粪便隐血及肿瘤标志物联合检验在诊断结直肠癌中的价值

发表时间:2020/9/22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19期   作者:刘晓娜 李周珣 于烻彬
[导读] 目的:探讨分析粪便隐血及肿瘤标志物联合检验在诊断结直肠癌中的价值
        刘晓娜 李周珣 于烻彬
        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 云南 昆明 650000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粪便隐血及肿瘤标志物联合检验在诊断结直肠癌中的价值。方法:随机于我院选取2019年3月-2020年3月期间的结直肠癌患者32例为观察组,随机抽取我院32例体检显示健康者为对照组。进行采取粪便隐血检验和肿瘤标志物检验,分析两组患者肿瘤标志物各项指标,对比联合检测和单项检测的漏诊率、误诊率、特异度、敏感度。结果:观察组检验准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采取肿瘤标志物联合粪便隐血检验结直肠癌有利于提升检验准确率,提高检测特异度和敏感度,减少检测漏诊和误诊率,为患者早期治疗争取宝贵时间,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关键词】:粪便隐血;肿瘤标志物;联合;结直肠癌
        结直肠癌也被称为大肠癌,是指发生在结肠和直肠的恶性肿瘤。根据相关癌症统计数据,结直肠癌在恶性肿瘤中死亡率和发病率排在前五,且近年来,发病率仍在缓慢提升[1]。由于在结直肠癌早期症状并不明显,因此大部分结直肠癌患者在初次诊断时便已经属于中晚期,这时候治疗效果和生存率都会大大降低。结直肠癌患者的早期诊断成为医学人员工作重点,且对提升患者生存率和争取治疗时间具有非凡意义[2]。在本文中,通过对124例结直肠癌患者进行不同检验方法,分析其检验准确性。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9年3月-2020年3月期间的结直肠癌患者32例为观察组,男性18例,女性14例;平均年龄(58.03±2.01)岁;平均病程(1.14±0.13)年。对照组32例,男性16例,女性16例;平均年龄(59.43±3.06)岁。两组患者基础资料对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患者(本人)及其家属均签署自愿参与研究同意书,并表示积极支持;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本次研究。排除标准:存在过往精神病史。
1.2方法
        粪便隐血检测,具体方法如下:根据粪便隐血胶体金检测纸上说明书进行粪便隐血检验,对患者粪便情况作详细观察记录,根据相关实验步骤进行隐血实验,观察组患者收集两份粪便,对照组收集一份。
        肿瘤标志物检测,肿瘤标志物检验:患者在受检前需禁食,保持空腹状态,首先抽取患者2ml血液置入分离胶试管内,等待10min,做血清分离,分离时以每分钟3000r的转速保持。
1.3观察指标
        对比联合检测和单项检测漏诊率、误诊率、特异度、敏感度。对比两组肿瘤标志物各项指标,TPA、CA242、CEA、CA199。
1.4统计学方法
        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20.0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t)和计数资料(X2)分别以(±s)、(n,%)表示。若P<0.05,则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根据实际检测结果显示,对比三种检测方式下的漏诊率、误诊率、特异度、敏感度,联合检测漏诊率、误诊率低于单项检测,特异度、敏感度高于单项检测,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具体数据如下表1。
        
表1:单项检测与联合检测准确率[n,(%)]
       
2.2 肿瘤标志物指标
        观察组患者在TPA、CA242、CEA、CA199等各项指标上皆高于对照组 。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详见表2:

3 讨论
        结直肠癌在各类恶性肿瘤中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严重威胁到了人们生命健康。其早期症状并不明显,但随着肿瘤的增大,表现有便血、腹泻、便秘、排便习惯受到影响等,晚期则有明显贫血、体重快速下降等症状[3]。目前,关于临床上直肠癌治疗手段一般采取手术和放化疗,但对于直肠癌晚期患者,无论哪种治疗方式效果都不明显。及时发现,及时治疗是针对直肠癌最好的办法。
        直肠癌诊断技术包括影像学、病理学及血清生化学,其中结直肠癌诊断的金标准仍是病理学诊断,通过内窥镜检查肠壁病变组织,进行局部活检,以此做病理诊断[4]。但此种诊断方式对患者会造成较大痛苦,影像学检测作用有限,血生化检测包含多种项目,例如肝功能多项、肾功能多项、甲状腺激素、肿瘤标志物等等,属于临床常用诊断方法。而粪便隐血实验便属于血生化检测中的一种,粪便隐血实验可以检测早期结直肠癌[5]。粪便隐血检测具有多重优点,其成本小,便捷,安全等易受患者接受,在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但其还是存在一定缺点,比如检测方式单一,容易出现误诊、受外部影响概率大等情况,所以往往粪便隐血检测会结合其他检测方法,肿瘤标志物检测也属于血生化检测,其检测指标多样,包含TPA、CA242、CEA、CA199等检测项,根据患者性别不同检测项目亦有差别。其具有多项优势,且检测敏感度高于粪便隐血检测。在实际直肠癌检测中,采取粪便隐血检测联合肿瘤标志物检测具有较为明显的效果,可有效提高检测敏感度,提升检测准确度。
        综上所述,结直肠癌患者的诊断可采取粪便隐血结合肿瘤标志物检测方式,可以提高检测特异度和敏感度,减少检测漏诊率和误诊率,在临床上具有较大实际价值,值得应用推广。
4 参考文献
[1]张志伟.粪便隐血及肿瘤标志物联合检验在诊断结直肠癌中的临床价值分析[J].中外医疗,2019,38(07):187-189.
[2]李泽泳,叶海燕,陈丹霞,等.粪便隐血试验联合肿瘤标志物检测在结直肠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中国医学装备,2020,17(07):101-104.
[3]王洋,王翠芳.粪便隐血与肿瘤标志物联合检验对结直肠癌的诊断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0,14(06):56-58.
[4]阮进兰.检验粪便及肿瘤标志物在结直肠癌诊治中的价值[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22):129.
[5]冯琤聪,喻平,张志,林伟卓.血清肿瘤标志物在结直肠癌诊断中的价值[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9,10(24):108-1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