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渊
锡山人民医院鹅湖分院 江苏无锡 214116
摘要:目的:关于复杂困难胆囊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价值探究。方法:选取80例来我院诊断与治疗疾病患者进行研究,待确诊为胆囊疾病后,制定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方案干预患者疾病,记录患者行手术预后期间的相关数据。结果:80例患者手术全部成功,未见术毕死亡患者,仅有1例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后续经过治疗已经康复。结论?临床治疗复杂困难胆囊疾病期间,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疗效较好且安全性高,有助于患者尽快康复。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困难;原因
引言
近年来,诸多现代化的先进医疗器械医院的日常运营过程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例如核磁共振仪、腹腔镜等,这些设备应用于患者疾病诊断及治疗中,有着非常理想的应用效果。本文研究期间,选择两组治疗时属复杂困难胆囊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作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评价此种术式处理此类胆囊的临床效果。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7年1月~2019年12月外科接收的患者,经过严格的临床检查检出为处理时复杂困难的胆囊病变(良性)的80例来研究;患者中男45例,女35例,平均年龄(62.8±3.4)岁;基于患者良性胆囊病变类型,可知包括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急性)、充满型胆囊结石、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萎缩性)三类,人数分别为40例、10例、30例。
2.方法
给予患者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处理,检测二氧化碳气腹压力,该指标处于10mmhg以上、12mmhg以下时,可按照三孔法(三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操作步骤对患者施行手术,待完全掌握患者机体腹腔、胆囊区域病变基本情况后,可进行胆囊分离切除处理。手术时待患者机体肝门、Calot三角全部呈现出来后,详细观察肝外胆道并进行解剖操作,而后需将胆囊壶腹部提取出,对胆囊后三角轮廓进行观察,之后便可以在该区域处的浆膜层进行钝性分离,要求胆囊壶及胆囊管均可以暴露出来;如果手术过程中患者机体胆囊病变部位有着大量的渗液,要求将引流管置于相应位置进行病灶引流处理,避免发生胆汁污染问题;如果手术期间受到患者机体脂肪过厚及组织水肿等因素影响,发生无法看清胆总管情况时,要求医生可将患者胆囊颈部提起,之后可利用分离钳夹处理厚脂肪,或者可以利用分离法对患者胆囊颈部后壁进行分离处理,从而可以清楚直观的观察到患者胆总管走向,待确定胆囊管位置后可继续施行手术。
对患者手术时间,手术成功、手术死亡、术毕并发症及中转开腹例数进行详细记录。
二、结果
80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成功率为100%,手术总用时为(70.3±2.7)min,手术过程中有2例患者由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干预效果一般,转为开腹手术进行治疗,2例开腹手术完全成功;术毕分析手术效果,可知全部患者存活,1例患者出现并发症,之后经过临床医生针对性的术毕并发症干预,该例并发症患者转归正常。详细数据参见表1。
表180例患者手术治疗疾病结果(n,%)
.png)
三、讨论
1.手术适应证:现阶段,复杂困难胆囊还没有确切统一的诊断标准。有关学者认为,充满型结石胆囊,具有炎症较重、长期反复发作、壁厚超过5mm的特点,属于复杂困难胆囊。也有学者认为,胆囊管增粗、胆囊管嵌顿结石、胆囊三角脂肪堆积、冰冻胆囊三角等均属于复杂困难胆囊。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囊管结石、胆囊三角脂肪堆积、伴有腹部病史等情况为早期禁忌证,因为此类复杂困难胆囊的胆囊动脉、胆囊管等重要结构辨识与分离难度较大,具有较高的中转开腹概率,并且非常容易发生血管、胆管损伤等并发症,所以不建议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2.手术要点:复杂困难胆囊通常伴有较为严重的粘连现象,胆囊三角解剖不清晰,严重的情况下,甚至出现冰冻三角样病变。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Calot三角解剖与处理是最为关键的环节。在Calot三角分离之前,需要对肝外胆道走向予以观察,明确胆囊壶腹及其和胆囊管交汇部位的位置,从而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并且不会对胆道及胆囊壶腹造成损害。
3.术后引流管置入: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是否置入引流管,一直存有不同看法。有关学者认为,如果胆囊炎症不是非常严重,解剖结构也比较清楚,可以不置入引流管。如果胆囊炎症比较严重,并且创面渗血情况较多,加之胆囊大部分切除、处理效果不理想及胆囊十二指肠痿的患者,需要在右肝前下间隙置入引流管。
4.术后并发症防治:复杂困难胆囊在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时候,解剖层次不清晰,极大的提高了手术难度与风险。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如果胆囊三角区粘连、胆囊结石嵌顿、胆囊周围粘连等,非常容易中转开腹胆囊切除术,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为此,在复杂困难胆囊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中,一定要认真解剖胆囊三角,并且保证手术操作熟练,以防对血管、胆管等造成损害,不仅影响手术效果,还会出现一些术后并发症。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一种应用率高且效果理想的手术方法,在复杂困难胆囊疾病治疗期间,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疾病常规使用的开腹手术治疗方案进行应用效果的比较,可以了解到此种术式应用过程中在患者机体上造成的创伤较小,术中出血量较少,手术用时短,给患者造成的身心痛苦与压力小,住院时间短,有助于患者术毕伤口尽快愈合。分析临床复杂困难胆囊基本情况,可知此类胆囊具有炎症严重、结石(充满型)、胆囊于肝内凹陷及发生炎症等特点,该种胆囊疾病在治疗时的难度较大。本文研究中,综合80例患者手术治疗结果,可知大部分患者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疗效好。
结束语
综上所述,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高,应用于复杂困难胆囊疾病患者治疗中可获得非常理想的手术效果,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具有安全、可靠的特点,该术式值得在临床此类疾病治疗中大力进行应用及推广。
参考文献
[1]郭欣,吕小慧,等.3D与2D腹腔镜在复杂性胆囊切除术中的前瞻性对比研究[J/OL].中国内镜杂志:1-7.
[2]崔明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患者的临床效果[J].医疗装备,2019(07):18-19.
[3]王少渊,李春山.双镜联合取石术与腹腔镜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的并发症及近期生活质量比较[J].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2019,13(02):196-199.
[4]邹宏雷,张都民,杜鹃,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复杂情况及处理对策[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17,19(2):204-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