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内科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心脑血管病的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20/9/22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19期   作者:陈寒
[导读] 目的:分析临床内科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心脑血管病的临床特征
        陈寒
        重庆市涪陵区石沱镇卫生院     408000
        【摘要】:目的:分析临床内科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心脑血管病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0年7月166例医院收治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患者有无合并心脑血管疾病分为观察组(合并心脑血管疾病,共计86例)和对照组(未合并心脑血管疾病,共计80例)。两组患者采取对症治疗及生活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在临床疗效以及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在临床疗效方面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有无合并心脑血管疾病对临床治疗效果无明显影响,但合并心脑血管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因此治疗期间需要加强此类患者的临床观察。
        【关键词】:2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临床特征
        
        2型糖尿病是临床常见代谢性疾病,主要病理基础为血糖异常升高,持续性血糖升高对身体多组织器官功能会造成损伤,容易引起多种并发症,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外周系统疾病,对患者的健康及生命安全造成较大的威胁[1]。同时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糖尿病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之一,增加了患者出现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2]。因此文章主要选取2019年4月-2020年7月166例医院收治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探究,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9年4月-2020年7月166例医院收治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患者有无合并心脑血管疾病分为观察组(合并心脑血管疾病,共计86例)和对照组(未合并心脑血管疾病,共计80例)。观察组86例患者中有男性49例,女性37例;年龄为21~75岁,平均为(43.4±8.6)岁;入选标准:经体征、实验室与影像学检查确诊为心脑血管疾病。对照组80例患者中有男性42例,女性38例;年龄为22~73岁,平均为(42.2±9.2)岁。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采取对症治疗及生活干预措施,包括健康宣教、饮食指导以及运动指导等,同时遵医嘱给予降糖药物控制血糖,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还需要采取对症治疗措施,例如合并冠心病患者需要加入抗血小板治疗。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在临床疗效以及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本次研究临床疗效判断标准:显效:治疗后血糖控制水平在正常范围内;有效:治疗后血糖水平与治疗前相比下降幅度>50%;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值检验 ,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在临床疗效方面的比较差异
        两组患者在临床疗效方面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
        但观察组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讨论
        2型糖尿病是糖尿病的主要类型,在糖尿病患者所占比重超过90%,该病的发生与胰岛素分泌不足、胰岛细胞功能异常有密切的相关性,常见于中老年人群[3]。该病的发生与遗传、环节、年龄、生活方式等因素有着密切的相关性,临床研究发现该病存在明显的家族史,家族中有糖尿病患者的糖尿病发生风险是其他人群的2~3倍;肥胖、运动量不足以及高热量饮食等环境因素会导致2型糖尿病发生率不断升高;该病常见于40岁以上人群,但是近些年来随着青年肥胖人群的增多,该病的发病趋势呈青年化发展;饮食结构不平衡以及肥胖会导致胰岛素抵抗加重,从而更加容易出现2型糖尿病[4]。如何防控该病的发生成为我国临床研究的重要课题。
        糖尿病可引起大血管、微血管、心、脑、周围神经等部位损伤,可引起超过100种并发症,是目前已知并发症最多的疾病[5]。临床研究发现,糖尿病死亡患者中约有超过50%为合并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由此可见心脑疾病的发生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预后造成了较大的威胁。因此需要进一步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心脑血管病的临床特征。本次研究中两组患者在临床疗效方面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降糖药物治疗联合相应的干预措施对于单纯糖尿病以及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具有较好的控制效果,因此需要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和生活干预手段,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但观察组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这可能与并发症的形成有一定的相关性,导致患者对药物耐受度下降,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因此在临床治疗期间需要加强此类患者的临床观察,积极预防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综上所述,2型糖尿病患者有无合并心脑血管疾病对临床治疗效果无明显影响,但合并心脑血管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因此治疗期间需要加强此类患者的临床观察。
        
        
        参考文献
        [1]徐成文.2型糖尿病合并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分析及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9,35(31):16,19.
        [2]葛美芳,陈悦霞.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8,26(5):364-366.
        [3]李腾.2型糖尿病合并心脑血管病的临床内科分析及治疗[J].系统医学,2018,003 (003):P.50-53.
        [4]王苏,于颖,张伟.良好的生活习惯对2型糖尿病合并心脑血管病临床疗效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2017,33(30):88,90.
        [5]文燕.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病变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017,24(8):1243-124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