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急诊过程中急诊护理流程优化对抢救效果及预后康复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0/9/22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17期   作者:王镜英,张培根,张焕耀
[导读] 探析将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应用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急诊过程当中,对其预后
        王镜英,张培根,张焕耀
        广州市增城区人民医院  广东广州  511300
        【摘要】目的: 探析将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应用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急诊过程当中,对其预后以及疗效影响。方法:本次研究随机挑选2年内(2020年1月-2022年1月)到院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进行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急诊常规护理组)与观察组(全程优化急诊护理组),每组各60例。分别将2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以及抢救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干预前2组患者Barthel评分有可比性,(p>0.05);干预后与对照组患者相对比,观察组Barthel评分显著偏高,抢救成功率显著偏高,分诊时间和抢救总时间显著偏低,( P<0.05)。 结论:将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应用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急诊过程当中,不仅能提升患者个人生活质量,同时还能提升抢救成功率。
        关键词:优化急诊护理;急性脑梗死;生活质量;预后

        临床中症状较为严重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自身神经功能将会受损,从而引发偏瘫或是失语症,通过早期有效的诊治后可降低患者死亡率、致残率[1]。因此,想要患者能够及时得到有效的治疗,将急诊救治流程不断优化是志在必行的[2]。急诊护理工作能够对医疗机构应急能力和急救水平起到影响,同时急诊护理人员将承担极大的责任和风险,将急诊科护理流程不断改善优化,避免风险事件的发生[3]。本次研究随机挑选2年内(2020年1月-2022年1月)到院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进行研究,探析将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应用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急诊过程当中,对其预后以及疗效影响,现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随机挑选2年内(2020年1月-2022年1月)到院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进行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急诊常规护理组)与观察组(全程优化急诊护理组),每组各60例。观察组男性患者35例,女性患者25例,年龄阶段在(36~95)岁之间,平均年龄(50.6±4.8)岁之间;对照组男性患者38例,女性患者22例,年龄阶段在(38~93)岁之间,平均年龄(59.8±4.2)岁之间。比对2组患者各项基线资料,(p>0.05)。
1.2方法
        对照组:按照主治医生的经验对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和治疗,同时对患者实施头颅 CT、凝血功能、心电监护等检查,给予溶栓治疗和吸氧治疗。
        观察组:(1)规范抢救过程,创建专门的急救护理小组,增强小组成员各方面的知识培训。创建针对性急救流程,主要为:治疗准备、评估、预测和转运等等。患者入院就诊开始指导溶栓用药,进行全程跟踪,建立单独档案。同时,严格按照制定的标准化流程对患者进行急救工作,预防错误事件 的发生;(2)溶栓前护理,护理人员需在最短时间内对患者做好各项检查,增强患者各项生命体征监测力度,提前备好抢救设备。对患者神经功能程度、有无缺血半暗带等进行观察,确定治疗方案;(3)溶栓时护理,对患者呼吸、血压和血氧饱和度指标变化情况进行监测,观察血压波动情况,严格按照医嘱给予降压药物。观察患者双侧瞳孔不等大等、烦躁等情况,无语出现过敏性休克和脑疝症状等,将患者病情以及溶栓情况及时汇报主治医生;(4)溶栓后护理,治疗时明确告知患者治疗方式、效果等,对患者实施针对性心理疏导,树立治疗信心,做好宣教工作。对患者血压及心电示波进行监测,同时观察有无黑便、皮肤黏膜出血等,加强并发症护理干预。为患者制定专门的康复计划,陪同并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以及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进行评估,确定最终治疗效果。
1.3观察指标
        分别将2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以及抢救效果(分诊时间、抢救总时间、抢救成功率)进行对比,生活质量采用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进行评定,分值越高则表示生活质量越高。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4软件进行计算,计数资料采用(%)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采用t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2.1 对比2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变化情况
        如表1所示,干预前2组患者Barthel评分有可比性,(p>0.05);干预后与对照组患者相对比,观察组Barthel评分显著偏高,( P<0.05)。


2.2 对比2组护理后抢救情况
        如表2所示,干预后与对照组患者相对比,观察组抢救成功率显著偏高,分诊时间和抢救总时间显著偏低,( P<0.05)。

3讨论
        临床中患者出现急性脑梗死疾病是因为动脉硬化、血管畸形、血管炎、心源性疾病以及高黏血症所致,患者发病时间会对其预后状况以及动脉溶栓治疗造成一定的影响,通过缩短整个急救时间,提升抢救率,可有效防止并发症发生,同时还可提升疗效[4]。急救流程护理过程中出现缺陷或者是衔接性差,会延误患者抢救时间,对患者生命造成威胁,并且还将引起不必要的医患纠纷事件发生,对医院的社会声誉造成影响[5]。
        全程优化急诊护理主要是将护理流程以量化管理形式体现,可降低抢救、转运等时间,让患者能够尽早接受溶栓治疗,提升抢救疗效,确保患者大脑正常功能能够最大限度的恢复。并且,还能促使各项急诊护理环节层层相扣,为患者获取有效的急救时间[6]。通过规范急诊护理操作流程,还能确保操作变得有序性、合理性以及准确性。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与对照组患者相对比,观察组Barthel评分显著偏高,抢救成功率显著偏高,分诊时间和抢救总时间显著偏低,( P<0.05)。将急诊护理流程实施全程优化后,可显著缩短患者于医疗及相关服务各个环节的滞留时间,缩短患者抢救治疗时间,降低抢救失败率。
        总而言之,将急诊护理流程不断优化,可显著提升.急性脑梗死患者个人生活质量,提升抢救成功率,缩短抢救时间。

参考文献:
[1]徐耀铭,齐晓飞,王姝瑶,等.急性脑梗死早期进展相关危险因素的临床研究[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18,35(06):548-549.
[2] 王红伟.全程优化急诊护理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抢救中的效果研究[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42):4+6.
[3]吴瑞, 李海军, 刘胜武, 等.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J]. 贵阳医学院学报, 2017, 42(6):699-702.
[4]华润.全程优化急诊护理在急性脑梗死中的抢救效果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14(07):1029-1030.
[5]陈雅芳,洪燕蝶.全程优化急诊护理在急性脑梗死中的抢救效果分析[J].中外医疗,2018,37(31):135-137.
[6]李佳, 胡杰. 全程优化急诊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抢救效果评价[J]. 山西医药杂志, 2019, 48(02):119-121.
作者简介:王镜英,女,1972年12月出生,本科学历,民族:汉族;籍贯:广东省惠州市;研究方向:主要从事急诊护理研究;职称:主管护师;职务:护士长;单位名称: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人民医院;科室:急诊科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