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护理干预在呼吸内科重症结核病患者中对改善患者呼吸功能的意义分析

发表时间:2020/9/22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19期   作者:尹俊虹,代华
[导读] 目的 分析护理干预在呼吸内科重症结核病患者中对改善患者呼吸功能的效果
        尹俊虹,代华
        安岳县中医医院,四川省资阳市642350

        摘要 目的 分析护理干预在呼吸内科重症结核病患者中对改善患者呼吸功能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呼吸内科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间收治的重症结核病患者66例作为本文的观察对象,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平分成两组,其中一组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另一组为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强化护理干预,两组各有患者33例,分析这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从临床指征上看,实验组的呼吸频率、心率、PaO2以及PaCO2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从不良反应发生率上看,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呼吸内科重症结核病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护理干预;呼吸内科;重症结核病;呼吸功能
        结核病是呼吸内科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该病具有发作缓慢的特点,大约有2个月的潜伏期,一旦发病就会累及到多个脏器,特别是重症患者,治疗难度较大。该病主要是通过呼吸道传播[1],患者除了接受临床常规治疗外,有效的护理也是特别重要的。因此,本文将以我院收治的呼吸内科重症结核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分析对其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并将内容做如下报道。
1基本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此次研究所选对象共计66例,均为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间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重症结核病患者,并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平均分组,其中对照组将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强化护理干预,两组各有患者33例。
        对照组:患者女14名,患者男19名,最小年龄25岁,最大年龄66岁,平均年龄为(40.73±2.13)岁。
        实验组:患者女15名,患者男18名,最小年龄24岁,最大年龄65岁,平均年龄为(40.64±2.01)岁。
        以上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本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内容包括: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密切观察,给予患者用药指导、健康宣教等常规护理。
        实验组:本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强化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如下:(1)用药干预:遵医嘱给予患者抗结核并的药物,并指导患者正确应用,并在患者用药后观察患者是否有不良反应发生,如出现不良反应者,应立即停药并对症进行处理,同时将情况告知医师;对于用药的目的以及使用药物的注意事项等要详细的告知患者,以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同时要告知患者切勿自行停药或更改剂量,以保证药物的疗效;(2)病情观察: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并密观察,如发现异常及时告知医师进行处理,针对咳嗽、发热的患者,应考虑结核扩散;针对咳血的患者,需密切观察其是否有窒息的征兆,并给予其急救治疗;(3)咳血护理:针对咳血量较大的患者,首先要给予其关心、安慰,帮助其患者负性情绪,并告知患者禁食;针对咳血量较少的患者,嘱咐其要适当的饮水以及流质食物,并卧床休息[2];(4)心理疏导:鼓励患者倾诉,帮助患者缓解负性情绪,积极、主动的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面对治疗;将有关疾病的知识为患者进行讲解,从而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5)通气护理:帮助患者将呼吸道内残留的异物进行及时的清除,例如:痰液、血块等,确保呼吸道的通畅,便于吸氧;将呼吸机的运行参数进行合理的调整,同时加强动脉血气监测的力度,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仔细观察气管梗阻、窒息、气囊脱落等不良是否是否发生;(6)导管护理:定期查看导管是否出现弯曲、折叠等现象,以保证导管的通常;叮嘱患者翻身时动作要轻柔,以防导管受压或脱落。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的临床指征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临床指征:呼吸频率、心率、PaO2以及PaCO2水平。
        不良反应:呼吸困难以及呼吸急促。
2结果
2.1  临床指征的对比
        从临床指征上看,实验组的呼吸频率、心率、PaO2以及PaCO2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如下表一。
      
2.2 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对比
        从不良反应发生率上看,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下表二。
       
3讨论
        结核病是呼吸内科中一种具有传染性且较为常见的疾病,一旦发病就需及时进行治疗与护理,从而减少病情对患者身心健康带来的影响,特别是重症结核病患者,尽早的接受治疗与护理更加重要,这样不仅可以改善病情,还能降低病死率,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具有高度的责任心[3],提供给患者有效的护理服务,使患者病情得到改善,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结合本文研究结果可明显看出,接受强化护理干预的实验组,其呼吸频率、心率、PaO2以及PaCO2水平均有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p<0.05),且实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
        综述所述,对呼吸内科重症结核病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盛捐专.呼吸内科重症结核病患者护理干预的效果研究[J].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7,28(007):1349-1350.
[2]卢洪涛,姜禄,王爱萍.护理干预在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8, 000(012):131-132.
[3]秦宗洁.护理干预在呼吸内科护理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v.6(07):98-9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3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