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蔚彩
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城关镇政府 福建三明 365100
摘要:在人类社会不断发展中,不可避免会面临一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挑战,正如2020年春节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对全社会造成了严重影响。而作为基层社区,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要如何应对,采取何种应急处理方法,是当前基层组织需要思考的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了基层社区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基层社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
在现代社会发展中,如果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将会造成更大范围、更深影响,因此,加强应急处理非常重要。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定义看,还涉及到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中毒等一切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对此,本文主要站在基层社区角度,具体分析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方法。
一、基层社区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基层社区组织结构不完善,缺乏防疫专业指导
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基层社区应当发挥自身功能,但事实上,在基层社区组织中,并没有足够的专职工作人员,同时,由于受到编制、待遇等方面的限制,所以无法按照公务员标准招聘员工,这就导致员工学历普遍不高,当面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相关负责人缺乏专业防疫知识,面对具有传染性疾病时更是不知所措。此外,为应急处理,很多防控一线员工并没有经过专业培训,进入实际工作岗位后,缺乏足够的操作知识,这会严重影响防控工作进度和质量[1]。
(二)基层社区可用公共资源有限,实施响应条件不足
当面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基层社区主要是靠政府派出机构街道办事处支持进行及时响应,其自身没有能力马上收集到足够数量的防控物资,同时,交通工具也非常缺乏,而作为基层社区,并不具备专用资金,因此,在响应防疫过程中,防控工具以及物资储备一直处于估算状态,难以得到从充足保障。
(三)缺乏有效沟通,响应工作不规范
从现阶段各个基层社区大数据管理工作落实情况看,虽然有一定投入,但落实效果并不理想。在防控期间,实施小区封闭式管理后,出现了各级组织信息沟通不畅情况[2],比如当地指挥中心、交通运输部门、医疗单位等机构,难以实现实时沟通,这对防控工作有序开展会造成很大阻碍,由于沟通不畅,各方所实行的管控方法也不同,各自为政,导致防控工作缺乏规范难以统一。
(四)社区管理能力不足,数据掌握不详实
在现代社会中,实现基层社区网格化管理是当下的主要目标,构建分区域、分工负责模式,提升管理能力。但从当前大多社区管理情况看,并没有完整的掌握居住人员基本情况,基层社区与物业的数据出现差异,即使是大城市的社区也会采用入户调查方式获取数据,工作效率低下,同时也存在非常大的风险。由于基层数据不准,所以给防控措施的实施增加了难度。
(五)基层社区遇到复杂问题缺乏足够的决策处理能力
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期间,会出现各种问题,比如,同一个区域条件下的社区,部分封闭,但一些并没有采取封闭管理,出入登记检查敷衍了事,在全封闭后,居民缺乏基本生活保障[3]。当逐步开始复岗复工后,相应的排查核对工作缺乏统一规范的程序,诸如此类问题,作为基层社区管理者并不能及时决策、处理,所以经常引导居民误解,引发不必要的争吵,这足以说明了社区决策处理能力低下,这对防控工作有序开展造成不利影响。
二、加强基层社区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的实践措施
(一)建立健全基层社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机制
为保证面临突发公共事件基层社区可以有效应对,首要任务就是建立健全相应的应急处理机制,明确社区需要采取的具体措施。完善规章制度,确保发生重大疫情后的预防、应急响应等基础环节可以有所依靠。在此基础上,还要进一步明确组织机构、处理流程、职责分工、日常培训等内容。此外,在防控期间,一切防控措施都要依法执行[4],包括一些强制性、禁止性的防控措施,并全面做好事前事中事后的评估工作,社区要做到有依据,不能擅自行动。基层社区还需要加大宣传力度,并对采取的措施进行必要的说明,防止出现不必要的误解。此外,如果在紧急情况下,需要公开个人信息或使用个人征信时,需要严格遵照法律,防止发生不必要的侵权损害。
(二)不断优化社区居民及相关大数据系统
基于大数据时代下,可以实现对信息的收集、分享,但其中也涉及到了法律问题。面对突出公共卫生事件,基层社区之间由于没有实现信息共享,所以难以全面收集内部情况,对整体疫情防控工作造成很大阻碍。当突出事件发生时,需要全面的基础性数据做支撑,才可以进行准确判断。因此,基层社区需要从日常管理入手,积极与住建登记机关、派出所、物业公司等有关部门建立联系,通过互联网技术将居民个人数据收集起来,但要确保个人信息符合法律规定范围内使用,以免出现信息泄漏造成不良后果[5]。
(三)成立统一应急指挥中心规范防控工作
在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工作中,需要统一指挥,保证防控措施、进度、资源等实现统一规范。对此,地方政府应当积极发挥职能,将应急指挥部作为核心,统一筹划、组织、指挥,排除掉不必要的繁琐环节,提供工作效率。在布置实际任务时,要具体到人、到点,以地域、社区为核心进行工作部署。此外,在防疫物资方面要做好充足的保障,首先要保障参与一线防控工作的人员其防护装备要充足,提高生命安全,与此同时,有关工作人员需要根据任务所需人员,配备足够的人员,并具体统计防控装备所需数量和日消耗量,为物资采购、供给单位提供参考依据。
(四)加强防控人员培训强化操作能力
为提升基层社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能力,相应的培训工作是必不可少的,除了要培训医疗防控知识之外,还需要培训必要的管理常识。例如,在封闭社区中,首先需要明确工作目标,即在最大程度上减少人员流动;其次,站在居民角度,要全面实施入户调查、实行通行证、出入登记检测登记等措施,保证防控工作高效、可控;再次,当发生特殊情况时,如紧急事件、复工复产,要实行人员分类检查、核查。最后,针对居家隔离人员,需要制定相应的生活基础保障具体措施,如生活供给、垃圾处理等。通过这些方面的细节培训,进一步提升防控人员工作能力,确保防控工作有序进行。
(五)设置内部检测并完善心理疏导与善后
为有效提升社区应急处理能力,还需要设置内部检测点,按照严格的流程进行检查、消毒、防护,主要目的是保证工作人员以及居民生命安全。面对一线超负荷工作,有关工作人员会出现诸多不适,对此,社区可以安排心理咨询辅导,并合理安排轮岗轮体。当社区疫情联防联控快要收尾时,应采取必要措鼓舞信心、疏解压力。在最后,还需要对工作进行总结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遗留问题。
结语:
总之,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作为基层社区需要建立健全基层社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机制、优化社区居民及相关大数据系统、成立统一应急指挥中心、加强防控人员培训、设置内部检测等措施,确保防控工作有序开展,保障人民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王海涛. 基层社区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应急处理的思考[N]. 民主与法制时报,2020-02-22(003):123-124.
[2]陈子涵.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调查及应急处理措施探析[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18,12(17):145-146.
[3]朱彦锋,程道梅,张薇薇,孔翔瑜,冷言冰.PBL教学法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7,34(04):82-83.
[4]桑英,仁青江村.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流行病学调查应急处理对策[J].中国医药科学,2017,51(16):191-193+197.
[5]唐群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调查及应急处理措施研究[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8,81(16):232-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