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胸腹腔镜下lvor-Lewis手术治疗胸中下段高龄食管癌的治疗价值

发表时间:2020/9/22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19期   作者:陈磊 施进 沈楠林
[导读] 目的:分析胸腹腔镜下lvor-Lewis手术治疗胸中下段高龄食管癌的治疗价值
        陈磊 施进 沈楠林
        射阳县人民医院 江苏盐城  224300
        【摘要】目的:分析胸腹腔镜下lvor-Lewis手术治疗胸中下段高龄食管癌的治疗价值。方法:将2017年1月到2020年8月在本院的30例高龄胸中下段食管癌患者,按照随机抽样法分为两组,即实验组(15例)与对照组(15例),实验组应用胸腹腔镜下lvor-Lewis手术治疗,对照组应用Sweet手术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指征(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清扫淋巴结枚数、住院时间)与并发症发生率(切口出血、肺部并发症、吻合口瘘、心律失常)。结果:通过两组手术治疗,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统计学有意义;实验组患者清扫淋巴结枚数多于对照组,P<0.05,统计学有意义;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在高龄胸中下段食管癌患者的治疗中应用胸腹腔镜下lvor-Lewis手术治疗能优化手术指征,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关键词】胸腹腔镜;lvor-Lewis手术;胸中下段食管癌;治疗效果

        继肺癌、胃癌以及肝癌等临床常见恶性肿瘤之外,食管癌也是临床较为常见的第四大癌症死因,给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对于食管癌患者来说,临床给予的治疗方式通常为手术治疗,就目前食管癌的手术治疗现状来看,其术式并没有统一。随着我国医学水平不断上升,微创手术在临床上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同时还有各种胸腔镜的应用,将其应用于食管癌的手术治疗当中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但就微创手术的方法来说,有胸腹腔镜右胸上腹两切口术(lvor-Lewis)、胸腔镜颈胸腹三切口术(McKeown)、机器人辅助手术以及腹腔镜食管裂孔食管切除术等[1]。本文旨在分析胸腹腔镜下lvor-Lewis手术治疗胸中下段高龄食管癌患者的治疗效果,现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我院2017年1月到2020年8月收治的胸中下段高龄食管癌患者当中抽取30例,在研究开展之前,需要所有的患者都与我院签署知情同意书。确定实验对象后采用随机抽样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即实验组与对照组,各15例。实验组男性9例,女性6例;对照组男性7例,女性8例。实验组的年龄范围为70~82岁,平均年龄为(75.56±2.78)岁,对照组的年龄范围为71~84岁,平均年龄为(75.23±2.42)岁。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与性别比例,得知P>0.05,两组患者可进行对比。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Sweet手术治疗,具体操作步骤如下:采用双腔气管插管方式对患者进行全麻,协助患者采取右侧卧位,在患者的左胸后外侧作30cm左右的切口,入左胸,游离食管,将食管支血管结扎,确定病变部位,并将食管游离到病变部位以上5cm处;清扫食管淋巴结以及隆突下,使用弧形方法切开膈肌,游离胃大弯、小弯,横断患者的胃网膜左血管并将胃短血管结扎,将胃左血管进行双重结扎;清扫腹腔区域的淋巴结,并将胃提入胸腔,使用吻合器将食管管状进行吻合,将胃管以及鼻肠营养管放置妥当,胸导管结扎之后行止血操作,逐层关闭胸腔。
        实验组采用lvor-Lewis手术治疗,具体操作步骤如下:麻醉方式与对照组相同,协助患者采取平卧位,切口作于上腹部正中位置,探查腹腔,胃大弯游离至幽门远端,横断并结扎胃短血管与胃网膜左血管,游离胃底腹段食管与胃小弯,结扎胃左动静脉,清扫腹腔内的淋巴结,清扫时需根据D2的相关要求进行。游离食管裂孔,并将其扩大至可通过4横指,切除部分贲门及贲门旁、胃小弯及其淋巴结,裁剪至管状胃;缝接牵引线,逐层关闭腹腔。而后协助患者取左侧卧位,操作方法与对照组基本一致,不同点在于:淋巴结清扫时除了以上两处之外,还需清扫右喉返神经旁、上纵膈等各组淋巴结,确定病变部位后在病变处近端大于5cm处行荷包缝合,将食管切除,在食管近端放置吻合器底座;吻合器由管胃前臂作的小切口插入,而后缝闭小切口,将胸导管结扎。后续处理与对照组一致。
1.3研究指标
        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清扫淋巴结枚数、住院时间与切口出血、肺部并发症、吻合口瘘、心律失常等发生率。
1.4数据处理
        平均值±标准差(±S)表示手术指征,百分比(%)表示并发症发生率,分别应用t、x2检验。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21.0对所获得的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说明该统计学无意义。
2结果
2.1手术指征对比
        治疗后通过记录统计得知: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清扫淋巴结枚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具体见表1。

2.2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治疗后通过记录统计得知: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讨论
        胸中下段食管癌属于一种恶性肿瘤,针对这一疾病,临床的治疗方法通常是手术治疗,而对于高龄患者来说,手术是一种创伤性较大的治疗方法,高龄患者由于机体功能不断下降,不论采用何种手术方式都会给患者的身体带来较大的创伤[2]。在多种手术方式可选择的情况下,针对胸中下段高龄食管癌患者,只能通过不断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从而最大限度的保证患者手术过程中的安全性[3]。淋巴结能否彻底清扫对于胸中下段高龄食管癌患者的预后具有较大的影响,同时也会影响到患者术后肿瘤复发的可能性,淋巴结清扫数量越多,则患者的预后越好,复发性越低[4]。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应用Ivor-Lewis术治疗的实验组患者,其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应用Sweet术治疗的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淋巴结清扫枚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对胸中下段高龄食管癌患者应用Ivor-Lewis术治疗可提升淋巴结清扫枚数,对改善患者预后,减少复发率具有一定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静孟,周东,刘权兴,等.胸腹腔镜联合Ivor Lewis术与McKeown术治疗胸中下段食管癌近期疗效的比较[J].实用癌症杂志,2019,34(04):556-560.
[2]陈立如,谢琛,陈梅花,等.胸腹腔镜对比开放Ivor-Lewis术治疗食管中下段癌的疗效分析[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8,28(35):53-58.
[3]黄书海.胸中下段食管癌治疗中应用微创Ivor-Lewis术与McKeown术的近期疗效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7,30(21):3189-3191.
[4]吴鲧. 胸腹腔镜联合Ivor-Lewis手术与开放Ivor-Lewis手术治疗食管胸中、下段鳞癌的临床对比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