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艾灸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病人肢体功能及生活能力的干预研究

发表时间:2020/9/22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17期   作者:干红霞
[导读] 目的 探究中医艾灸联合康复训练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
        干红霞
        成都市双流区中医医院,四川省成都市610200
        摘要 目的 探究中医艾灸联合康复训练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分析其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的效果。方法 为分析不同干预方式实施的效果,现将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70例作为本文的观察对象,并将其进行分组对比,分组的方式参照随机数字表法,将这70例平均分成各有35例的对照组与实验组,前者将接受常规干预,后者将采取中医艾灸联合康复训练,并对这两组的干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此次对比结果所观察的指标共有两项,其中一项为肢体功能评分,另一项为生活能力评分,这两项指标在接受干预前的对比结果均显示(p>0.05),即对比无统计学意义;而在干预1个月后以及3个月后,这两项指标的对比结果均显示(p<0.05),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即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中医艾灸联合康复训练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艾灸;康复训练;脑卒中;偏瘫;肢体功能

        脑卒中又称“中风”,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该病的特点就是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致残率以及致死率,脑卒中分为缺血性以及出血性卒中,其中以以前者较为常见,随着病情的持续发展,会严重影响到患者的消化系统、呼吸系统以及循环系统等多系统功能,甚至威胁生命安全[1],此外,还有可能诱发消化道出血、肺部感染、发热以及急性肾功能衰竭等情况。而在中医的领域上,主要以艾灸联合康复训练的方式来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以及平衡能力,从而保障患者的生活质量提升。本文以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做如下的艾灸联合康复训练的临床疗效分析。
1患者资料与方法
1.1患者资料
        本文为分析不同干预措施在脑卒中瘫痪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将我院收治的70例脑卒中瘫痪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进行平均分组,一组命名为对照组,一组命名为实验组,前者中有患者35例,并接受常规干预,后者中也有患者35例,接受中医艾灸联合康复训练。
        此次所观察的对照组中女性患者有15名,实验组中有女性患者16名,剩余的20名以及19名分别为两组中的男性患者人数;对照组中年龄最小者为46岁,实验组中最小年龄者为45岁,而80岁以及77岁分别是两组中年龄最大的患者,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的平均年龄分别为(61.52±3.22)岁以及(61.31±3.01)岁。
        以上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干预:协助患者摆放正确的体位,叮嘱家属做好看护工作,避免仰卧位,主要以侧卧位为主,并且帮助患者完成日常的起居行为。
        实验组:中医艾灸联合康复训练:(1)艾灸:a.上午:帮助患者更改体位至仰卧位,并对患者的关元穴、足三里穴、三阴交穴以及神阙穴实施温和艾灸。b.下午:帮助患者更改体位至侧卧位,并对患者的脾俞穴、命门穴、肝俞穴以及肾俞穴实施温和艾灸,以穴位局部皮肤发生红晕为主,每个穴位连灸20min,以10d为一个疗程,共计3个疗程(2)康复训练:待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恢复情况,待其病情稳定后,可指导其进行康复训练,首先以被动训练为主,之后根据患者的改善情况逐渐过渡到主动训练,而对于无法翻身的患者,需要协助其翻身以及体位的更换,一天两次,避免褥疮、肌肉萎缩的情况发生;指导患者双手抱膝,低头尽量靠近胸口,之后使身体向左右、前后摇摆,缓解下肢痉挛。在整个训练的过程中,可以适当的将患者的床头抬高呈30度[2],并坚持30min左右,如果患者没有不适的情况,可以再适当抬高10度,再坚持30min左右,直到可以抬高至90度为止;待患者床头能够抬高至90度后,可以指导患者进行肩部的屈曲、内敛以及内旋等动作,还可以叮嘱患者进行肘关节的屈伸运动,以最大90度为宜,保持10s,之后逐渐将屈曲度缩小,直到最舒适的角度停止;使患者面对墙壁呈坐位,抬高双手,并做撑墙的动作,力度以自己的耐受性为准。
1.3判定标准
        本次判定的标准共有两项,其中一项为肢体功能评分,另一项为生活能力评分,分别在干预前以及干预1个月与3个月后进行评估。采取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评估患者的上肢以及下肢功能,采取Barthel量表评估患者的生活能力,两项指标均为100分满分,同样为分值高即恢复的好。
2结果
2.1  肢体功能评分的对比
        从干预前的肢体功能评分上看,对比的结果显示(p>0.05),即无统计学意义;从干预后的肢体功能评分上看,1个月以及3个月后的对比结果均显示(p<0.05),即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如下表一。
     
2.2生活能力评分的对比
        干预前,两组的生活能力评分对比结果显示(p>0.05),即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1个月以及3个月所对比的结果均显示(p<0.05),即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如下表二。
       
3讨论
        脑卒中是神经系统常见的病症,并且具有较多的后遗症,其中最为常见的就是偏瘫,影响患者自身的行动能力以及生活质量,同时增加家庭的负担,因此,对患者开展肢体功能康复训练尤为重要。
        脑卒中偏瘫在中医上属于“痿证”的范畴,主要因气虚血瘀、经脉痹阻导致,因此,需要选取中医的艾灸疗法,以改善患者的经络、脏腑和气血[3],同时艾灸当中的艾叶具有温经通络、调节气血的功效,通过相对应的穴位可以将热气进行传递,发挥出调节脾胃、肾脏的功效,并且补充元气。而康复训练可以通过肌肉的活动,来改善张力以及肌肉萎缩的情况,刺激患者的中枢神经,促进血液的流通,改善肢体的功能。从本文的研究中可以看出,实验组的肢体功能改善情况以及生活能力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说明中医艾灸联合康复训练对于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肢体功能和生活能力有着显著的成效,值得临床借鉴。
参考文献
[1]姚璐, 张艳. 中医艾灸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病人肢体功能及生活能力的影响[J]. 循证护理, 2019, 5(007):586-589.
[2]刘超蕾. 分析艾灸在中风后遗症肢体功能康复中的临床应用[J]. 智慧健康, 2018, 004(017):44-45.
[3]吴万容. 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康复护理训练[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7, 2(003):5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