒细胞的表达以及分泌抗血管新生因子PEDF等,从而抑制VEGF的表达,GnRH-a可发挥与HCG相反作用,从而减少PCOS患者辅助生殖治疗过程OHSS发生风险。结合本研究结果显示,GnRH-a的辅助生殖治疗应用相比HCG具有更高价值。
综上所述,针对PCOS不孕患者临床采用GnRH-a辅助生殖治疗相比采用HCG治疗的疗效更明确,且GnRH-a辅助生殖治疗患者排卵后的雌孕激素水平更低,该疗法不抑制患者自然妊娠率,OHSS发生率相对较低,该疗法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与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任玮玮,孙林.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在枸橼酸氯米芬联合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促排卵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中的应用效果比较[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20,43(06):560-563.
[2]黄佳,汪利群.不同扳机方案在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中临床分析[J].医药导报,2020,39(06):824-827.
[3]宋晓霞,孙林.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在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促排卵治疗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20,27(05):134-136+139.
[4] Knebel B, Lehr S, Janssen O E, et al. Genetic variants in central metabolicgenes influence some but not all relations of inflammatory markers in a collective with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J]. Archives Internationales De Physiologie,2012, 118(4):219- 229.
[5]孔慧娟,陈彩虹,胡琳莉, 等.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应用卵泡期长效长方案的体外受精结局[J].中华生殖与避孕杂志,2019(09):719-724.
[6]郭希,陈明晖,乌日汗, 等.PCOS患者IVF/ICSI时应用GnRH-a长方案与拮抗剂方案累积活产率的比较[J].新医学,2019,50(05):341-346.
[7]刘阳.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联合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在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促排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9,4(14):105-106+109.
[8] Swanton A Storey L McVeigh E,et,al .IVF outcome in women with PCOS,PCO and normal ovarian morphology [J] Eur J Obster Gynecal Reprod Biol ,2010,149(1):68- 71.
[9]吴曼,肖国宏,杨洁, 等.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长方案对不同类型PCOS患者IVF-ET后妊娠结局的影响[J].广东医学,2018,39(01):103-106.
[10]李赛姣,周丹妮,尹太郎, 等.GnRH激动剂联合小剂量HCG双扳机对PCOS患者IVF-ET临床结局的影响[J].生殖医学杂志,2017,26(10):978-982.
[11]赵梓彤,刘冬娥.多囊卵巢综合征GnRH-a长方案卵巢慢反应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6,32(10):1006-1011.
[12]邵静宜,马艳萍,马蕊, 等.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在微刺激周期中触发排卵的作用比较[J].中国妇幼保健,2016,31(13):2693-2695.
[13] Cortínez A, De Carvalho I, Vantman D, et al. Hormonal profile and endometrial morphology in letrozole- controlled ovarian hyperstimulation in ovulatory infertile patients[J]. Fertil Steril,2005, 83(1):110-115.
[14]郭萍萍,陈薪,刘玉东,等.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联合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诱导卵泡成熟在拮抗剂方案中的疗效比较[J].广东医学,2016,37(09):1373-1375.
[15]刘宝莲,邱忠君,宁艳春, 等.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在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促排卵中的应用效果比较[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5,18(04):554-557.
[16]曾艳婷,刘曼婷,黄宝怡, 等.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扳机对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高风险患者临床结局影响及其相关机制研究[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6,32(06):572-575.
[17] Miller I, Chuderland D, Ron-El R, et al. GnRH Agonist TriggeringModulates PEDF to VEGF Ratio Inversely to hCG in GranulosaCells[J]. J Clin Endocrinol Metab, 2015, 100(11):E1428- 1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