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云霞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 云南 昆明 650032
【摘要】目的:探析护生临床实习应用分阶段心理干预的实践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01月~2019年12月临床实习的60名护生,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常规带教)与观察组(分阶段心理干预),各30名,对比两组学生的心理症状评分水平。结果:观察组心理症状各指标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临床护生实施分阶段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心理状态,促使其积极向上的身心状态参与学习及职业发展,临床可推广应用。
【关键词】护生;临床实习;分阶段心理干预;心理症状
实习是护生从学校到临床正式上岗必须经历的一个转折过程,受角色适应、社会问题、环境融入度、就业困境等多方面压力联合影响[1]。大部分护生普遍存在不同程度、不同类别的心理问题,对其临床实习、工作等造成不良影响。沈宁等人[2]研究表明,护生实习初期心理问题主要发生于工作性质、内容以及掌握知识技能等压力影响,实习中期则是学习成效压力,实习后期则是就业压力。因而分阶段对护生开展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十分必要,本研究旨在探析护生临床实习应用分阶段心理干预的实践效果,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9年01月~2019年12月临床实习的60名护生,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常规带教)与观察组(分阶段心理干预),各30名。对照组:男19名,女11名,年龄22~25(23.5±1.5)岁;观察组:男19名,女11名,年龄23~25(24.4±0.6)岁。分组后两组学生的一般资料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可对比。
1.2方法
对照组学生按照科室常规带教模式学习,不作专项心理问题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分阶段心理干预,如下:
1.2.1实习前期
初期以提高学习成效为主,角色转变、压力缓解为辅。实习前1周开展技能强化训练与职业危险防护专项培训,每天下午及晚上实验室公开使用,配备带教人员指导护生开展技能实践训练及强化训练;感染科室主要开展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包括手卫生、无菌规范操作、消毒隔离、职业暴露与应急处理及后续维护、多层耐药菌感染防控、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防范等,1 h/次,结束后聘请正式护理人员到场与护生交流,并鼓励其积极提问,1h/次;实习1个月内,开展社会角色转变、人际沟通技能培训及压力缓解训练;精神科医生及护士长开展护患、医护沟通技能讲座,1h/次;压力缓解训练,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压力、自我放松训练以及纠正不良生活习惯等,1h/次。
1.2.2实习中期
该阶段需辅助护生明确角色定位及实习目标、制定短期计划,使其具有针对性的压力改善策略。该阶段护生学习时间较为紧迫,应结合教学进度及学生学习情况,指导其合理安排时间,同时适当开办压力释放活动。告知护生学校心理沟通沙龙会议及健康咨询室每周一~周天均公开且免费预约,周末返校时可咨询相关问题,面谈活动以增强沟通有效性,周末开通沟通可保证实习全过程心理干预的延续性;同时各科室每月定期开展护生实习心理问题座谈会,护生可选择性参加。
1.2.3实习后期
针对后期就业压力及困境等,结合标准化病人模拟训练法,开展真人模拟面试活动,由带教人员、科室医师、护士长等组成面试团,模拟标准化面试活动(标准化面试全过程),带教人员同步观察并作出简单指导,而后与科室医师、护士长共同评估学生表现并予以类比分析,分析差异点及问题所在,提出针对性的就业建议。
1.2.4实习沟通说明
各专科护理老师与所管理护生建立微信群聊,有效掌握护生动向信息,嘱咐护生工作上遭遇困境、自觉心理状态较差、工作状态较差等(无以上问题时亦可),于工作闲时积极与老师交流沟通,正确面对困难,理性挖掘内心症结,主客观结合分析问题,寻求改善之法,以拓展思维,释放自我,缓解压力。
1.3 疗效标准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估两组学生的心理状况,共计9大项因子,细化90小项,本研究着重测评躯体化、敌对、焦虑、抑郁、人际关系、强迫症状,分级为0~5分,评分越高,心理不良问题越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22.0软件中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心理症状各指标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固化思想影响下,临床实习护生于校内接受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系统性培训,而正式实习中,所面对环境相较于学校天差地别,一旦遭遇应激情况或由于角色尚未完全转变而人际沟通技能较差,产生一系列不良心理问题。结合野种郁次郎的SECI模型理论可知,隐性化思维、心理状态可直接连带外化至显性化的言行举止、职业形态(思维、态度、意识、责任等),正向与负向同存[3-4]。为避免不良心理状态对学习成效、职业发展造成影响,及时开展积极有效的心理干预十分必要。
实施分阶段护理,旨在根据护生各个实习阶段的学习、工作状况以及心理状态而开展针对性的心理问题疏导,实习全过程开展及时有效的心理护理,一方面可保证护生实习全过程以积极向上、自然乐观的身心状态参与学习与工作, 一方面可使其被动化的接受心理护理而反向转为自身有效掌握临床心理护理的实践知识、技能,对其临床综合实力提升起到实质性的促进作用。
结果显示,观察组心理症状各指标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可提示分阶段心理干预有助于避免护生由于主客观因素衍生一系列负向心理、情绪,保证正常临床实习。
综合所述,对临床护生实施分阶段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心理状态,促使其积极向上的身心状态参与学习及职业发展,临床可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博,高晓妹. 临床实习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究[J].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2:62-65.
[2]沈宁,吴佳晴,沈志华. 医学实习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 社区医学杂志,2017,14:22-25.
[3]李娜,莫文平,陈莉,关红. 护生心理弹性的研究进展[J]. 中国临床护理,2018,01:84-87.
[4]崔国峰,鲁晓玲. 90后实习护生心理适应、情绪管理与职业成熟度的关系研究[J]. 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2019,S1:5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