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A循环管理在妇产科门诊手术室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

发表时间:2020/9/22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17期   作者:刘建华
[导读]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在妇产科门诊手术室
        刘建华
        白沟新城中心医院  保定白沟  074004
        摘要: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在妇产科门诊手术室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2月在妇产科门诊手术室行手术治疗的4831例患者和238名工作人员(包括医务人员、实习人员、卫生员)作为研究对象。2016年1月起对我院妇产科门诊手术室运用PDCA循环管理法加强医院感染控制,对比PDCA循环管理实施前后医院感染率、医务人员洗手依从比率及手卫生合格率情况。结果:运用PDCA循环管理法进行医院感染控制后,患者医院感染率为0.43%,与控制前2.2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务人员洗手依从比率和手卫生合格率分别为93.80%、93.02%,显著高于控制前的77.06%、70.64%(P<0.05)。结论:PDCA循环管理运用于医院感染控制,可降低医院感染率,提高医务人员洗手依从性及手卫生合格率,确保医院感染控制各种制度的切实执行及质量的持续改进。
        关键词:PDCA;循环管理;妇产科;手术室
        引言
        在临床上,妇产科手术多数较为复杂,手术和麻醉方式均存在一定的不可预知性,加之手术室内环境影响,可能会对患者造成一定的危害,不利于患者身体康复,因此在妇产科患者手术治疗过程中,采用一定的优质护理干预尤为必要。PDCA循环模式以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四项内容为主体,也被称之为戴明环,是管理学中常用于的一种改进质量的模型。本文选取2018年1月~2020年2月本院妇产科门诊接收患者60例作为研究病例,探究PDCA循环管理应用于妇产科门诊手术室医院感染控制中的效果,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2月在妇产科门诊手术室行手术治疗的4831例患者和238名工作人员(包括医务人员、实习人员、卫生员)作为研究对象。2016年1月1日起医院妇产科门诊手术室运用PDCA循环管理法实施感染控制措施,以此时间为界,将4831例患者分为控制前组1837例和控制后组2994例,工作人员控制前组109名、控制后组129名,两组患者和工作人员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妇产科门诊手术室成立感染控制小组,科主任担任组长,护士长担任副组长,质量控制前请医院感染办公室主任对小组成员进行有关医院感染控制知识的系统强化培训,每次2 h,共4次。内容包括医院感染控制的重要性,医院感染控制的规章制度,清洁、消毒、无菌的基本概念,手卫生相关知识,医疗垃圾的处理,锐器伤处理方法等。培训结束后对小组成员进行考核,考核合格后上岗。按照PDCA循环进行医院感染控制。①计划(P):分析目前医院感染控制存在的问题:工作人员对医院感染重视不够;由于工作繁忙医院感染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门诊手术室医务人员洗手依从性及合格率普遍比病房手术室低;卫生员医院感染知识了解少等。根据存在的问题制定管理计划:完善各种医院感染管理、考核及奖惩制度,各种制度做到细化;限制手术室人员数量;加强环境消毒;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做好器械消毒、灭菌工作;做好医疗垃圾处理工作。运用PDCA大环套小环模式和工作思路有针对性地加强医院感染控制。②执行(D):根据感染控制要求,房间布局要科学合理规范,分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区域标识明确;限制手术室人员数量,进入手术室要更衣,要正确穿戴口罩、帽子、工作服等,避免接触性感染。据卫生部2001年统计,我国医院感染率为4%~8%,病死率为70%,其中由医务人员的手传播细菌而造成的医院感染约占30%,因此要加强工作人员手卫生,严格按照洗手法洗手,手卫生的完善是预防、控制和降低医院感染最有效、最简单、最方便、最经济的方法。

消毒灭菌是手术室感染控制的重要环节,每日术前、术后用1 000 mg/L含有效氯的消毒剂湿式拖地3次,500 mg/L含氯消毒剂擦拭物体表面,并保持清洁无尘、无血迹;每日早晚各1次用紫外线灯照射30 min对空气消毒,紫外线灯管每周至少用95%乙醇擦拭1次,每月用星光指示卡检测其强度。门诊手术室每天定时通风;拖把、抹布等清洁工具专室专用;手术室周末大消毒1次,并对墙壁、天花板、地面等各种设施和仪器的表面及空调过滤网用湿拭的方法消毒清洁;接送患者的平车要定期消毒,清洁人员合理、规范的对医疗废弃品按照相关操作环节进行收集、分类、存放。③检查:由护士长带领下,每日早晨对手术室进行检查,并每周开展一次总结讨论例会,将每日检查结果进行归纳展示,指出其中不足之处予以讨论,努力提高管理效率。④处理:问题查找后,可由团队共同讨论解决方法,广泛听取、采纳基层护理人员意见,还可将严重问题采用规章制度进行约束。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护理工作质量评分、患者护理满意度。根据医院妇产科护士考核方案,制定护理工作质量评分,具体包括为基础护理、文书记录、安全管理、知识知晓,每项25分,满分100分。分数越高,说明患者的护理工作质量越高。根据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制定护理满意度标准:①十分满意(80~100分):生活质量高;②满意(60~79分):生活质量一般;③不满意(60分以下):生活质量低。总满意=(①+②)/(①+②+③)×100.00%。
        2结果
        2.1医院感染控制前后感染率比较控制前感染42例,感染率为2.29%;控制后感染13例,感染率为0.43%。控制前后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讨论
        妇产科作为常规科室,其护理管理水平对于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就现阶段妇产科门诊护理管理现状而言,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所实施的常规护理管理所取得的管理效果,存在明显的不足之处。随着医学技术的更新,越来越多的医疗机构开始加强对妇产科门诊护理管理方法。曾有临床实践研究证实,将PDCA循环模式应用于临床门诊护理管理中,能够取得突出性的效果。该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护理工作质量评分为(94.58±1.5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评分(73.58±0.21)分。同时,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观察组护理人员所取得的患者满意度也显著高于对照组。此研究结果表明,采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的观察组,其效果明显优于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的对照组。在对患者实施护理管理过程中,对照组仅采用了常规性的管理手段。而观察组则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对患者实施了针对性的计划、实施、检查和处理循环式管理。在掌握患者病情的前提下,为患者制定护理方案,并实施相应的护理管理,提高护理人员技能。在实施护理方案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等。与对照组管理方法相比,观察组的管理方法具有全面性。所以,观察组能够取得更好的管理效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妇产科门诊手术室医院感染控制中应用PD?CA循环管理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消毒效果,减少细菌滋生,降低患者感染发生几率,促进患者身体康复,且患者对管理满意度较高,值得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路遥.PDCA循环管理在妇产科门诊手术室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033):227-227,228.
        [2]吴娅玲.PDCA循环管理在妇产科门诊手术室医院感染控制中应用及对医院感染率的影响[J].饮食保健,2019,006(022):9-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