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红昕
蒙自市人民医院 云南 蒙自 661199
【摘要】目的:探究一期心脏康复运动治疗对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5月我院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46例,按照抽签的顺序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23例。对照组展开常规治疗,观察组展开一期心脏康复运动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的BNP(脑钠肽)与SF-36(生活质量量表)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对比有显著差异。结论:对心力衰竭患者展开一期心脏康复运动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BNP指标,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心脏康复运动;心力衰竭;生活质量
心力衰竭是心内科比较常见的心脏疾病,其临床症状主要有乏力、水肿以及呼吸困难等,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1]。在对心力衰竭患者展开治疗的过程中,药物治疗是比较常见的治疗方式,但长期服用很容易出现不良反应等,影响患者的预后效果。据研究显示,心脏康复运动作为一种心血管内科信心的康复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治疗效果,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2]。因而本次研究以46例我院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为例,采用对比的方式探究一期心脏康复运动治疗对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5月我院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46例,按照抽签的顺序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23例。观察组:男11例,女12例,年龄44-67岁,平均(55.50±5.75)岁;对照组:男10例,女13例,年龄43-72岁,平均(57.50±7.25)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意义(P>0.05)。
纳入标准:均符合心力衰竭疾病诊断标准;家属以及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具有精神疾病史、认知功能障碍者;合并严重器质性疾病、恶性肿瘤者。
1.2 方法
对照组:展开常规治疗。对患者展开常规药物治疗,根据患者实际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观察组:展开一期心脏康复运动治疗。(1)运动评估:进行步行实验对患者的运动能力展开评估,评估过程中对患者的心率、症状、运动耐受性等进行测试,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调整运动强度;患者出现呼吸困难以及心跳加快时停止运动,有效控制患者运动频率以及强度。(2)呼吸训练:分为吸气阻力训练与腹式呼吸训练;患者在展开吸气阻力训练时,需要用手握式阻力训练器展开练习,增加患者吸气肌的肌力与耐力,训练时间控制在每次3-5分钟,每天3-5次,后期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增加至20-30次;患者在展开腹式呼吸时,需要让患者采取仰卧位,屈膝,双手放置在腹部,慢慢向上抬起,隆起腹部并吸气,然后双手向下压并逐渐缩紧腹部并呼气。(3)有氧训练:根据患者实际情况指导患者步行以及上下楼梯运动;每天的运动量根据患者适应能力进行调节;训练过程中需要有医护人员陪同。(4)康复训练:指导患者在病床上活动四肢,并帮助患者升高床头坐起,每天2-3次;指导患者坐起阅读15分钟;指导患者在病床旁步行,每次30米;指导患者在原地走动,每天20分钟。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与BNP(脑钠肽)指标,其中生活质量采用SF-36量表评分,包括心理和肌肉疼痛等项目,总分100分。SF-36量表评分越高、BNP指标越低,代表患者的治疗效果越好。
1.4 统计学指标
研究数据使用SPSS22.0软件统计,计量资料比较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SF-36评分、BNP指标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SF-36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BNP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png)
3 讨论
心力衰竭症状主要有呼吸困难、咳嗽、腹胀、恶心以及呕吐等,不注意防护的情况下还会出现电解质紊乱以及肾衰竭,对患者身体的循环系统功能产生严重影响[3]。心脏康复运动治疗作为新型的临床治疗方式,主要以康复治疗为主,更好地缓解药物副作用以及手术对患者带来的统统。心脏康复运动治疗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其中一期心脏康复运动治疗主要是在住院期间对患者展开治疗的方式。心理衰竭患者在患病后强烈运动的情况下很容易出现血压升高等情况,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所以在对患者展开一期心脏康复运动治疗中通过对患者展开运动评估,制定适合患者的运动训练方案。并通过护理训练与有氧训练,提高患者对运动训练的耐受性,改善患者的心脏功能,使患者在适当运动的过程中有效改善患者心脏指标,减少患者对药物的医疗性,逐步提高心肺功能,从而进一步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预后。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以及BNP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证实一期心脏康复运动在心力衰竭治疗中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一期心脏康复运动治疗在改善患者BNP指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提高患者的预后。
参考文献:
[1]赵娜,周静,王冬梅.一期心脏康复运动治疗对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20,18(7):33-35.
[2]刘曼君,王张敏,王晓东.心肺运动试验制定不同强度运动处方对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分析[J].按摩与康复医学,2020,11(4):39-41.
[3]毛颖,汤圆圆,李贺,姜雪,李慧.心脏康复治疗对心力衰竭患者运动耐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2):57-59,61.
[4]张杰.康复运动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及运动耐量的影响[J].中国疗养医学,2020,29(3):263-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