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神经外科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20/9/22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19期   作者:王德鑫
[导读] 目的:分析神经外科手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
        王德鑫
        贵阳市第二人民医院 贵州  贵阳  550081
        [摘要]目的:分析神经外科手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我院2018年12月份至2019年12月份期间收治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0例,按照其入院时间随机划分为对照组(30例,开展常规手术)与观察组(30例,开展小骨窗开颅术),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且血肿体积更小,生活质量评分更高(P<0.05)。结论:相对于常规手术而言,小骨窗开颅术治疗效果更为显著,可作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首选手术方式。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神经外科手术;小骨窗开颅术;术后并发症;血肿体积
        高血压作为一种临床常见的全身性疾病,指的是因遗传、长期精神紧张、饮食不节等因素导致人体内动脉压异常升高,使患者出现多食、多饮、多尿、体重下降等症状[1]。就目前来看,高血压脑出血仍旧缺乏根治方式,只能通过给予患者降压药物来控制其自身血压指标,但是一些患者会因多种因素而导致血压长期控制不当,使其脑内小动脉血管壁发生纤维素样或玻璃样变,致使脑组织存在缺血性坏死,最终引发高血压脑出血[2-3]。该病临床表现为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如果没有及时进行治疗,将会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很多患者虽说经过积极救治存活下来,但也会存在一系列后遗症,这对其生活质量也造成了影响。手术作为高血压脑出血主要治疗手段,但不同术式所起到的治疗效果也不尽相同,本文就小骨窗开颅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并进行以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8年12月份至2019年12月份期间,有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在我院接受治疗,按照其入院时间随机划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男性21例,女性9例,平均年龄(62.04±6.36)岁,平均出血量(60.02±4.48)ml;观察组患者男性19例,女性11例,平均年龄(61.08±6.32)岁,平均出血量(59.96±4.54)ml。两组患者上述资料均不存在明显差异,可以继续下一步研究(P>0.05)。
1.2方法
        对照组:开展常规手术治疗,术前对患者进行CT扫描定位,并标记手术切口,麻醉起效后,将距离头皮最近点的血肿中心作为穿刺点。同时,采取三孔硅胶细软引流管植置入血肿中心,缓慢抽吸,如果抽吸比较困难,医生可以将2ml生理盐水注入血肿腔内置换。手术结束后,要定期复查患者头颅CT情况,并适当调整引流管深度,留置引流3d后将引流管拔除。
        观察组:开展小骨窗开颅术治疗,首先进行CT定位检查,明确患者出血部位,并应用全身麻醉方式,协助患者取仰卧位,适当抬高肩部,确保头部位于健侧,以使血肿部分可以充分暴露。麻醉起效后,临床医生应在其颞骨位置钻孔,做长度、密度分别为5cm、4cm的切口,并借助脑镜作开脑窗,脑窗长度、宽度控制在25cm。在对患者血肿部位进行抽吸时,应充分保护其大脑动脉分支。
1.3疗效评价:应用ADL生活质量评定表来对患者进行评估,该问卷满分100分,总分越高,患者生活质量越好,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血肿体积及ADL评分。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22.0软件中分析,(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详见表1:

2.2患者血肿体积、ADL评分
        观察组患者血肿体积更小,ADL评分更高(P<0.05),详见表2:

3.讨论
        高血压作为一种常见的全身性疾病,具有并发症多、无法根治、病程长等特点,如果患者在患病后没有按时、按量服用降压药物,则很容易合并一系列并发症。脑出血作为高血压最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在合并脑出血后,会进一步加重患者临床治疗难度与家庭经济负担,更是对其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
        对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来说,临床多对其采取手术治疗措施,近年来,我国医疗水平发展迅速,越来越多的先进设备也逐渐应用在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工作中,使临床医生可以根据患者实际情况与个人意愿来选择而适宜的手术方案[4]。常规手术虽说手术时间短,可以在局部麻醉下进行,但减压效果较差,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容易使患者术后发生再次出血[5]。小骨窗开颅术作为一种新型微创开颅清扫法,可以有效降低颅内压,并能迅速向病灶切入,以促进脑组织血供恢复,且此种手术方式可以避免对其他血管造成损害,以避免诱导新的出血现象,效果显著。
        在本文中,观察组患者接受小骨窗开颅术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且血肿体积更小,ADL评分更高(P<0.05)。由此可见,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开展小骨窗开颅术治疗,能有效缩小其血肿体积,防止其合并一系列术后并发症,具有一定推广价值。
        由上述研究结果得知,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开展小骨窗开颅术治疗,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母传利. 小骨窗开颅术与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比较[J]. 河南医学研究, 2016, 25(004):723-723.
[2]崔文.脑外科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疗效与安全性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A3):20244-20245.
[3]仪新锋,鲍洪,吴开华,等.小骨窗开颅行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9,26(07):98-101.
[4]赵云栋,候海宇,赵明宇.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和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08):5-6.
[5]池斌忠. 神经外科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疗效的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 16(042):63-6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