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渡期护理模式在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重症监护过渡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发表时间:2020/9/22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19期   作者: 蔡泉
[导读] 目的:分析过渡期护理模式在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重症监护过渡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蔡泉
        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安徽宿州,234000
        【摘要】:目的:分析过渡期护理模式在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重症监护过渡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0年7月138例医院重症监护室收治重症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取过渡期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重症监护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重症监护室住院时间以及重返重症监护室发生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在重症监护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重症监护室住院时间以及重返重症监护室发生率等方面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过渡期护理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重症监护治疗期间的应用有助于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以及重返重症监护室发生率,从而缩短患者重症监护室住院时间,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过渡期护理;重度颅脑损伤;重症监护治疗
        
        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由于病情复杂且进展速度快,治疗难度大,入院时大部分患者先入住重症监护室,需要在重症监护室中观察一段时间,一旦出现异常情况能够及时进行救治,待患者病情稳定之后才可转入普通病房[1]。而患者病情基本稳定之后转入普通病房时的过渡护理往往被忽略,重症监护治疗期间临床护理工作将重点放在生命体征观察与维持上,没有重视患者病情稳定后从重症监护室转到普通病房这一阶段的护理[2]。所以如何加强过渡期护理往往是改善重度颅脑伤患者由重症监护室转入普通病房的关键点。过渡期护理是指患者诊疗环境及需求变化后在转运期间所采取的护理措施,强调护理工作的有效性[3]。文章主要针对重度颅脑伤患者重症监护过渡期护理的应用效果展开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9年7月-2020年7月138例医院重症监护室收治重症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9例患者中有男性36例,女性33例;年龄为21~76岁,平均为(43.4±11.1)岁。对照组69例患者中有男性38例,女性31例;年龄为19~77岁,平均为(42.2±10.5)岁。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家属同意并签署同意知情书,②符合重度路脑损伤的诊断标准。排除标准:①中途出院者,②有其他疾病患者。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重症监护室护理人员需要陪伴患者从重症监护室转到普通病房,并与普通病房的责任护士进行交接,然后由普通病房的责任护士负责护理工作。
        观察组采取过渡期护理模式,具体措施为:①组建过渡期护理小组:由重症监护室护理人员和普通病房护理人员共同组成过渡期护理小组,并在本次研究前开展相应的培训工作,学习过渡期护理的相关理论以及具体实施方法。②护理流程:由重症监护室护理人员评估患者在转出前的病情状况以及临床护理需求,同时联合普通病房护理人员共同制定过渡期计划方案。③具体护理内容:本次将患者过渡期设置为1周。根据评估结果以及过渡期护理计划实施具体的护理措施,包括气道护理、口腔护理、导管护理等措施;在患者转出重症监护室后每隔1天随访1次,并联合普通病房护士提供连续性护理,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调整护理方案,普通病房护理人员则根据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常见并发症实施针对性护理,并加强与重症监护室的练习,动态调整护理方案。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重症监护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重症监护室住院时间以及重返重症监护室发生率等方面的差异。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重症监护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重症监护室住院时间以及重返重症监护室发生率等方面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在重症监护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重症监护室住院时间以及重返重症监护室发生率等方面的差异

        3.讨论
        由于重症监护室与普通病房在环境上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在从重症监护病房专入普通病房时可能会产生一定的不适应感,对患者的病情可能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重视该阶段的护理工作[4]。过渡期护理主要是针对这一情况提出的护理措施,能够提高患者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性。过渡期护理主要是提高重度颅脑伤患者不稳定期转入普通病房的质量,所以才制定过渡期护理这一研究计划,从而达到患者由重症监护室转入普通病房这期间的护理研究[5]。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在重症监护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重症监护室住院时间以及重返重症监护室发生率等方面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由此可见过渡期护理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重症监护治疗期间的应用有助于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以及重返重症监护室发生率,从而缩短患者重症监护室住院时间,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印正,陈萍,周依琳.过渡期护理模式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干预效果观察[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39(11):1403-1406.
        [2]刘曌,刘腊梅.重度颅脑损伤病人实施过渡期护理服务的研究进展[J].全科护理,2020,18(3):299-302.
        [3]谢爱娣,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重症监护中过渡期护理模式的应用价值[J].中外医学研究,2018,16(33):64-65.
        [4]刘娟,汤曼力.我国ICU病人过渡期护理的文献计量学分析[J].循证护理,2020,6(5):461-464.
    [5]顾芸芬,甘芸颖.过渡期护理模式在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当代护士(中旬刊),2017,1:65-6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