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抑郁症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和精神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

发表时间:2020/9/22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19期   作者:陈泽明 贺香君
[导读] 目的老年抑郁症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和精神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
        陈泽明   贺香君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精神科 510630
        摘要:目的老年抑郁症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和精神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采用电脑随机分组法,将本院2015年1月-2016年2月本院收治的106例老年抑郁症患者进行对照护理分析,对其中实验组53例老年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精神护理,对剩余53例患者进行常规化的护理,分析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的SAS、SDS,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将本院2015年1月-2016年2月本院收治的106例老年抑郁症患者进行对照护理分析,对照组进行常规化护理,患者的综合护理满意度为47例(88.68%),低于实验组的心理疏导和精神护理综合满意度52例(98.11%),且患者护理前后SDS、SAS均有变化。结论采用心理疏导和精神护理方式,能够提升和护理人员的综合满意度,值得研究分析。
        关键词:老年抑郁症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精神护理;临床应用效果
        引言
        老年抑郁症患者一般指年龄在60岁及以上的抑郁症患者,此类患者一般为单相抑郁,其发病因素各有不同,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焦虑、思维缓慢等症状,是老年群体中常见的心理障碍,也是一种精神疾病。该疾病对患者躯体健康、心理健康以及家庭生活等都存在十分严重的影响。临床认为,针对老年抑郁症患者,单纯采用药物治疗是不科学的,需要配合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以达到纠正患者不良心态的目的。心理疏导和精神护理干预是一种新型的心理干预内容,主要用于建立患者正确的认知能力,使其认识到自身的疾病,并客观对待,纠正不良的心态,这在精神疾病的护理干预中有着积极作用。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就是老年抑郁症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和精神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对此,文章选取了2015年1月-2016年2月我院的106例老年抑郁症患者进行观察,具体内容如下所述。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5年1月-2016年2月本院收治的106例老年抑郁症患者进行对照护理分析,对其中实验组53例老年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精神护理,男性患者25例,年龄55-79岁,平均年龄(65±5.6)岁,女性患者28例,56-68岁,平均年龄(56±4.6)岁,对剩余53例患者进行常规化的护理,男性患者20例,年龄58-85岁,平均年龄(72±3.6)岁,女性患者33例,57-78岁,平均年龄(62±4.2)岁,分析两患者经过护理后的SAS、SDS,以及护理满意度。所有的患在就诊方式均无差异,且患者年龄、性别具有可比性(p>0.05)。经过患者家属认可后,患者签署知情就诊书。
        1.2方法
        其中常规护理方法主要有入院讲解、用药护理、生活护理、饮食干预等措施,对照组患者主要采取常规护理的方法。而在此基础之上实验组患者还需要接受针对性心理护理和精神护理:①心理护理干预:主要考虑到老年人年龄较高,大部分人的文化水平相对较低,思维能力缓慢。医护人员本身的耐心、关心是非常重要的注重倾听患者真实想法、在不断的开导和情绪疏解过程中帮助患者缓解自身症状,在得到安慰的同时得到情感上的抒发。而针对这些患者所提出的合理要求,医护人员可以尽可能的去满足,帮助其达成愿望,缓解压力;当患者出现情绪低落、焦虑等状况则可以通过舒缓音乐、聊天、按摩等方式缓解患者内心的焦虑。同时,医护人员还需与患者的家属沟通,让家属为    患者的康复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②精神护理:精神护理对医护人员之间的配合度有非常高的要求。首先需要给患者反复讲解关于健康知识方面的相关知识,潜移默化的影响患者的传统观念,帮助患者了解自身患病过程和具体情况;对治疗方案进行简单介绍,用直白、简单的语言介绍其中的道理和关键性内容,给患者留有一定的心理准备。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焦虑、抑郁在护理前后的对比情况,以此来确定护理方式的效果。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数据使用SPSS22.0展开统计学处理,其中HAMD评分为计量资料,以(±s)表示,患者满意度为计数资料,以(%)表示,分别以t检验和χ2检验统计其差异,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护理总满意度对比,见表1。

        2.2两组护理焦虑/抑郁情绪评分对比,见表2。

3讨论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口老龄化现象也越来越严重,而且老年病诱发抑郁症的例数也逐年增高,该类疾病同时还具有严重的并发症,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抑郁症具有潜伏期长,治疗时间长的特点,并且再治愈后还存在着复发的可能性。转向我国临床护理,现在对于抑郁症的治疗并没有一套完整的体系,甚至都没有专门治疗抑郁症的药物,而大多数医院仍然采取综合治疗措施,所以,对老年病诱发抑郁症患者实施心理疏导与精神护理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当老年抑郁症患者进入到康复期之后,患者基本情绪和病症已经可以得到基本控制,但当患者从病症中恢复到现实过程中,非常容易出现悲观心理等心理。患者会担心会受到周围人群的其实。当这种悲观情绪得不到及时排解时,病症极为容易复发。而且如果病症得不到彻底治疗的时候,自伤、自杀等行为发生风险依旧存在。医护人员需要及时回访,帮助患者充实信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总的来说在针对于老年病诱发抑郁症患者的治疗过程中,精神护理和心理护理非常重要,能够起到非常好的辅助治疗效果,帮助患者更好配合治疗,提高治疗效率和治疗质量,从而提高生活质量,更好更快的恢复正常生活。
        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实施心理疏导与精神护理,对比老年病诱发抑郁症患者的心理疏导与精神护理的治疗效果。结果显示实验组的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的实验数据,并且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实验数据,两组数据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束语
        综上所述,采用心理疏导和精神护理方式,能够提升和护理人员的综合满意度,值得研究分析。
参考文献
[1]唐翔,卢倩.老年抑郁症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和精神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探讨[J].饮食科学,2018(20):117.
[2]马阿军.老年抑郁症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和精神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02):133-134.
[3]邢玉玲.老年抑郁症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和精神护理的临床效果[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8,8(10):262-26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