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冉冉
山东省宁阳县妇幼保健院 271400
摘要 目的 探究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TCCD)在早产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方法:收集临床诊断为HIE早产儿40例为观察组,健康早产儿40例为对照组,对纳入的早产儿于出生后24h行TCCD检查,收集大脑中动脉( MCA)中央支收缩期峰值流速(Vs)、舒张末期流速(Vd)及阻力指数(RI),统计学分析TCCD对早产儿HIE的早期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Vs、Vd较对照组减低,RI较对照组增高,以上比较p值均小于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TCCD对早产儿HIE具有早期诊断价值,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TCCD);早产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是指脑血流灌注不足合并低血氧引起的脑组织急慢性损害,常见于呼吸、心搏骤停。HIE在发达国家发病率为3‰,而在发展中国家的发病率已高达26‰。该病不仅严重威胁新生儿的生命,也是导致存活患儿残疾的常见病因之一,因此早期诊断新生儿HIE对提高患儿生存率及降低致残率有重要意义。本文拟采用对照研究,研究TCCD在早产儿HIE中的早期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泰安市中心医院及我院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HIE早产儿及健康早产儿各40例为研究对象,分别作为观察组及对照组。纳入及排除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制定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断标准。其中观察组男20例,女20例,胎龄(31.2±2.4W),出生体重(1600±31.5g);对照组男21例,女19例,胎龄(32.±1.9W),出生体重(1671±35.0g)。病例选取条件:(1)患儿家属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工作;(2)无严重心肺及肝肾功能异常。排除标准:不配合的患儿家属。两组患儿在性别、生产方式、发病时间等一般资料上对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检查方法
患儿安静状态下取平卧位,采用飞利浦cx50便携式超声诊断仪高频凸阵小型探头,频率在5~7.5MHz,从前囟观察记录MCA中央支收缩期峰值流速(Vs)、舒张末期流速(Vd、阻力指数(RI)。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出生后24h,试验组早产儿MCA Vs、Vd分别小于对照组,RI大于对照组,以上比较p值均小于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如下图)。
.png)
3 讨论
随着医疗水平的提升,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危重患儿存活率逐渐升高,同时新生儿脑损伤发病率亦相应升高。文献显示:我国新生儿HIE在活产儿中发生率约为3‰~6‰,新生儿期死亡率约为15%~20%[1-2]。
新生儿HIE是指围产期窒息而导致脑部缺氧缺血性损害。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症状常有意识状态的异常,如兴奋、激惹、昏迷,还有肌张力变化,可以是肌张力增高或者肌张力减低,如四肢松软等表现。更为严重的可能出现惊厥、抽搐、呼吸暂停等情况,这亦是区别脑病的严重程度和后遗症的具体诊断标准。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不仅严重的威胁着新生儿的生命,也是新生儿期致残的常见的原因,此类疾病重在预防与早期诊断治疗。近年来随着重症监护的发展,早产儿的存活率得到提高,但由于早产儿凝血功能差、血管脆弱等原因,早产儿HIE也相应增多[3],目前国内外学者对早产儿HIE的TCCD应用研究较少。
目前部分学者已通过对足月儿HIE的研究将颅内血流的变化定为HIE早期阶段的敏感指标[4],并建议将MCA中央支作为监测对象,其原因是MCA走形迂曲,管径在走行过程中形成角度不同,正常情况下测得的血管不同节段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存在差异[5],而中央支垂直于MCA的第一段发出,位置较为固定且血流方向垂直于声束,增加了血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6]。
在新生儿的TCCD检查中,可利用新生儿尚未闭合的囟门、骨缝作为声窗,清晰显示大脑Wills环,观察血流的方向并可应用脉冲波多普勒(PWD)取得感兴趣段血管的血流频谱参数,定量评价血流动力学状态。因此本研究将早产儿MCA中央支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研究统计得出早产儿HIE早期,尤其是24小时内,颅内血流速度明显减低,阻力指数增高,为临床诊断HIE提供了依据。此外,TCCD无辐射、操作性强,重复性高,对患儿的随访可实现连续多次纵向观察,不仅可以显示颅内血流变化,也可清晰显示颅脑二维声像图,因此TCCD可作为筛查新生儿HIE的首选检查方法。
综上所述,HIE早产儿早期血流动力学显著异常于正常儿,TCCD可通过对其血流监测提示病情,对早产儿HIE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余霖,陈均源.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头颅CT检查的临床价值[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5,25(2):348-351.
2.徐恒昀,曹和涛,徐金标.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CT及MRI诊断比较[J].中国CT和MRI杂志,2015,13(1):32-35.
3.柴佩,韩涛.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脑血流动力学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诊断价值[J].宁夏医学杂志,2018,40(12):1200-1202.
4.王娜,张遇乐,关步云.大脑中动脉中央支血流动力学评价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4,34(8):1199-1202.
5.林举.彩色多普勒颅脑超声对新生儿脑病早期诊断的价值[J].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9,28(10),2284-2285
6. 韩国超,何冬若,李杰,等.脑电地形图和经颅多普勒超声对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早期干预及预后评估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学装备,2016,13(5):9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