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鼻腔内窥镜合并鼻中隔矫正术与功能性鼻内窥镜鼻窦手术(FESS)治疗慢性鼻-鼻窦炎(CRS)的临床疗效分析

发表时间:2020/9/22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19期   作者:谢建锋 范小强
[导读] 目的:观察对慢性鼻-鼻窦炎患者采用经鼻腔内窥镜鼻中隔矫正术、功能性鼻内窥镜鼻窦手术的治疗效果
        谢建锋    范小强
        陕西省凤翔县医院   陕西 宝鸡   721400
        摘要:目的:观察对慢性鼻-鼻窦炎患者采用经鼻腔内窥镜鼻中隔矫正术、功能性鼻内窥镜鼻窦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对照组患者行FESS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采用经鼻腔内窥镜鼻中隔矫正术+FESS术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治疗总有效率为97.30%,对照组为86.49%,P<0.05;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率为2.70%,对照组为18.92%,P<0.05。结论:慢性鼻-鼻窦炎患者行鼻腔内窥镜鼻中隔矫正术+FESS术治疗可获得理想疗效,并降低术后并发症率。
        关键词:CRS;FESS;鼻中隔矫正术;内窥镜;效果

        慢性鼻-鼻窦炎是以患者鼻塞、脓性鼻漏以及嗅觉减退为典型症状表现的耳鼻喉科疾病,该疾病的发生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现阶段鼻内镜的应用为该类患者的疾病治疗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持,本院在慢性鼻-鼻窦炎患者治疗中联合应用经鼻腔内窥镜鼻中隔矫正术、功能性鼻内窥镜鼻窦手术(FESS)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进行如下报道:
1资料以及方法
1.1临床资料
        抽取2017年6月~2020年1月本院74例慢性鼻-鼻窦炎患者,依据手术治疗方案分组,观察组:37例,男20例/女17例:年龄22~67岁,均值为(41.5±0.3)岁;CRS分型:I型患者20例,Ⅱ型患者17例。对照组:37例,男19例/女18例:年龄21~68岁,均值为(41.4±0.4)岁;CRS分型:I型患者19例,Ⅱ型患者18例。2组各项基础资料具备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行FESS术治疗,术中保持仰卧体位,首先对患者实施表面麻醉以及肾上腺素浸润麻醉,运用鼻内窥镜于鼻腔钩突前缘座处做一手术切口,对钩突进行剥离后细致切除,使筛泡能够开放,病变窦口实施鼻窦开放术治疗,对于病变组织充分清理,术腔以明胶海绵和油纱条进行填塞,对于局部出血点需充分止血。观察组患者则采用经鼻腔内窥镜鼻中隔矫正术、FESS术治疗,术中麻醉方式同对照组,于鼻内镜辅助下结合鼻中隔的具体状况,在患者偏曲侧约3.0mm处做手术切口,对于粘软骨膜进行剥离,使偏曲部分能够分离和显露,再以手术咬骨钳对于偏曲骨性进行咬除,同时偏曲软骨通过划痕法进行操作,患者鼻中隔充分矫正后实施FESS术,操作方法同对照组。
1.3评价标准
        (1)2组患者均于手术后随访6个月,并对手术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分为临床痊愈:即复查鼻内镜提示腔窦粘膜上皮化,且未见粘性分泌物;好转:即患者的症状表现消失或显著改善,复查鼻内镜窦腔粘膜水肿以及肥厚等情况消失,同时仍具有少量脓性分泌物;无效:即症状未改善,复查鼻内镜结果无变化。(2)观察2组术后发生的术腔黏连、窦口狭窄、窦口闭锁以及比鼻甲后端肥大等并发症。
1.4统计学方法
        文中数据行SPSS19.0分析,数据标准差为(±s),组间数据行t/χ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手术治疗效果对比
        观察组的手术治疗总有效率为97.30%,对照组为86.49%,P<0.05。


2.2术后并发症率对比
        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率为2.70%,对照组为18.92%,P<0.05。

        
3讨论
        慢性鼻-鼻窦炎患者常伴随不同程度的鼻中隔偏曲情况,对于鼻甲产生压迫并促使其逐步朝外移位,从而导致中鼻道发生狭窄,同时鼻气管阻力进一步增加,鼻中隔偏曲的出现也对鼻窦手术操作产生不利影响,特别是对于术腔清理以及术后恢复产生较大影响[2]。所以在患者治疗中运用FESS手术前,需要首先实施鼻内镜鼻中隔矫正术治疗,从而进一步提升患者的手术疗效。FESS手术的应用能够对鼻内窥镜进行调整,从而获取较优的术中操作视野,可对局部病变进行充分清除,同时还能保留患者咽鼓管、鼻腔以及鼻窦等相关组织结构,对于鼻咽部产生的损伤相对较小。在该手术前进行鼻内镜辅助下鼻中隔矫正术,有利于进一步扩大患者的鼻腔手术视野,为鼻窦手术操作提供了便利,因此可提高对病变组织充分彻底清理效果,有利于降低应激反应避免发生术腔黏连[3-4]。联合手术方案的应用也为患者术后换药操作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有助于缩短患者术后康复时间,并更好的改善鼻腔通气以及嗅觉功能,同时还可有效降低慢性鼻-鼻窦炎疾病的复发率。从本次的研究结果来看,观察组患者通过联合应用鼻腔内窥镜鼻中隔矫正术以及FESS手术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同时患者术后并发症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进一步证实,采用该治疗方案可有效提高慢性鼻-鼻窦炎患者的治疗价值。
        综上所述,慢性鼻-鼻窦炎患者行鼻腔内窥镜鼻中隔矫正术+FESS术治疗可获得理想疗效,并降低术后并发症率。
参考文献
[1]茅金金.鼻腔内窥镜下射频消融在急症鼻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外医疗,2020,39(12):31-33+42.
[2]梁志晟,田淑婷,叶沛昌.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疗效观察[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29(19):143-144.
[3]陈卫林,陈晓东,曹晓阳,刘晓夏.鼻内镜下同期行鼻中隔矫正术与鼻窦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疗效[J].世界复合医学,2019,5(10):93-95.
[4]李东波,韩锦华,高伟.低剂量克拉霉素联合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及鼻窦开放术对慢性鼻-鼻窦炎患者治疗效果及ECP TIgE水平的影响[J].河北医学,2019,25(06):881-88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