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药师参与肛肠科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管理的效果评价

发表时间:2020/9/22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17期   作者:王琴
[导读] 目的观察并分析临床药师参与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管理后的作用
        王琴
        安徽马鞍山市中医院南院  243000
        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临床药师参与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管理后的作用。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比临床药师参与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管理前(2018-01~2018-05)与参与管理后(2018-06~2018-12)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相关指标以及不合理医嘱的变化情况。结果:临床药师参与管理后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AUD)增长率较参与管理前下降了45.70%,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的增长率下降了13.39%,抗菌药物、限制级抗菌药物的微生物送检率的增长率分别增加了23.72%和9.95%。参与管理前后的用药不合理医嘱发生率明显减少,其中遴选药品不适宜、给药疗程不合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法用量不合理、给药时机不合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药师参与科室抗菌药物管理有助于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相关指标及不合理用药情况的改善。
        关键词:临床药师参与;肾内科;肛肠科;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管理;效果评价
引言
        近年来,由于生活方式的变化、社会压力的增加以及生活节奏的加快,患有门诊疾病的人数有所增加。动脉瘤是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压力和生活习惯的变化而不断增加的一种常见的反复出现的疾病,动脉瘤科替代药物的数量有所增加。由于动脉瘤的变异数较大,段内患者人数明显高于其他区数。与其他手术一样,动脉瘤患者术后感染也比较常见,因为病原体具有特殊特征,通常是在第三类手术导致污染的患者中,这使得手术后医院感染的可能性大大高于其他手术。手术治疗贫血的患者,通常在医院感染手术过程中使用的抗菌药物在临床上是可以预防的。不遏制动脉瘤患者的感染可能导致严重的横截面感染,严重影响治疗效果和患者的健康。抗菌作用是临床实践中预防感染的主要手段,但滥用或过度使用抗菌药物会延长使用寿命,并对手术效果产生不利影响。与使用抗菌药物的其他国家相比,世卫组织的数据显示,我国医院患者80%以上使用国际药物。本研究评价临床用药参与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效果,旨在为医疗目的提供指导。报告现在如下所示。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利用美康临床合理用药软件(PASS系统)和医院信息系统(HIS系统),调取肛肠科参与管理前(2018-01~2018-05)和参与管理预后(2018-06~2018-10)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包括药品名称、规格、销售金额、数量等)、抗菌药物使用率、AUD、微生物送检率等相关指标。不合理医嘱情况来源于参与管理期间每月临床药师的医嘱审核结果。
        1.2方法
        1.2.1临床药师每月中旬定期统计分析科室AUD、抗菌药物使用率、微生物送检率指标完成情况及时反馈给科室主任及科室秘书,通过对科室指标的实时监控来促进科室指标的完成。
        1.2.2临床药师每月定期对科室门诊及住院医嘱中的药品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对使用量排名一直很高的药品重点关注并实时点评,与临床医生沟通并分析原因,共同努力降低科室抗菌药物的AUD和使用率。
        1.3观察指标
        观察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指标、观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观察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对本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正态计量数据用χ2表示,计数资料采用例数或百分比表示,两组独立,正态,方差齐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独立,正态,方差齐资料组间比较采用单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SNK法,样本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指标
        2018年5月临床药师参与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管理后,从2018年6月起AUD、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均降到了科室目标值以下,其中AUD的下降幅最明显。AUD和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的增长率各下降了45.70%和13.39%,抗菌药物及限制级抗菌药物微生物送检率的增长率较临床药师参与管理前也有所改善,分别增加了23.72%和9.95%(见表1)。

        2.2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临床药师参与管理前抗菌药物使用量排名第一药品的为头孢地嗪、奥硝唑、左氧氟沙星,占所有抗菌药物使用量的78.1%,参与管理后头孢地嗪和左氧氟沙星作为预防用药的使用情况明显改善,第二代头孢菌素作为预防用药的比例明显增多,参与管理前后抗菌药物的使用量明显下降。
        2.3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情况
        临床药师参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后,遴选药品不适宜、给药疗程不合理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与管理前后给药时机不合理、用法用量不合理发生率有所下降。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动脉瘤手术是一种特别污染的手术,其中抗菌药物的医疗护理受到特别关注,抗菌性抗生素的使用受到影响。动脉瘤手术比任何其他手术都稍微复杂,除了动脉瘤的解剖手术,切口通常是和类型的切口。抗生素的使用防止了手术过程中的感染,但需要改进和更好地控制抗生素的使用。ADH病是多种常见疾病,需要手术治疗。但是,由于病原体处于消化过程的末端,细菌容易聚集在广告牌的深处,手术后局部炎症的可能性很高。国家卫生局没有推荐的抗生素,如B. Heyoharu、藏族、Hwan、Hwan和Hwan迄今尚未使用。抗干预病原体:甲胺、头硝酸钠、头硝酸钠、盐酸硝酸钠、头硝酸钠、头硝酸钠、头硝酸钠,建议今后卫生委员会和医院认真执行规定,按照有关规定逐步使用相应的抗菌药物。目前,在处理这些病例时,必须在国内使用抗菌药物,以积极预防感染。临床工作人员参与手术前后服用抗生素可以有效预防医院感染。肝炎是一种常见的抗生素,具有高抗组胺酶,能够很好地治疗和预防皮肤病、软组织、肾组织、肾脏疾患、风疹和呼吸道感染。对患者使用这种药物不仅减少了手术后医院感染,而且加快了术后恢复,从而缩短了医院的持续时间,促进了术后康复。国外报道,抗菌药物的临床使用和“贫血”手术期间药物输入率的变化与细菌耐药性的变化有关。抗菌药物的输血和脑外科手术期间剂量的变化表明,手术后继续用药最适合于脑外科手术后的准备工作,这使得预防措施和手术后用药剂量与最适合与疾病本身以及病原体本身有关的预防措施的结论有很大差异。动脉瘤手术不需要入库,入库对手术有影响,因为垃圾没有被处理,增加了排便障碍的可能性。采用腹腔镜手术前的介入法,肠重构无决定性作用,因此手术前不会发生入库。这减少了肠的损伤,降低了医疗费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目前临床药师与肛肠科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的随意性较大,需要对患者的药物使用情况加以监管和改进,加强管理。
参考文献
[1]王赛君,殷黎,杨云.肛周脓肿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的调查与分析[J].白求恩医学杂志,2018.14(05):576-577.
[2]王涛.临床药师对肛肠科抗菌药物使用干预研究[J].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2018,19(06):332-334+337.
[3]刘锐.医院肛肠科混合痔切除术抗菌药物应用分析[J].工企医刊,2018,25(02):20-22.
[4]赵庆军.临床药师参与肛肠科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管理的效果评价[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8,3(05):194.
[5]夏蕾,王丽霞.肛肠科混合痔切除术抗菌药物应用分析[J].中国药房,2018(08):578-57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