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康复治疗技术对产后形体恢复的作用

发表时间:2020/9/22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17期   作者:王琴
[导读] 本次研究中就主要以产后产妇形体的恢复作用进行深入的探讨研究
        王琴
        昭通市精神卫生中心,云南 昭通 657000
        摘要:本次研究中就主要以产后产妇形体的恢复作用进行深入的探讨研究,本文观察产后康复治疗技术对产后形体恢复主要在于对产妇乳汁分泌、子宫复旧、排尿情况及产后恢复的影响。对我院分娩产妇常规进行产褥期保健、母乳喂养技术指导等方面的宣教,观察采取产后康复治疗技术对产后形体恢复治疗。用催乳、产后排尿、子宫复旧等方面疗效明显好于不用产后康复治疗技术对产后形体恢复。产后康复治疗技术对产后形体恢复能促进产妇提前泌乳、增加泌乳量,促进子宫复旧,预防产后尿潴留等。产后康复治疗技术对产后形体恢复疗效好,副作用少,疗效较好的产后康复的辅助治疗,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产后康复;治疗技术;形体恢复

        产妇生产的过程是一痛苦和消耗大量体力的过程,往往会造成产妇产后康复困难,我科提高产后康复治疗技术,对人体特定部位进行低频脉冲电流刺激来调节人体内环境,通过局部作用达到促进泌乳和子宫收缩以及较早由于孕期及产时精力和体力大量消耗产妇普遍存在产后乳汁分泌、排尿延迟、子宫复旧不佳、预防产后尿潴留等效果显著,无创伤性,易于接受,提高了产科服务质量[1]。
一、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无严重产科并发症及全身性疾病,产后均实施母婴同室,母乳喂养和产后康复指导。
二、产后康复治疗方法         
        1、盆底肌肉训练:恢复盆底肌功能和增加逼尿肌的稳定性是治疗尿失禁的主要方法。在站位、坐位及卧位时做缩紧肛门的动作,每次收紧不少于3s,然后放松。连续做l5~30min,每日进行2~3次;或每日做150~200次,6~8周为1个疗程。
        2、盆底肌肉电刺激:低频电刺激、中频电刺激每天1次,每次15—20min。(电刺激能提高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唤醒部分因受压而功能暂停的神经细胞,促进神经细胞功能的恢复。电刺激是通过刺激尿道外括约肌收缩,通过神经回路进一步增强括约肌收缩,加强控尿。电刺激神经和肌肉,兴奋交感通路并抑制交感通路,抑制膀胱收缩能力,降低逼尿肌代谢水平,增加膀胱容量,加强储尿能力。电刺激治疗是手术后促进神经功能康复的积极手段,能被动锻炼肌力)
        3、电针疗法及:取关元穴、三阴交、会阳、肾俞穴针刺后,接通电针仪,正极接肾俞,负极接会阳,另一组正极接关元,负极接三阴交。选疏波或疏密波,留针20min,每日1次10次为一个疗程。
三、结果
        产后康复综合治疗仪在产后康复和催乳、乳腺管疏通中的作用带动乳头,调节神经放射功能,反射性地促进泌乳素及催乳素的分泌,同时改善微循环,乳腺疏通,减少乳房胀痛,预防乳腺炎,乳汁瘀积情况得到改善,有利于产妇恢复。预防产后尿潴留,促进膀胱肌收缩,缓解肌肉紧张度,减轻肌肉疼痛。子宫复旧促进子宫收缩,加快恶露排除。产后阴道恢复,活化细胞,加速皱襞形成,恢复弹性,促进分泌,提高兴奋性。内分泌调整,促进生理功能和体形恢复,减少色素沉着,影响身体健康。
四、讨论
        产科属于专业水平和工作要求较高、护理流程复杂的科室,其护理质量往往直接关系到母婴健康及生命安全。健康教育作为产科整体护理的重要构成部分,从病人入院直至出院的全过程中施予健康教育干预,能使病人全面、深入了解自身疾病和机体状况,进而改正既往的不良生活习惯,促进身体康复。
        康复治疗技术(rehabilitationtreatment),即使病患全面康复的一种临床重要手段,主要以康复医师及康复方案作为主导,采用药物、手术、仪器或手法作为媒介进行的一系列系统化治疗方法[2]。

其中康复治疗技术也分成好多领域,本次研究中主要以产后康复治疗技术进行深入探讨,产后康复治疗技术在近几年中有了较为深入的发展,此种技术多以仪器治疗为主,每日增加健康教育,使产妇每日做健康运动,并合理搭配饮食,达到迅速恢复的良好康复治疗效果。产后康复治疗仪为新兴的产后恢复治疗技术,具体针对妇女生产前后的身体变化,即乳房、子宫、卵巢、盆底、阴道及形体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恢复性治疗,使产妇尽量恢复到产前的状态,并促进孕妇哺乳期产奶[3]。
        本次研究所使用的产后康复治疗仪为普林格尔康复仪,此种康复治疗仪器属多系统数码康复理疗医学仪器,具体利用涡旋磁场发生器产生的电磁场来穿透人体表面皮肤,达到调节体内电解质的作用,进而促进产妇身体状态恢复。除以上健康理疗的效果外,产后康复治疗技术涉及到对产后产妇一些常见症状的治疗,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治疗,包括常规催乳、尿潴留、子宫修复、镇痛治疗及妇科疾病的治疗康复治疗技术对于常规催乳治疗有较为显著的效果,其原理为利用乳房电极,使乳房做出机械性震荡及旋转运动等动作,可促进乳房部位的血液循环及体内内分泌调节,使产妇产奶提前,并乳汁优质[4]。除此之外还能对乳腺管其疏通作用,避免哺乳期过完后乳液沉积,减少乳房疾病的发生。尿潴留属临床产后常见疾病,对于臀腹部康复治疗过程,可有效运动膀胱运动,尽早解除膀胱麻痹效果,改善排尿及改善血液循环。对于子宫修复,主要以消除宫内淤血为目的,通过腹部仪器治疗,可有效使盆腔肌产生节律性运动,可促进子宫自我恢复,减少产后出血量。镇痛治疗为康复治疗技术主要解决的问题,分成手术镇痛及术后恢复两个方面,其中手术镇痛主要以电刺激及磁共振、热能刺激腰骶部表皮,抑制会阴及其附近人体区域传递痛觉,从而达到术后镇痛效果。术后恢复主要以促进人体血液循环为主,利用电刺激及磁共振刺激可有效促进体内血液循环,可加速毛细血管对于体内淤血的吸收,达到更好的恢复效果。产后易于发生较为常见的妇科疾病,其主要以盆腔炎为主,作为炎症反应,应以改善产妇体质、提高新陈代谢及促进血液循环为主,康复治疗技术可有效的治疗此类疾病。笔者认为,此类仪器除以上几个主要方面外,对于促进产妇胃肠蠕动也有较为明显的效果,可有效防止产后发生肠粘连、促进排气、早期进食补充所需营养[5]。
        本次研究中,除利用以上仪器进行康复理疗外,还采取传统中医学中按摩手法进行康复治疗,具体采用的按摩手法以临床产妇的个人情况为区别进行针对性治疗,具体产妇多采取仰卧位进行治疗,辅以俯卧位、侧卧位及坐位进行按摩。产后康复按摩对产妇机体益处良多,包括对于机体系统和器官的快速恢复、治疗痤疮及便秘、腹痛及腰背痛,除以上几点外,还可治疗尿潴留、尿闭、尿失禁等泌尿系统疾病及耻骨联合分离症状,促进生殖器官恢复、形体的恢复、消除疲劳、减少产后出血及其他产后并发症状。本次研究对于产后康复治疗技术对产后形体恢复作用进行了细致讨论,发现产后康复治疗可对产后产妇形体恢复有较为显著的效果,具体产后康复治疗有以下几个方面、包括理疗仪器治疗、产后形体恢复操及产后中医按摩等。
        
         参考文献
        [1]李贤,刘俊兰.产后抑郁的发生原因及护理预防[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9,6(22):4497-4498.
        [2]陈俊霞.产后疼痛原因分析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8,14(10):31-32.
        [3]石英,彭振耀,张颖,等.产后康复治疗技术对产后形体恢复作用的探讨[J].中国妇幼保健,2019,24(23):3210-3211.
        [4]万春花,徐爱萍,成晓燕,等.产后康复干预措施对产后康复的影响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9,25(26):3705-3706.
        [5]李日清,施月秋.产后康复治疗延伸服务对产褥期产妇产后康复的效果观察[J].护士进修杂志,2019,26(21):1981-198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