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尿道电切术在泌尿外科治疗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20/9/22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17期   作者:陈吉高
[导读] 泌尿外科在治疗过程中应用经尿道电切术,观察经尿道电切术使用效果
        陈吉高
        云南省昭通市彝良县人民医院   云南  彝良   657600

        摘要:目的:泌尿外科在治疗过程中应用经尿道电切术,观察经尿道电切术使用效果。方法:将我院在2018年4月--2020年4月收治的94例泌尿外科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且使用回顾资料分析方法,对比患者治疗前后IPSS评分、QOP评分和最大尿流率情况。结果:(1)治疗前后IPSS评分对照分析,治疗前为24.71±4.83(分),治疗后为11.96±2.07(分),(t=9.742,p=0.000),结果有差异。(2)治疗前后QOL评分对照分析,治疗前为4.24±1.01(分),治疗后为5.83±1.34(分),(t=5.669,p=0.000),结果有差异。(3)治疗前后最大尿流率对照分析,治疗前为5.38±1.74(ml/s),治疗后为7.83±1.95(ml/s),(t=6.810,p=0.000),结果有差异。结论:泌尿外科患者治疗过程中使用经尿道电切术效果明显,该方法可推广。
        关键词:前列腺增生;泌尿外科;经尿道电切术
        医院泌尿外科开展治疗过程中,前列腺增生病症为临床上常见病,其中膀胱肿瘤、腺性膀胱炎等病症其临床症状也表现为前列腺增生。对于这些病症的治疗,临床上主要采用手术治疗。特别是随着手术设备不断科学化,对该种疾病治疗时,可以采用经尿道电切术治疗,这种手术方法的应用,可以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改善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实现患者治疗满意度提高。基于此,本组研究泌尿外科在治疗过程中应用经尿道电切术,观察经尿道电切术使用效果[1]。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在2018年4月--2020年4月收治的94例泌尿外科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本次收录的患者年龄在59.93±7.25岁,身高1.65±0.62米,体重73.26±8.26千克,病程3.16±0.65年。治疗前后患者为相同人员,(P>0.05),资料无差异。
        纳入标准:(1)所以患者经过医院研究理论委员会同意,并且患者同意本次研究;(2)患者符合前列腺增生临床诊断标准;(3)患者年龄在18到80岁。
        排除标准:(1)患者在研究过程中无法完成者;(2)患者有精神障碍者;(3)患者有其它器官功能障碍者。
        1.2方法
        在本次研究的患者中,都需要使用经尿道电切术治疗,该种治疗方法有以下内容:患者在实施手术治疗时,需对患者进行麻醉,本次使用的麻醉方法为硬膜外麻。患者麻醉后,需采用截石位。患者手术过程中需要使用冲洗液,本次应用的冲洗液为葡萄糖溶液,进行手术时还需使用电切镜作为辅助设备,帮助医生监视和控制手术。开展手术时首先需要置入电切镜,并且在置入后观察患者病灶位置和结构,观察完成后标记切除标记,然后进行电离切除。切除手术完成后,还需对手术效果观察,并且开展冲洗和止血处理,完成后再对患者进行抗感染治疗[2]。
        1.3观察指标
        (1)观察患者前列腺治疗后症状情况:对患者前列腺增生治疗症状评价使用IPSS评分,患者评分越低,治疗效果越佳。
        (2)观察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效果评价采用QOL评分评价,患者评分越高,生活质量越优良。
        (3)观察患者治疗后最大尿流率:患者实施手术后,记录患者最大尿流率,并且使用统计学方法,对比治疗前后患者改善情况。
        1.4统计学
        本次使用SPSS24.0软件分析,计数资料使用n%表示,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并且采用x2进行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前后IPSS评分情况
        治疗前后IPSS评分对照分析,治疗前为24.71±4.83(分),治疗后为11.96±2.07(分),(t=9.742,p=0.000),结果有差异。

p    --    0.000
        2.2治疗前后QOL评分情况
        治疗前后QOL评分对照分析,治疗前为4.24±1.01(分),治疗后为5.83±1.34(分),(t=5.669,p=0.000),结果有差异。
      
        2.3治疗前后最大尿流率情况
        治疗前后最大尿流率对照分析,治疗前为5.38±1.74(ml/s),治疗后为7.83±1.95(ml/s),(t=6.810,p=0.000),结果有差异。
      
        3.讨论
        前列腺增生病症在泌尿外科是一种常见病症,该种病症会导致患者排尿困难,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提高,在前列腺增生病症中,该病症发生原因没有确切理论依据,但是从各种参考文献分析,该种病症和患者生活习惯有很大关系,比如患者喜欢吸烟喝酒,患者过度饮食出现肥胖等,这些生活习惯因素,容易引起前列腺增生病症。前列腺增生病症发生还和年龄有直接关系,特别是随着我国老龄化人口的不断增长,老年患者有前列腺增生病症后,随着年龄的增长排尿困难度将会不断增加[3]。
        对于泌尿外科治疗前列腺增生患者中,采用保守治疗方法效果一般不佳,临床上主要采用手术治疗。随着手术医疗器械的不断发展,可以借助这些医疗技术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在本组研究中使用电切术,这种手术的应用,首先需要电切镜配合,该医疗器械应用,可以观察患者病灶情况,以便实施手术。而且在手术时应用电切镜,还可以观察手术情况,以便医生对手术控制,以此来提高手术安全性。同时在前列腺增生患者使用经尿道电切术治疗,该种手术有着手术时间短,对患者创伤小,同时患者出血量少的优点。患者手术后可以快速恢复健康,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
        在本组研究中,为了获得前列腺增生患者应用经尿道电切术治疗效果,使用治疗前后对照分析方法。从治疗前后IPSS评分对照分析,治疗前为24.71±4.83(分),治疗后为11.96±2.07(分),(t=9.742,p=0.000),结果有差异。从该组数据分析获得,患者采用经尿道电切术治疗后,前列腺增生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可以证明患者治疗后有实际的效果。再从治疗前后QOL评分对照分析,治疗前为4.24±1.01(分),治疗后为5.83±1.34(分),(t=5.669,p=0.000),结果有差异。从该组数据分析获得,患者使用经尿道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病症后,患者后期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最后从治疗前后最大尿流率对照分析,治疗前为5.38±1.74(ml/s),治疗后为7.83±1.95(ml/s),(t=6.810,p=0.000),结果有差异。从该组数据分析获得,患者治疗后尿流量明显改善[5]。
        综上所述,前列腺增生患者使用经尿道电切术治疗效果明显,该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马兴合.经尿道电切术在泌尿外科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31):47.
        [2]杜兰庭.经尿道电切术在泌尿外科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7):68.
        [3]许才洋,陈月芳.经尿道电切术在泌尿外科治疗中的临床疗效[J].当代医学,2018,24(31):145-146.
        [4]欧阳新民.经尿道电切术在泌尿外科治疗中的临床疗效[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76):168.
        [5]宫宝华.经尿道电切术在泌尿外科治疗中的临床疗效[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8,10(07):93-9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