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门诊护理管理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作用

发表时间:2020/9/22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19期   作者:成娟 苏丽 欧丽
[导读] 目的:分析门诊护理管理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作用
        成娟 苏丽 欧丽
        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 云南 昆明 650000
        【摘要】目的:分析门诊护理管理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2月-2020年2月期间,门诊科实施门诊护理管理前后两个时间段内收治的100例门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设为对照组(实施门诊护理管理前)和实验组(实施门诊护理管理后),并对所有患者治疗期间出现感染情况及护理工作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在接受门诊护理工作后,均有一定的临床表现,但实验组患者各项数据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诊护理管理工作的实施,可以有效的改善医院门诊部门的感染率,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门诊护理管理;医院感染控制;满意度
        随着医疗行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医疗过程中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感染问题是门诊诊治过程中较为常见的一项影响因素,门诊科中人流量较大,患者在进行门诊诊治时很容易出现交叉感染等情况,对临床诊治过程会造成较大的困扰[1]。为了有效控制感染率,提高患者治疗护理工作的有效性,我院于2019年正式实施门诊护理管理,以求提高门诊工作整体质量。本次研究主要分析了门诊护理管理工作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作用,详情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于2019年2月对门诊科实施门诊护理管理,选择我院2018年2月-2020年2月期间,门诊科实施门诊护理管理前后两个时间段内收治的100例门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时间段的不同,分为对照组(50例,其中男性27例,女性23例,平均年龄35.52±9.93岁)和实验组(50例,其中男性26例,女性24例,平均年龄36.76±10.37岁),对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所有患者对本研究均完全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我院伦理委员会对本研究也完全知情,并批准研究。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在我院门诊科接受门诊治疗,其中对照组患者未进行门诊护理管理,实验组患者行门诊护理管理,具体内容包括:
        1.健全医院相关管理制度。在对门诊科现有管理制度的完善工作中,首先要把控手部卫生,作为感染过程的重要途径之一,手部卫生管理意识的重要性需要得到护理人员进一步加强。尤其是在门诊护理工作中,患者病情种类多,人流量大,接触频繁,做好手部卫生的清理工作能有效的保障护理人员的健康安全性,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工作前后都需要进行有效的手部清洗和除菌工作;其次是需要建立起良好的岗位监督工作,由护士长带头进行管理工作,将门诊科中相应消毒管理工作进行明确有效的分工,做好责任落实工作,并对护理过程中产生的医疗废物进行严格安全的处理。最后还需要加强重点科室和关键环节处的管理工作,保证每位护理人员都能有效的执行相关管理工作。
        2.强化护理人员安全防范意识。在门诊工作期间,定期开展相关管理培训工作,使护理人员能对医院相关管理制度起到充分的了解,并能做好相关的防感染工作,同时准确有效的了解到对感染控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加强自身对防感染的重视程度,在对患者进行护理工作时,将防感染理念贯穿在护理工作全过程中,严格规范穿戴。另外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相关知识和技能考核,提高护理人员对于安全护理工作的掌握程度。
        3.加强对医疗用品管理力度。对护理过程中使用到的医疗器具进行严格管理,对需要重复使用的如听诊器、体温表和血压仪等器具严格做好消毒工作,对一次性医疗器具做好废物处理工作,并由专人进行统一监管。同时定期做好门诊室内消毒工作,保持良好卫生,定期进行打扫,确保室内良好的通风换气。
        4.建立分级管理小组。针对门诊室可能出现的感染情况,需要加强监管力度,为此需要采用分级监管的方式对监管工作进行强化。一级监管由各护理小组相关监管人员进行统一监管,对消毒、隔离工作的执行情况进行严格监管;二级监管单位由护士长、科主任联合组成,对门诊科室的整体消毒、隔离等工作质量进行准确考核,同时建立有效的奖惩条例,从而提高工作整体质量。
1.3 观察标准
        本次研究需要两组患者在接受门诊期间的感染率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进行评价,其中满意度采用调查问卷形式对患者进行调查分析,共分为三类:满意(80-100分)、一般(60-79分)和不满意(60分以下),并规定满意率=(满意患者数+一般患者数)/总患者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14.0软件中分析,率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并以率(%)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评价
        两组患者在接受对比剂注射后护理过程中均有不良反应出现,但实验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成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感染率对比分析
        对实施门诊护理管理工作前后患者感染率进行分析,对照组50例患者中有6例出现感染,感染率为12%;实验组50例患者中仅有1例出现感染,感染率2%,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χ2=7.681,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在医院工作中,门诊科是其中一项重要组成部门,在日常接诊过程中,其患者种类繁多,人流量较大,极易造成感染事故发生,影响患者健康安全的同时,也易产生相关医疗事故,为此需要加强日常工作过程中对于发生感染可能性的预防工作力度。
        在进行预防工作时,其主要是由护理人员进行,因此需要加强护理人员对于预防工作的重视力度,强化预防感染工作的监管,从基层护理人员自身工作做起,在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加强护理人员专业素质的培养,提高其对于防范工作的重视性,将防范工作贯穿在护理全过程中,并通过定期的考核检验其工作的掌握程度,做到有效的排查,针对薄弱环节进行加强巩固。同时以有效的监管对护理人员工作进行监督,确保其严格执行相应管理条例。在对医疗用品的管控上也要做到严格把控,确保每一种用品使用中都能保证安全有效,对患者提供良好的治疗环境[2]。
        通过本次研究,发现实施门诊护理管理工作后,门诊科患者对于护理工作满意度和感染率上的表现均有一定改善。
        综上所述,门诊护理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在对医院感染控制过程中可以起到积极有效的影响作用。
参考文献
[1]刘涛.探讨护理管理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作用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33):322-323.
[2]温晓灵.优质护理管理在门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意义分析[J].饮食保健,2019,6(41):178-17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