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高职高专急救护理技能积累与社会服务能力的探讨

发表时间:2020/9/22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17期   作者:戈云芳 李新鹍[通讯作者] 李东亮 何娟娟
[导读] 高职教育的特色就是以服务为主旨,以就业为导向,以提高对社会经济的贡献为目标
        戈云芳  李新鹍[通讯作者]  李东亮 何娟娟
        保山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678000
        摘要:高职教育的特色就是以服务为主旨,以就业为导向,以提高对社会经济的贡献为目标。本课题主要通过在高职高专护理教学中,加强急救护理技能的教学,培养一支合格的、技能熟练的专业教师,让护生掌握基本急救技能,并实现向社会大众普及急救技能的过程,以此来提升高职高专社会服务能力。笔者根据自身急救护理学教学经验提出目前自身需要改进的方面,如何做到强调能力培养。文章主要从如何提高高职高专急救护理技能、如何提高社会服务能力等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职高专  急救技能 社会服务  探讨
         急救护理学是一门研究各类急性病、突然发生的创伤、慢性病急性发作及危重病人的抢救与护理的跨学科的综合性应用学科,具有专科性、综合性和实践性的特点。急救护理与临床各专业既有密切联系,又有其独立性;既有其专门性,又是各科的综合「1」。以急救护理学课程为例,在对高职高专急救护理课程教学进行调研,分析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基于岗位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高专急救护理课程建设,为学生及社会大众自主学习急救护理知识创造条件,提升社会服务能力,以更好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一、目前存在的问题
        1.1高等教育的实质是专业教育,专业是高等教育与社会的接口。普通高校的专业是为学科承担人才培养的职能而设置,专业建设以学科发展为导向,具有鲜明的学科性特征。而高职院校的专业是根据社会职业分工而设置,面向职业岗位或岗位群,专业建设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具有鲜明的职业性、开放性和实践性特征[2]。因此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其特点决定了其社会服务职能的重要性和直接性。
        1.2单纯开展原有的学历教育,是很难可持续发展下去的。拓宽高职教育的时间和空间,更好地发挥自身的社会功能,社会资源也将统筹管理,反过来给高职院校的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更好的试验场。毕业生能快速适应社会环境,使培养的学生更符合企业的需求。
        二、改进的对策探讨
        1、打造社区教育、创造双赢局面
        1.1社区教育的目标是满足成员的教育要求,提高其自身的综合素养,也促进社区建设。高职院校对外开展社会服务,会逐渐成为社区教育的主导,高校的优势将得到充分的发挥。调查显示,社区的民众非常渴望教育的机会,尤其是技能培训、学历教育、精神层面需求,都将给学校带来直接的社会、市场反馈信息,有力地促进学校与时俱进,提升实力「3」。
        1.2城镇化的迅速发展,使得社区居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急救知识的需求增大。从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我们组织下社区普及急救知识以来,教会社区居民心肺复苏技术700余人次。收获了社会好评,也确实发挥了急救技能的作用,这一活动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提高了学校知名度。
        2、急救团队建设
        2.1在科技活动中锻炼双师教学团队
        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是专业内涵建设的重要方面,相对于传统标准的“双师”素质要求,理论结合实践一体化教学赋予“双师”更丰富的内涵,对高职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要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更要具备熟练的操作技能、较高的解决实际问题水平。教师要成为真正的“双师”,在传统的课堂上是无法实现的,只有为社会开展科技服务、参与项目开发活动的教师才能得到锻炼,通过“做中学”获得实践经验积累和理论知识。
        2.2培养护生团队合作的精神
        急救护理工作是连续性的,工作中不确定因素和突发事件常有发生,急诊病人的具体情况和需求千差万别,仅靠一个或几个护士的努力是远远不能满足其需求的,护士必须相互依赖、相互支持、相互协作,以团队的工作形式,在团队精神的激励下共同努力才能达到个人和组织的成功[4]。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就要有意识的培养护生合作意识,在技能训练中我们都是以组为单位,临床见习、实习也是这样,这样才能让大家意识到团队的重要性。
        2.3工学结合
        由于高职专业是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因此其人才培养不可能离开生产实践在传统课堂中进行,“工学结合”破解了“怎样培养高职人才”这一难题,为高职院校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奠定了理论基础。
        3.加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
        实践教学基地是专业建设的保障,在校内学生掌握了基本急救技能。校外实践基地则是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场境和临床指导,是培养学生综合职业素质和技能的重要场所「5」。

如医院和社区投入一定的设备与学校共建校外实训基地,享受基地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的优惠政策,或是在行业产业中产生较大的影响力等。会取得较大经济效益是院校共建高质量实践基地的源动力。
        4.教学模式的改革
        4.1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培养护生临床思维能力
        临床思维能力是在临床实践中运用基础理论知识和临床基本技能,对具体临床现象进行分析和思考,最后做出科学判断的能力,是从事急救护理工作的护士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也是衡量其护理质量与水平高低的标准。作为一名急救护理学专业教师,我们要努力探求教学改革方法,改变目前教学现状,笔者经过总结,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改进:
        4.1.1增加急救案例式教学
        要开展案例式教学,我觉得这样的教学是给学生一个场景,既形象,学生易于接受,又锻炼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案例讨论教学贯穿在课堂教学、实践课、实习的不同阶段。通过一个临床案例,开展2-3项操作,一团队急救的方式开展,教师先演示,学生再练习。接着教师再对案例进行分析,最后进行比较、分析,找出我们与实际工作中的差距和临床工作中的不足,进行小结。无形之中学生就掌握了当遇到这样的突发急救状况该如何处理。急救护理学案例式教学方法在临床见习或实习期间更容易开展。
        4.1.2尝试情景式教学
        急救护理学情景教学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与教学内容相符的生动具体场景,将急救理论知识演化为直观内容,引导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进行自我的追求和探索,从而帮助护生加深对教材的理解。急救综合了各专科的知识,光靠讲解有时护生也难以接受,在平时的教学中如果能多尝试情景教学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在学习急救护理学的过程中,有很多情况不能光靠讲解。例如在学习到止血、包扎、固定、搬运时,给学生看了视频后,让大家分组进行联系,同学间一个扮演病人,一个扮演护士进行护理。这种教学方法能使学生熟练急救技术,而且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实际分析问题的能力。
        4.1.3人文关怀教学的渗透
        对于急救护理学来说我们遇到的都是一些突发的、危重症的情况,这也使得急救护理学不同于其他的学科。急救主要目的是挽救病人的生命,而危重症病人此时的心理反应确是客观存在而且突出的,我们的护士要在短时间内即完成对病人身体不适的改善工作,又要满足病人的心理要求,唯有把心理护理与身体护理结合起来,也就是说,要在护理工作中揉进人文关怀,才能收到很好的护理效果,也有助于护士在更高层次上为病人服务。
        所以我们对护生要要灌输以人为本的理念,护士与患者接触最多,护士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给患者及家属以深刻的心理影响。一个训练有素的护士要注意个人仪表和风度,坚持文明礼貌用语,态度上要热情、和蔼,更主要的是要多主动接触患者,取得患者及家属的信赖。
        三、结论
         社会服务提高了高职高专与社会的粘合度,使专业能够及时获取行业和社会前沿信息、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成果,对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课程体系改革、双师型教学团队和校内外实践条件建设等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敖薪.急救护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2)
        「2」詹先明.加强职业建设: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发展的关键[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
        「3」范烨. 提升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 现代职业教育.2017年第06期
        「4」顾准.关于高职专业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的探索.职教论坛,2012年第29期
        「5」黄翠清;李月明. 实习护生对急救团队意识认知的调查分析.全科护理.2012(18)
        「6」刘杏仙,赵洁玲,梁琼好.护生对带教来使评估的时间与成效.护理管理杂志,2004,4(4):32-33.
        研究基金项目:云南省高教学会高职高专教育分会项目(2018YGZ36)
        通信作者简介:李新鹍 1984.09、男、汉族,大学本科学历,副教授,教务处副处长,从2008年至今从事人体解剖学教学研究工作和教学管理。
        作者简介:戈云芳 1985.01、女、汉族,大学本科学历,副教授,从2007年至2009年在医院从事护理工作,2010年至今从事护理专业教学研究工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