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天礼
宜宾和康白花骨科医院 四川宜宾 644000
一、急诊患者心律失常的发病状况
心律失常在临床上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病症,这种病症主要是指心律起源部位和心搏频率、节律以及传导等功能出现异常所导致的一种病症,而这种病症在冠心病患者的监护病房中发病率高达70%~90%,而心率失常可按照发生时的循环障碍以及严重程度将其分为良性和恶性两种类型,其中的恶性心律失常会对患者的机体功能造成极大的影响,例如事情快速心律失常和心率极度缓慢型完全性房室阻滞,如果不及时治疗,患者可能会由于循环功能发生障碍而死亡。
在目前临床上高血压心脏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及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等器质性心脏病在目前临床上较为常见,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心律失常在目前临床上的发病率有明显增多,其中以房性早搏最为常见,而心率的起源部位、心搏频率以及节律等任意一项出现异常,均有可能引发患者出现严重的心律失常。
老年心律失常患者在发病后心率的波动较大,而选择常规心电图检查,则只能够对患者某一时间段的心电状况进行检查,这种检查方案在应用过程中无法对患者的心脏状况进行动态检查,并且很难检出。阵发性室上速、阵发性房速以及窦性停搏等一过性心律失常。
二、护理要点
我们都知道心脏疾病对人体产生的伤害极大,而就目前来说,临床上的心率失常发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心律失常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病症表现,而心律失常的患者应当及时进入正规的医院接受相应的治疗,这样才有利于患者病情的恢复,除了常生活和工作中做好相应的护理,有注意保证患者的康复。我们都知道心脏疾病是一种对人体生命安全造成威胁的严重疾病,经研究表明患有心脏病的人数有逐年上升的趋势,而心律失常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心脏疾病,随着现代人群生活的越来越不规律,患有心律失常的人也越来越多,心律失常主要是指人体的心脏跳动频率不正常,如果心律失常患者能够在发病早期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那么对于患者的病情恢复来说是十分有帮助的。患者除了进入医院接受相应的正规治疗,在日常生活中还需要做好相应的护理,而做好有效的护理,对于患者的病情恢复来说是极为有利的。
首先对于心律失常的患者来说,日常的饮食是十分重要的,良好的饮食习惯有助于患者病情的恢复,因此心律失常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十分注意自己的饮食选择,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这样才能使患者的心脏功能得到恢复,达到改善心律失常的治疗效果。而心律失常患者需要补充人体所需的各种维生素以及营养物质,除此之外,患者可以选择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心律失常患者应当尽量不要去人多嘈杂的地方,更不要在日常生活中受到外界的刺激,这样才能使心脏的节律保持正常状态,尽可能避免外界因素所导致的心律失常。
患者在治疗心律失常的过程中需要保持良好的睡眠,因为一旦心律失常发生患者的心脏功能就会受到严重损伤,因此患者在接受治疗时,应当尽量避免劳累过度,这样才能有助于患者接受良好的治疗,而在患者的日常护理中保持积极的心态是十分重要的,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出现的一些不良情绪均有可能影响到心率,而这也是导致心律失常出现的主要原因,所以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当保持平和的心态,这对于患者的治疗来说是有良好帮助的。
每日患者需要保持良好的运动习惯,通过坚持锻炼身体能够提升人体对外界因素的抵抗力。无论是在工作还是在生活中,人们都不可过于操劳,而在长时间疲劳后,应该及时对自身的机体功能进行调整,做好自身的休息。尤其是在进入冬季以后,人们需要尽可能参与到户外活动中进一步增强自身的免疫力。可以选择我国中医中常见的五禽戏、太极等活动。
在日常生活中,护理人员还需要通过微信或QQ的方式指导患者进行有效的运动锻炼,据近年来的相关研究统计发现,体育活动是患者日常生活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康复因素。故而在日常生活中,护理人员需要告知患者体育活动的重要性,并告知患者体力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的有效运动,能够帮助患者巩固自身的药物降压效果,但在运动时应当避免过度劳累,提倡选择适宜的体育活动,尤其是对于心律偏快的患者来说,在进行体育活动的选择时,可以适当选择一些较为轻微的活动类型,例如慢跑和太极拳等这些活动,不仅能够有助于提升患者的药物治疗效果,还能帮患者减慢心率,使患者的病情得到进一步的改善。值得注意的是,无论选择何种体育运动方案最主要的目的都是改善患者的个体状态,所以体育运动应当根据患者的机体耐受度量力而行,切不可按照别人的运动计划进行运动,这样有可能不仅不能起到锻炼的效果,还有可能引发患者出现其他的并发症。
当患者回到社区后,护理人员需要定期在社区内举办相应的健康知识讲座,通过讲座以及指导的方式,让患者及患者家属了解关于心律失常的各种保健知识,通过合理的健康教育能够有助于防治各种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除此之外,患者与其他患者之间应当建立病友群体互相交流康复经验,这样一方面能够使患者的康复信心得到改善,另一方面还能使患者的社会适应力得到提升,降低各种不良因素对患者造成的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