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浪
贵阳市贵黔国际总医院妇产科 550018
摘要:本文通过对某院2019年10月-2020年7月期间42位门诊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统计对比分析,将采用盆底肌生物反馈电刺激+盆底Kegel锻炼进行盆底康复治疗的21位患者分成治疗组,将采用盆底Kegel锻炼的21位患者分成对照组,每位患者接受1个疗程的治疗,3个月的随访,对比两组的盆底康复效果,探讨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对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治疗效果。实验结果:生物反馈电刺激+盆底Kegel锻炼的疗效有效率95.2%,仅通过Kegel锻炼的疗效有效率57.1%。盆底康复采用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盆底Kegel锻炼比单纯的盆底肌肉Kegel锻炼疗效好;越早进行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效果越佳。
关键词: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盆底康复 生物反馈电刺激 盆底肌训练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Female Pelvic Floor Dysfunction, FPFD)是一组由于盆底肌肉松弛、损伤、盆腔支持结构缺陷或退化所导致盆底功能障碍造成的疾病的总称 [1]。临床常见的症状有尿失禁(Urinary Incontinence, UI)、盆腔脏器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 POP)、性功能障碍(Female sexual dysfunction, FSD)、粪失禁(Fecal Incontinence, FI)等。其中以尿失禁和盆腔脏器脱垂最为常见。目前,FPFD已成为影响女性生活质量的五大疾病之一,其病因很多,国内外大量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FPFD确定的相关发病因素包括年龄、肥胖、绝经、妊娠及经阴道分娩次数、盆腔手术、尿路感染等 [2]、 [3],最常见的原因是妊娠、分娩导致的盆底肌肉损伤。据调查显示,盆底康复治疗的方法很多,主要分为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对于中、重度、严重影响生活的尿失禁、子宫脱垂等患者采用手术治疗,对于症状轻、中度患者采用非手术治疗,如盆底肌锻炼(Kegel运动)、针灸疗法、药物治疗、家庭功能康复器(阴道哑铃等)、电刺激及生物反馈疗法等。生物反馈电刺激是通过电刺激、生物反馈技术,对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进行治疗。生物反馈是采用模拟声音或视觉信号来反馈正常或异常的盆底肌肉活动状态,以使患者或医生了解盆底锻炼的正确性,从而获得正确的、更有效的盆底锻炼;电刺激是根据组织器官的电生理特性,使用腔内电极给盆底脉冲电流,使之达到调节神经肌肉的兴奋性、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促使神经细胞由休眠状态转为觉醒状态,将盆底肌肉有效激活,恢复盆底、阴道弹性和肌张力,实现细胞功能修复、镇痛等目的。
本实验将42位门诊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具体方法如下:
1.1基本情况:研究对象为某院2019年10月-2020年7月门诊患者,按照患者意愿,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21位患者进行Kegel锻炼为对照组,21位患者进行生物反馈电刺激+盆底Kegel锻炼为治疗组。所有患者均无盆底治疗禁忌症。具体情况详见下表:
.png)
1.2方法:
A.治疗组采用麦澜德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仪,患者置于半卧位(上半身抬高60°,上半身与下半身呈120°夹角),腹部贴4块电极,监测腹肌参与度,再在患者阴道内放入阴道电极,根据患者症状、体征、盆底肌电筛查结果、指检和其他相关检查,选择出患者盆底康复所需合理治疗方案,设备会智能生成疗程化、处方式的盆底方案治疗,规划需要的治疗次数。再根据设备提示,进行电刺激强度调节,以患者感受肌肉强力收缩而不疼痛为准,一般神经肌肉刺激的电流强度为100mA以内,一般不超过60mA。针对不同盆底功能障碍性问题,采用不同电刺激进行盆底功能恢复。
(1)对于低张型盆底功能障碍,予以频率为8-80Hz、脉宽20-740us的电刺激,激活深层、浅层盆底肌肉,促进盆底局部血液循环,恢复盆底、阴道弹性和肌力,以提高尿道闭合压力,加强膀胱逼尿肌稳定性;
(2)对于静息状态下肌张力过高造成的高张型盆底功能障碍,予以频率为1-10Hz、脉宽200-300us的电刺激促进局部肌肉血液循环,解除肌肉痉挛,刺激组织释放内源性内啡肽止痛、阻断痛觉神经传导,起到促进血液循环、解除肌肉痉挛、镇痛等目的。
根据患者盆底功能障碍问题,编辑不同频率与脉宽的电刺激。盆底功能恢复原则(先恢复慢肌功能、再恢复快肌;先解决简单的、对患者生活影响最大的临床症状体征,再解决疑难的、不容易恢复的症状体征)设置不同治疗模式顺序与时间。每次治疗不超过30 分钟,间隔2天治疗1次,每个疗程10次,根据患者损伤程度、恢复能力决定需要的疗程数量。治疗同时,回家配合Kegel锻炼,缩紧阴道肌肉、肛门动作,每次收缩≥3s,然后放松,连续做15-30分钟,每天3次,直至1个疗程结束。
B.对照组每天做Kegel锻炼,缩紧阴道肌肉、肛门动作,每次收缩≥3s,然后放松,连续做15-30分钟,每天3次, 4周为1个疗程。
1.3观察指标:
治疗前对每位患者进行生物反馈评估,疗程结束再次对每位患者进行评估。有效:患者压力性尿失禁、阴道松弛等症状有所缓解,评分提高;无效:症状缓解不明显,盆底生物反馈评分无提高。
下面列举两位患者治疗前、后的效果比较:
(1)患者1,女,52岁,身高160cm,体重63KG,BMI 24.61,无盆底治疗禁忌症。孕5产1,于1990年9月1日顺产1次,曾做过4次人流手术。患者于2014年因宫颈癌行子宫全切手术,术后开始出现轻微尿失禁,曾于2016年外院做盆底康复训练,由于患者未持续坚持治疗,所以治疗效果不明显。患者于2019年12月3日因行走过程中出现漏尿情况持续3年之久,近半年来情况加重就诊,尤其在咳嗽、打喷嚏、跳舞时症状更为严重,本次予盆底评估,评分51分,采用生物反馈加电刺激疗法,同时在家辅助Kegel锻炼,每天3次,每次10-15分钟,治疗1疗程后,患者感觉效果显著,主诉“平时的内衣裤一整天需更换3-4次”,“治疗结束后一整天不用更换”,打喷嚏、咳嗽、跳舞时漏尿情况有很大改善,此次评分为68.4。3个月后再次来院评估,患者的评分为76.4,走路不再出现漏尿。如图1所示。
.png)
图1. 患者1的盆低肌评估
(2)患者2,女,30岁,身高154cm,体质量46KG,BMI 19.4,无盆底治疗禁忌症,孕前爱跑步、健身。孕2产2,于2015年及2019年剖宫产2次,此次产后45天来院做盆底康复,患者主诉:“自觉咳嗽、跑步时有尿液流出,同房会有轻微疼痛”,治疗前评分68分,给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Kegel锻炼。1个疗程结束后,患者跑步时无漏尿发生,同房不再疼痛,治疗后评估得分为88.2分。3个月后再次评估,跑步、跳跃、打喷嚏无漏尿发生,评分为88.4分。如图2所示。
.png)
图2. 患者2的盆低肌评估
1.4效果分析
.png)
2.讨论
在众多因素的影响下,妊娠及分娩对盆底肌的损伤伤害最大,妊娠期间,骨盆及盆底肌的负荷增大,尤其是在多次妊娠、胎儿体重过大、羊水过多、难产、手术等因素导致盆底肌纤维的损伤,再加上孕期体内的雌孕激素、松弛素等都会发生变化,Kristiansson等研究证实,妊娠期妇女背部和骨盆部的疼痛程度与血清松弛素的水平成正比,与妊娠期松弛素的大量分泌使骶髂关节、髋关节和耻骨间纤维软骨及其韧带变得松弛有关[4]。也有研究表明,妊娠期出现盆底功能的改变与体内激素的变化有关[5];孕晚期血清松弛素可作用于盆底支持组织,引起盆底功能的异常,可能是孕期和产后FPFD的病理机制之一。我国二孩政策的放开,分娩镇痛的开展,使得自然分娩率也相应的增加,女性的盆底康复尤为重要。有研究表明,产后开始盆底康复的时间越早越有利于盆底肌的修复[6]。本次研究中,产后42天开始使用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的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无论顺产还是剖腹产,均应加强盆底肌Kegel锻炼+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尤其是产后越早进行治疗,效果越显著。通过实验,盆底康复采用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盆底Kegel锻炼比单纯的盆底肌肉Kegel锻炼疗效好,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对以后的压力性尿失禁、盆腔脏器脱垂、阴道松弛等有一定的预防作用,可提高女性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乐杰. 妇产科学[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 341.
[2]张晓薇, 曲坚. 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早期盆底功能的影响[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08, 24(8): 590-592.
[3]李环, 吴瑞芳, 李瑞珍, 等. 盆底重建手术31例临床分析[J].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妇产科分册, 2009, 36(4): 333-335.
[4] Kristiansson, P., Svaidsudd, K. and von Schoultz, R. (1996) Serum Relaxin, Symphyseal Pain, and Back Pain during Pregnancy. American Journal of Obstetrics & Gynecology, 175, 1342-1347.
[5] 郑颖, 李瑞满, 帅翰林, 王晓玉, 罗新. 血清松弛素与孕产妇盆底功能变化的关系[J].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2011, 12(2): 96-99.
[6] 区洁, 杜月平, 杜嘉茵. 产后盆底康复时间选择对尿失禁及盆底肌的影响研究[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9(24): 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