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疾病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0/9/22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19期   作者:王鑫
[导读] 目的:分析不同基础疾病对新冠肺炎患者临床表现及预后的影响
        王鑫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重症医学科  北京100069
        【摘要】目的:分析不同基础疾病对新冠肺炎患者临床表现及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2020年1月21日-2月24日收治的93例确诊病例,通过电子病历系统收集纳入对象的人口学资料、流行病学史、临
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影像学资料及转归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93例确诊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轻型2例、普通型56例、重型24例、危重型11例。合并的基础疾病中,最常见的是高血压24例(25.8%),其次为冠心病13例(14.0%);重型与危重型患者合并高血压、冠心病、基础肾病的比例显著高于轻型与普通型(P<0.05),重型与危重型患者合并1种或多种基础疾病患者的比例显著高于轻型与普通型患者。与未合并基础疾病组相比,合并基础疾病患者的年龄显著升高,呼吸困难的比例更高,住院期间的最低PaO2、最低淋巴细胞、最低白蛋白均显著低于未合并组,最高CRP显著高于未合并组,糖皮质激素应用比例、氧疗力度(应用有创呼吸机、ECMO)均高于未合并组;合并基础疾病患者的住院时间更长、入ICU的比例更高、死亡率更高。结论:对合并基础疾病的新型冠状肺炎患者需采取有针对性的临床管理策略,从而实现对其更好的救治。
        【关键词】基础疾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特征;预后
        
        2019年 12 月,中国武汉发生了不明原因肺炎的群发病例,并迅速蔓延至全国,经鉴定病原是新型冠状病毒。世界卫生组织将该病毒引发的疾病命名为 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 COVID- 19) , 我国将其定名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该病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目前在全世界迅速爆发蔓延,临床上可以观察到在死亡病例中,大多数合并有基础性疾病, 如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1],同时有研究显示,合并基础疾病包括高血压、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血管疾病,可能是病情进展到重症及危重症的危险因素[2]。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是北京市的新冠肺炎定点收治单位,本研究对北 京 佑 安 医 院 收 治 的 93例 确诊患者回顾性收集其临床资料及合并基础疾病情况,分析不同基础疾病对新冠肺炎患者临床表现及预后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2020 年 1 月21 日-2 月24日收治的93例确诊病例,诊断标准按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本研究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在回顾性收集资料的同时,取得了入组患者书面知情同意。
1.2 研究方法
        2020 年 1 月 11 日-2 月 24日收治的确诊且截至 3 月 18 日存在明确转归(出院或死亡)的 93 例 COVID?19 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电子病历系统收集纳入对象的人口学资料、 流行病学史、 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结果、 影像学资料及转归等指标进行分析。患者中合并有基础疾病与无基础疾病 的资料进行对比研究,分析其临床特点,探讨 COVID-19 危险因素,为降低 COVID-19 的病死率 提供基础依据。
1.3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23.0 (IBM Corp., Armonk, N.Y., USA)统计软件。临床计量资料均以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描述,采用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进行组间比较。分类变量采用频数(百分比)进行描述,采用(行×列)卡方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组间比较。等级资料采用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进行组间比较。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基本信息及基础疾病
        93例确诊患者的年龄为51(38-65)岁,其中男性43例,女性50例。根据入院后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型2例、普通型56例、重型24例、危重型11例;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导致死亡5例,死亡率5.37%。合并的基础疾病中,最常见的是高血压24例(25.8%),其次为冠心病13例(14.0%),其中急性冠脉综合征5例、入院后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和急性左心衰竭各1例,呼吸系统疾病11例,其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6例,2型糖尿病10例,基础肾病8例,其中CKD3期3例,基础肝病5例,脑血管疾病3例,重型与危重型患者合并高血压、冠心病、基础肾病的比例显著高于轻型与普通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1、表2,并有逐级升高的趋势,见图1。重型与危重型患者合并1种或多种基础疾病患者的比例显著高于轻型与普通型患者,见图2。


图1基础疾病在新冠肺炎患者各分型的比例

图2 轻型、普通型与重型、危重型患者合并1种或多种基础疾病的比例
2.2临床指标
        比较合并与未合并基础疾病的患者的一般情况及临床指标,1、两组患者的性别比例无差异,与未合并基础疾病组相比,合并基础疾病患者的年龄显著升高,呼吸困难的比例更高,2、在化验指标方面:住院期间的最低PaO2、最低淋巴细胞、最低白蛋白均显著低于未合并组,最高CRP显著高于未合并组;3、治疗方面:糖皮质激素应用比例、氧疗力度(应用有创呼吸机、ECMO)均高于未合并组。4、预后方面:合并基础疾病患者的住院时间更长、入ICU的比例更高、死亡率更高。两组患者住院期间的最高体温无差异,见表3

3讨论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93例确诊患者年龄中位数是51岁,其中男性43例,女性50例。根据入院后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型2例、普通型56例、重型24例、危重型11例;临床表现以发热居多,其次是咳嗽、疲劳、呼吸困难[3];最常见的合并基础疾病是高血压,其次为冠心病;这与临床研究报道结果相近[4]。重型与危重型患者合并高血压、冠心病、基础肾病的比例显著高于轻型与普通型,重型与危重型患者合并1种或多种基础疾病患者的比例显著高于轻型与普通型患者。与未合并基础疾病组相比,合并基础疾病患者的年龄显著升高,呼吸困难的比例更高,住院期间的最低PaO2、最低淋巴细胞、最低白蛋白均显著低于未合并组,最高CRP显著高于未合并组,糖皮质激素应用比例、氧疗力度(应用有创呼吸机、ECMO)均高于未合并组;合并基础疾病患者的住院时间更长、入ICU的比例更高、死亡率更高。综上文研究报道,需尤其重视对合并基础疾病的新型冠状肺炎患者需采取有针对性的临床管理策略,从而实现对其更好的救治[5]。
参考文献
[1]徐杰,施国华,周锋, 等.武汉市金银潭医院112例合并不同基础疾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临床特征分析[J].医药导报,2020,39(6):806-810.
[2]李爱新,梁连春,李侗曾, 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临床特征与预后影响因素分析[J].河北医学,2020,(6):897-904.
[3]于洪志,邵红霞,邢志珩, 等.天津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临床特征分析[J].天津医药,2020,48(7):577-582.
[4]熊鹏,孙文武,朱珉, 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660例临床特征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20,36(13):1710-1715.
[5]左方田,李长力,董照刚, 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及与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分析[J].天津医药,2020,48(7):583-587.

基金项目: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佑安医学发展基金(编号:BHYAYY-2020PY-0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