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长期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的护理

发表时间:2020/9/22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19期   作者:柯春艳 江世环
[导读] 目的:对尿毒症长期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的护理进行探究
        柯春艳  江世环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广东 广州510630
        【摘要】目的:对尿毒症长期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的护理进行探究。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期间78例于我院进行血液透析的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对照组则使用常规护理模式。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对比。结果:使用优质护理方式的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好于使用常规护理模式的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使用优质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可以使其临床症状得到一定的改善,治疗效果得到提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尿毒症;长期血液透析;皮肤瘙痒;护理
        尿毒症皮肤瘙痒在临床中又被叫做尿毒症性瘙痒症。这种病症是肾病患者在疾病中后期较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具相关调查显示,尿毒症性瘙痒症的发病率已经超过了50%。从本质上来看,导致这种症状并不仅仅是皮肤性疾病,致使其出现的原因复杂且多样。虽然尿毒症性皮肤瘙痒症不会对患者的生命造成威胁,但是一旦发病,患者的皮肤就会发生破损,甚至会使全身出现感染症状,使患者的生活受到严重影响。本文着重研究了对于尿毒症长期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的护理模式,详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9年1月-2020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8例长期血液透析且皮肤瘙痒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9例),男性23例,女性16例,年龄45-76岁;对照组(39例),男性20例,女性19例,年龄42-74岁。此次研究患者知情,并已签署知情同意书,且经过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具体内容为:①使用皮肤润滑剂,以保证患者的皮肤面有充足的水分,防止其皮肤表面水分蒸发,有效改善皮肤干燥的情况。②将他克莫司软膏涂抹在患者瘙痒的部位,缓解患者症状。③给患者的瘙痒部位涂抹辣椒碱乳膏,通过药物对皮肤表面的C型神经末梢的神经传导产生较为明显的抑制作用,进而使患者的瘙痒感得到缓解。
        观察组则使用优质护理方式,具体内容为:①改善治疗环境。保证患者治疗期间的舒适感,比如保证病房的温度与湿度相适应,使其符合患者的舒适感,并且,为了使长期血液透析患者的皮肤失水过快的情况得到有效抑制,病房内温度不宜过高。②严格指导患者进行用药。叮嘱患者无论是在使用口服药品还是外用药品时,都需要严格按照医嘱进行,切忌擅自改变使用方法和用药剂量。③避免与过敏原接触。根据患者自身的实际情况,让其清楚自己的过敏原都有哪些,进而避免或是减少与过敏原的接触。以免使皮肤过敏的情况有所加重,皮肤瘙痒的症状也会更加严重。④加强护理力度。护理人员需要在患者透析期间,加强对患者的监督护理,有效确保患者的康复过程是安全有效的,进而从根本上使患者皮肤瘙痒的症状得到缓解。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效果。
        1.4判定标准
        对患者的护理有效性进行记录:无痒症状记为显著;皮肤有瘙痒症状,但患者抓挠后无破损记为有效;皮肤有瘙痒症状,患者在抓挠后没有好转甚至症状有所加剧记为无效。
        1.5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5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表示,行检验。
        2 结果
        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进行比较,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7.44%,对照组护理总有效率为74.36%,观察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情况如表1:

        3 讨论
        尿毒症性皮肤瘙痒症,并不是简单地一种皮肤病。其产生的因素较为多样,其中患者体内缺水较为严重、体内毒素淤积、营养不足等是主要原因。从发病机制来说,尿毒症性皮素瘙痒症的主要机制包括免疫机制、组胺机制和阿片受体机制。皮肤瘙痒是长期血液透析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虽然这种疾病不会对患者的生命产生威胁,但是却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于患者的生理和心理都有着较为直接的影响。但是,由于其发病原因还无法明确,因此目前并没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法。现阶段主要治疗方式有局部疗法、透析治疗等。但治疗的同时都需要进行有效的护理措施帮助提升治疗效果[1]。
        尿毒症患者需要长期接受血液透析治疗,但是长期的治疗会脱去患者体内多余的水分,使患者的身体长期处于一种缺水的状态,临床症状则表现为皮肤干燥。根据相关调查研究显示,患者在接受血液透析的过程中,皮肤的皮脂腺与汗腺都会出现一定的萎缩现象,只不过是有些患者相比之下症状较为严重,而有些患者并没有十分明显的病症,进而使得患者皮肤的外分泌功能有所减退,皮肤角质层的酸碱性不断升高[2-3].。正因如此,长期经受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会出现皮肤瘙痒的症状。本次研究中,对患者使用他克莫司软膏缓解患者皮肤瘙痒的症状,此药物中的成分对于患者皮肤中的IL-2炎性因子的产生起到了有效的抑制作用。此外,也可以使用辣椒碱乳膏涂抹在患者的瘙痒部位,通过对C型神经末梢的神经传导功能的抑制,减少患者皮肤瘙痒的感觉。与此同时,本次研究中使用了优质护理方式的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为97.44%,而使用常规护理方式的对照组患者护理有效率为74.36%。由此可见,优质护理对于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综上所述,对于长期进行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采用优质护理的方式,可以较为有效的减少患者皮肤瘙痒的感觉,提升其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陈景连.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式的延续护理对血液肿瘤患者照顾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9,35(33)2612-2616.
[2]胡成福. 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在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护理中的应用[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6(12):53-55.
[3]张春换, 王文红. 血液滤过治疗尿毒症长期血液透析病人皮肤瘙痒的护理体会[J]. 当代医药论丛, 2011, 09(004):79-7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