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拔牙术后出血的护理措施及效果

发表时间:2020/9/22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19期   作者:尹艳
[导读] 目的:针对老年人拔牙后,对其出血情况进行护理,探究护理措施及护理效果
        尹艳
        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 云南 昆明 650000
        【摘要】目的:针对老年人拔牙后,对其出血情况进行护理,探究护理措施及护理效果。方法:实验对象选择本院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期间来本院进行拔牙的老年患者,共计34例,并将参与实验的患者随机分配到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人数相同。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式,实验组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止血时间、疼痛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止血时间和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而护理满意度前者高于后者,且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老年患者拔牙后出血时,及时根据其具体情况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控制出血状况,减轻患者疼痛,从而使患者对护理工作更加满意,其临床价值较高。
        【关键词】拔牙术;出血量;护理措施;护理效果

        拔牙术是口腔科常见手术方式,主要是对无法修复的蛀牙虫牙或影响影响饮食的智齿进行拔除操作,而拔牙过程中常出现因手术机械损伤骨组织、软组织撕裂造成出血、疼痛、精神紧张等情况,尤其是在年龄偏大的患者中,若是没有及时做好护理工作,甚至可能导致患者出现感染、血压升高、心脑血管疾病等,对患者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1]。本研究以本院34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为探讨老年患者拔牙出血后的护理措施,并分析其护理效果,详细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实验对象选择本院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期间来本院进行拔牙的老年患者,共计34例,并将参与实验的患者随机分配到对照组(17例)和实验组组(17例)。所有实验对象中男性20例,女性14例,年龄范围区间在55岁至78岁,平均(67.2±3.4)岁;同时查阅两组患者入院后登记的个人资料,并将其对比分析,均无统计学意义,即P>0.05。本院伦理委员会已知晓详情并允许实验执行。入选实验要求:⑴为本院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期间接受拔牙的老年患者;⑵配合度较高;⑶资料齐全;⑷自愿参与实验并已签订同意书。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的护理方式,主要包括安抚患者,止血操作等,实验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具体操作如下:
1.2.1对症针对性护理
        患者拔牙术后出血,护理人员在进基础止血工作的同时,密切关注其生命体征,针对患者出现的具体症状给予处理。当患者出血过多时,护理人员要重点监测患者心率及血压,及时让患者仰卧于床并给予相应的处理措施,必要时可以采取静脉滴注葡萄糖溶液,对出血时间和出血量做好详细记录。此外,还需要对有冠心病、心衰或体质较差的患者给予心电监护。
1.2.2拔牙术造成的创伤处理
        拔牙后出血主要是由于手术器械造成骨损伤、肉芽、软组织损伤等,护理人员因根据具体情况和损伤部位的伤口大小、出血量、凝血功能,以及患者个人身体素质进行综合考虑,给予患者科学合理地护理干预。比如对牙槽窝小血管出血的患者,应给予受创面同等大小的明胶海绵进行堵塞式止血;对于需拔除多颗牙齿的患者而言需先进行唾液清除工作,而后观察其是否有进行缝合粘骨膜瓣撕裂的处理。
1.2.3心理干预
        由于老年患者受耐性较低,拔牙术后,会因为疼痛、出血等情况引起紧张恐惧情绪,同时分泌出大量唾液,不仅会给护理工作带来困难,还会时患者心率加速出现头晕虚脱的情况,护理人员需及时给予安抚,告知其拔牙后出血属于正常现象,并多于患者沟通尽量转移对方注意力,以此缓解患者心理压力。
1.3观察指标
        在实验过程中,观察两组患者止血时间、疼痛情况并做好详细记录,护理结束后让患者填写医院自制满意度调查问卷,并将两组患者三项实验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疼痛情况评分,满分30分,评分越高患者疼痛感约强;满意度满分100分,则说明分数越高患者对护理工作越满意。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计算本次实验所需的数据,数据以(±s)表示,样本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验过程中,观察两组患者止血时间、疼痛情况并做好详细记录,并对患者疼痛情况进行评分,护理结束后让患者填写医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随后将以上三项实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实验组患者拔牙时止血时间、疼痛情况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而在护理满意度调查上,前者高于后者。且P<0.05,即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3.讨论
        担负着咬切、咀嚼工作的牙齿是人体最硬的器,由牙冠、牙根及牙颈组成,其寿命一般为50年到60年,并且随年龄增长出现病变的可能性也增加,尤其是老年人,常有牙齿脱落、松动或是出现龋齿[2]。一旦牙齿出现病变不仅会引发牙髓炎、根尖周炎等口腔炎症,还会形成龋齿,最终导致牙冠全部消失,并且牙齿病变通常会伴有剧烈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生活[3]。
        目前临床上通常通修补治疗,但当牙齿损坏程度过大时,就会采取拔牙术拔除坏齿进行治疗,以此减轻患者痛苦。拔牙过程中难免会对牙槽骨、牙龈、牙周膜造成损伤,出现大量出血情况,护理人员应及时进行止血[4]。而对于身体素质较差,本身就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而言,传统的护理方式无法快速有效地达到止血效果,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给予针对性护理。
        从本研究结果也可看出,相较于采取传统护理的对照组,实验组止血时间短于前者,患者疼痛情况评分也较低,而在护理满意度上,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老年患者在拔牙后出血,根据其具体情况给予针对性护理能够达到快速止血、降低患者疼痛感的目的,以此使患者对护理工作更加满意,其应有价值显而易见。
【参考文献】
[1]王莹.老年人拔牙术后出血的护理探讨[J].全科口腔医学杂志(电子版),2019,6(9):93-93.
[2]粟易艳.老年人拔牙术后出血的护理要点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A3):297-298.
[3]张秀丽,杜青.老年人拔牙情况及术后出血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探讨[J].全科口腔医学杂志(电子版),2019,6(13):110-111.
[4]李伟斌.分析拔牙术后异常出血的原因及与预防措施[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5):126+12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