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方舱医院对未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临时性医疗机构的院感模式探讨研究

发表时间:2020/9/22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17期   作者:曹雪梅1,唐永岗2
[导读] 新型冠状肺炎疫情在武汉暴发,对我国的医疗卫生系统发起了新的挑战
        曹雪梅1,唐永岗2
        1.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重庆 400010
        2. 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 400060
摘要:新型冠状肺炎疫情在武汉暴发,对我国的医疗卫生系统发起了新的挑战。在应对新冠疫情过程中,作为大多数轻型、普通型患者的收治场所,方舱医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为阻止疫情扩散提供了有力保障。本研究主要通过探讨方舱医院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中发挥的作用,以探究其在未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作为临时性医疗机构的院感模式。
关键字:方舱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院感染
        
        2020年春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爆发,短时间内扩散至全国乃至全世界范围,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为有效遏制病毒的传播和扩散,防止医院感染扩大,武汉市迅速启动“方舱医院”建设,在收治传染病员尤其是轻症患者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在应对此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方舱医院的成功对于医院感染管理模式的探索提供了新的方向。本研究主要通过回顾方舱医院的发展历程、其特点及功能以及方舱医院在新冠疫情期间所起到的重大作用,探讨在未来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方舱医院作为临时性医疗机构的院感模式的建设与发展。
一、方舱医院的定义
        传统的方舱医院是野战医院在战时配置在战役后方,负责伤病员早期治疗和部分专科治疗的军队医院,具有机动性强、快捷方便、功能齐备等特点[1]。是以方舱为载体,具有较完善医疗救治与医技保障功能,可快速部署的模块化大型、成套野战机动医疗装备[2-3]。而此次疫情所称方舱医院是以某种建筑物为载体形成的固定隔断式临时改装医院,更注重临时就便、快速改装。
        方舱医院是在军用方舱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事实上,方舱医院在2008年我国汶川地震后曾引起业界高度关注,曾讨论三级甲等的大型医疗机构建立方舱医院以备在发生诸如重大灾害,如地震时瞬间造成群体伤病员时,可随医学救援队迅速奔赴现场,展开舱位,救治、手术危重伤患者[4]。
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传统医院感染管理方式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指的是忽然发生并且可能会对社会公众的身体健康造成重大影响的群体性不明疾病、重大传染疫情、重大食物中毒或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5]。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具有群体性、意外性以及突发性等特征,会对社会公众的身体健康以及社会秩序造成严重影响[6]。
        医院的感染管理在突发公共事件中的作用巨大,其感染相关科室可以有效加强疫情管理效果[7]。在管理中,对发病区域进行消毒和隔离,再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是否启动紧急预案;还可以对疫病的病原体等进行追踪,从而实现疫情的有效控制[8]。我国的医院感染管理在公共卫生事件中虽然表现出了突出的效果,但是在消毒、防护以及隔离实践中还存在着较大的不足[9]。


三、方舱医院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的作用
        与以往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设施相比,武汉方舱医院具有3个特点与5大功能。
3.1主要特点:(1)建设施工速度快,由于方舱医院主要是由体育场馆或展览场馆现有设施改造而成,因此只需在现有建筑的基础上重新进行空间设计、安放床位和医疗设备即可,大大节省了人力及时间成本,也实现了尽快收治病人。(2)规模大,武汉在3周内建成了可提供13000张床位的16家方舱医院,可迅速收治大量的确诊患者,基本做到了“尽收尽治”。(3)成本低,武汉方舱医院充分利用现有场所资源进行改造,在疫情过后这些场所还能还原之前的用途,大大节省了经济成本;此外,方舱医院收治的都是新冠确诊患者,多为轻型和普通型,相同的病因和相似的症状大大减轻了诊疗及护理的工作强度,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人力资源的浪费。
3.2主要功能:(1)隔离功能。将新冠肺炎轻型、普通型确诊患者收入方舱医院集中隔离治疗能有效阻止疾病的社区传播,控制传染源,更好保护社区人群的生命健康。(2)分诊功能。方舱医院为新冠病毒感染者提供了战略性分流,使重症患者可以优先得到更高级的救治;还能够为轻型患者提供合适的医疗服务,提高诊疗效率。(3)给予患者基本的医疗照护。相对于居家隔离,方舱隔离更能给轻型、普通型患者基本医疗照顾,包括抗病毒治疗、抗菌药物治疗、心理辅导等。(4)频繁监测和快速转诊功能。方舱医院对于患者进行了严密的病情监测,时刻关注病人病情变化,有利于早期识别病情加重者,避免延误治疗。(5)保障基本生活和社会参与。方舱医院为患者提供了必要的生活条件,包括住宿、食物、环境卫生等,满足了患者基本生活和社交需求。

四、小结
        武汉方舱医院的成功不仅有效救治了占比80%的轻型、普通型患者,有效遏制了疫情的传播,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也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院感模式提供了启示。这一模式值得进一步的探索,在应对未来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此次武汉方舱医院的成功经验,建立耗时少、规模大、成本低的临时医疗机构,对患者进行分流,提高医疗资源利用和诊疗效率,控制医院感染。

参考文献
[1]王曾妍,高兴莲,张进祥,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方舱医院感染控制的难点与对策[J].中国消毒学杂志,2020,37(6):469-471.
[2]张天宝,姚璇,熊进峰,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方舱医院消毒与感染防控措施[J].中国消毒学杂志,2020,37(4):300-303.
[3]姚莘,高鹏,赵鸣,等.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方舱医院防疫策略与设计思考[J].建筑技艺,2020,(3):42-46.
[4]叶林,周金,冯爱英.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方舱医院管理实践与思考[J].全科护理,2020,18(9):1077-1079.
[5]李桂迎,谢馥鍪,冯韬,等.来自中国武汉的COVID-2019防疫经验:方舱医院的建设与管理[J].蛇志,2020,32(2):270-272.
[6]喻姣花,孙晖,詹昱新,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中方舱医院的护理应急综合管理[J].护理学杂志,2020,35(9):1-3.
[7]周君,杨勇,黄雷,等.疫情期间"方舱医院"医药护协作医院感染防控模式实践与效果[J].中国药业,2020,29(9):40-43.
[8]李鑫,乐磊,黄雷,等.基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方舱医院护理管理体系构建[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20,17(2):72-73.
[9]李昕昀,高红霞,方鹏骞.新冠肺炎疫情下公立医院危机管理能力建设[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20,37(4):245-24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