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妇女鼻出血治疗效果研究

发表时间:2020/9/22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17期   作者:曾国贵
[导读] 目的关于妊娠期妇女鼻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探讨
        曾国贵
        广州市白云区中医医院  广州  白云   510470

        【摘要】目的关于妊娠期妇女鼻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本研究将筛选从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100例妊娠期鼻出血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选妊娠期鼻出血患者加以分组,给予其中50例妊娠期鼻出血患者临床常规物理止血配合药物止血治疗,将其纳入对照组,给予剩余50例妊娠期鼻出血患者常规治疗基础之上配合鼻内镜治疗,将其纳入研究组,比较两组妊娠期鼻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妊娠期鼻出血患者接受各自治疗措施之后的临床总体有效率比较差异明显。结论 临床中给予妊娠期鼻出血患者常规治疗基础之上配合鼻内镜治疗效果明显,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妊娠期;鼻出血;物理止血;药物止血;鼻内镜治疗;应用价值
鼻出血属于鼻窦疾病以及鼻腔疾病中十分多见的一类表现症状,同时又属于部分全身性疾病或是鼻腔鼻窦相邻结构病变的表现症状,妊娠期女性为了良好适应胎儿的生长与发育,体内出现一系列生理改变,影响到全身器官,并且妊娠期女性抵抗能力下降,会由于鼻腔局部因素或是内分泌改变,心血管系统改变引发鼻出血,倘若鼻出血过多会导致贫血与休克,严重者会引发死亡,对此临床需要给予高度的重视,为妊娠期鼻出血患者开展及时有效的治疗[1]。本文筛选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100例妊娠期鼻出血患者作为        本文研究对象,关于妊娠期妇女鼻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探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将筛选从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100例妊娠期鼻出血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选妊娠期鼻出血患者加以分组,给予其中50例妊娠期鼻出血患者临床常规物理止血配合药物止血治疗,将其纳入对照组,给予剩余50例妊娠期鼻出血患者常规治疗基础之上配合鼻内镜治疗,将其纳入研究组;对照组50例妊娠期鼻出血患者中最小年龄区间值为20岁,最大年龄区间值为45岁,平均32.11±3.26岁;研究组50例妊娠期鼻出血患者中最小年龄区间值为20岁,最大年龄区间值为45岁,平均31.84±3.60岁。
1.2方法
        对待妊娠期鼻出血的患者,采用的治疗原则是“急则治其标”即先对患者采用止血的治疗方案,利用各种物理和药物的方法帮助患者止血,对照组50例妊娠期鼻出血患者接受临床常规物理止血方法进行治疗:冷敷法:保持患者直立,后使用冷毛巾或冰袋敷在患者的前额、后颈部等部位;外力压迫法:用手指紧捏住患一侧或两侧的鼻翼,或者揉按患者前发际正中线1~2寸处;口服中药清热凉血止血法:生地20、玄参20、山萸肉10、甘草10、黄芩12、银花20、菊花20、麦冬20、枳壳15,每天一剂,水煎两次得400毫升分两次温服。三天一疗程;鼻滴法:用滴鼻灵或1%~3%麻黄素液等滴人患者鼻中;吹鼻法用云南白药药末吹入鼻腔,也可将上述药物放在棉片上,贴于出血处,或填塞鼻腔;鼻腔填塞法:对所有使用外用的方法但都不能有效止血的患者,使用凡士林纱条或止血用的明胶海绵填塞在患侧的鼻腔当中,如果还不能止血需进行后鼻孔填塞法或止血的方法。
        研究组50例妊娠期鼻出血治疗方法:给予患者局麻鼻内镜下在渐进性局部麻醉下,采用电凝、微波或射频直接烧灼出血点治疗妊娠期妇女鼻出血,依据出血部位和并发症的不同采取不尽相同的方法,在整个麻醉和治疗过程中,操作轻柔,特别是在刚开始麻醉或治疗时,患者不能有太强的痛感,以消除患者的紧张和恐惧,有高血压病、血小板减少症及肝肾疾病者在诊疗鼻出血的同时,请相关科室会诊治疗相关疾病,在治疗过程中,应始终保持呼吸道通畅,妊娠后期患者或一般情况较差者给予吸氧;体位:一般取坐位或半坐位,精神状况较差者取卧位、躯干和头抬高30°,血压不稳定或休克,且有活动性出血者取平卧位,同时抢救休克;麻醉:全部患者均采用表面麻醉与局部浸润麻醉相结合的渐进性鼻腔局部麻醉,使患者在无明显疼痛的情况下进行治疗;出血部位在鼻腔前部、前鼻镜下可见明确出血点者,在前鼻镜下以0.5%丁卡因2ml棉片贴敷于出血点及其周围黏膜上麻醉,共3次,每次间隔3~5min,再于出血点处黏膜下注射1%利多卡因0.3~0.6ml;出血部位在前鼻镜下不能看到出血点者,在鼻内镜下进行麻醉,方法是将0.5%丁卡因5ml加0.1% 肾上腺素1.0ml浸润棉片,先在前鼻镜或鼻内镜下置入鼻腔浅部进行表面麻醉3min后,取出该部分棉片保留在弯盘中备用,之后再在鼻内镜下将未用的麻药棉片置入嗅裂部、中鼻道、下鼻道及总鼻道等处。若患者疼痛明显、不能一次放到理想位置者,每次取出棉片放入新棉片后将用过的棉片放入鼻腔浅部再麻醉,以减少麻药用量。找到出血点后出血点处的浸润麻醉同前;操作:对前鼻镜下可见的出血点,在麻醉成功后以微波探头或单极电凝直接对准出血点灼烧治疗,使之黏膜发白、出血停止为度,若仍有出血,沿出血血管走行追踪灼烧,深度达黏骨膜即可,不可再深。灼烧范围直径2~3mm;对在前鼻镜下不可见的鼻腔深部出血,在鼻内镜下找出出血点。若为活动性出血,先判断大致的出血部位,再在鼻内镜下在重点部位以吸引器头吸除血液,同时以麻药棉片向前推进,以确定出血点;若活动性出血已停止,仍有反复出血者,则按照一定顺序进行检查,一般采用由前向后、由上向下、由内向外的顺序进行,即嗅裂部、总鼻道、鼻咽部、中鼻道、下鼻道等,重点检查鼻腔主要血管,如筛前动脉、筛后动脉、蝶腭动脉分支走行的部位,出血点一般表现为周围略高、中心凹陷的“火山口”样或米粒大小的小赘生物样突起,若不能确定,在做好止血准备的情况下,轻擦可疑出血部位诱发其出血以确定之,找到出血点后同前麻醉、灼烧止血,出血点灼烧后局部涂布抗生素软膏,治疗由妇产科医师和耳鼻喉科医师合作完成,妇产科医师负责监护胎儿和孕妇,耳鼻喉科医师负责鼻腔的麻醉及治疗[2]。
1.3评价标准
痊愈:治疗后到妊娠结束,再未发生鼻出血;好转:治疗后至妊娠结束,有鼻出血,但出血量较治疗前显著减少;无效:治疗后到妊娠结束,仍有1次以上鼻出血,出血量与治疗前相同或加重[3]。
1.4统计学计算
本文两组对比所获各项数值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 16.0加以计算,利用“x±s”对于计量数据加以表示,利用百分比对于计数数据加以。通过x2与t检验开展统计学处理,结算所得P值用于评价是否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妊娠期鼻出血患者接受各自治疗措施之后的临床总体有效率比较差异明显(P<0.05),见表1。
       

3讨论
        妊娠期鼻出血患者在临床中比较多见,因为妊娠期鼻出血会对孕妇身心健康造成比较大的影响,因此临床对妊娠期鼻出血患者提供检查与治疗期间,需要尽可能做到无痛,减少不良反应,确保患者呼吸道通畅[4]。为妊娠期鼻出血患者提供鼻内镜治疗,在渐进性局部麻醉的基础之上,通过鼻内镜明确出血部位,采取射频、电凝或是微波对出血点进行直接烧灼,属于目前临床治疗妊娠期鼻出血患者的有效措施[5]。通过本文对比研究资料可见,研究组与对照组妊娠期鼻出血患者接受各自治疗措施之后的临床总体有效率比较差异明显。
        综上所述,临床中给予妊娠期鼻出血患者常规治疗配合鼻内镜治疗效果理想,可以明显提高疾病治疗有效率,具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魏建初,何云生,葛成阳.难治性妊娠期鼻出血11例治疗体会[J].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19,19(01):48-49.
[2]赖志刚.175例妊娠期耳鼻咽喉科疾病的临床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6,54(24):57-59.
[3]赵松花,孙绍辉,朱奇,陈禹,陈娜.鼻内镜下应用低温等离子治疗妊娠期鼻出血[J].中国妇幼保健,2015,30(11):1784-1785.
[4]倪惠兰,谢多希.妊娠期妇女鼻出血的健康教育指导及治疗效果[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4,25(02):320-322.
[5]张旻,尹兆富,白永.鼻内镜下治疗妊娠期严重鼻出血2例体会[J].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2014,28(01):87-88.
课题立项相关文章,立项名称; 妊娠期妇女鼻出血治疗效果研究 编号:2018-YL-0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