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义军
国网达县供电公司 四川达州 635000
摘要:输电线路是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保证,因此怎样提升其施工管理工作,已经成为了相关人员的重点思考课题。现阶段,国内输电线路施工中仍有着一系列问题的存在,通过加强对这些问题的分析,不但可以提高施工技术质量,还能够更好地推动电力行业的进步。
关键词:电力工程;输电线路;设计;施工;技术问题
1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的重要作用
首先,满足输电线路施工过程的质量要求。提升电力工程项目输电线路施工过程中技术控制工作和技术管理工作,使其他能够达到国家标准规定的要求。严格开展电力工程项目输电线路施工过程中技术控制工作和技术管理工作,能够有效确保施工过程中的技术含量,使施工操作流程更加合理,提高输电线路的施工质量。其次,降低输电线路项目的建设工期。电力工程项目输电线路施工的技术控制工作和技术管理工作,能够有效协调各类施工企业外部的影响因素,以满足电力工程项目输电线路实际的施工要求。另外,电力工程项目输电线路施工中,实施技术控制工作和技术管理工作还能够有效协调施工建筑企业的内部关系,减化各建筑的技术环节,减少施工时间,进一步缩短输电线路工程项目施工周期。最后,加强电力工程项目投资的综合效益。提高电力工程项目投资的综合效益主要包括以下3点。电力工程项目输电线路施工过程中,技术控制工作和技术管理工作能够有效加强施工效率,使工程项目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2)在电力工程项目输电线路施工过程中,技术控制工作和技术管理工作有利于控制项目预算、款项拨付和资金监管等工作。3)电力工程项目输电线路施工过程中,技术控制工作和技术管理工作有助于加强各类施工企业对项目合同的执行力度,增强企业间的互动。
2电力工程及其输电线路设计与施工的技术问题
2.1基础施工
(1)深入考察施工现场,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来开展符合科学原理的基础建设,比如在风化侵蚀较为严重的施工地区,其岩石具有抗剪能力强等特性,要充分利用这些特点来进行嵌固基础,以此提升基础工程的抗拔能力。(2)在施工准备阶段着重进行施工现场的岩石分析工作,明确定位岩石的岩性,根据岩石的特性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法。对于土质条件理想的地区通常采用掏挖式基础施工工艺,在采用该施工方法的过程中要做好掏挖工作,对样坑进行细致的测试,当样坑符合设计要求时方可开展后续工作。根据主柱的情况可以采用人工施工的方法,并且做好防坍塌和防雨措施。在施工过程中需综合考虑影响因素,选择科学的施工方法,例如当采用掏挖式施工方法时应充分考虑土与桩的摩擦力、桩端的承载能力等。水下混凝土灌注过程中需进行针对性的加强实验,确定混凝土的配比,同时保证连续施工,如果出现特殊情况应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堵塞的发生。当出现地下水位升高和游泥土质时可采用旋锚桩施工,该方法具有不受气候限制和施工速度快等特点。旋锚桩一般由数个延长段和一个引导段组成,所有部件全部由16Mn低合钢金组成,其中引导段由若干钢片按照间距不同的方式焊接在φ90mm×10mm的钢管上,延长段的直径为φ219mm×8mm,在管的顶端要焊接一个锚片,引导段与延长段共同组成联轴。延长段上端露出的部分需灌注在混凝土桩帽中,连接塔腿的插铁也灌注在桩帽中。
2.2杆塔施工
按照规定的杆塔所在安全线的垂直地形、杆塔所在位置的杆塔垂直地形、档距、交通运输的情况、材料的实际使用情况等一系列因素很大程度来影响选择合适的输电线路杆塔的设计型式;在输电线路杆塔的设计中一般尽可能地套用以前典型的结构设计,尽量大胆和创造性地选择采用以前已经广泛使用过的设计典型和运行可靠的新型输电线路杆塔的设计和型式;新型的输电线路杆塔的制造和设计必须经过严格的设计质量验算,并经相关的科学实验后方可正式投入使用。输电线路受力耐张结构新型输电线路杆塔的设计型式受力耐张结构一般可以大致划分两类为直线型及受力耐张型。因此正确选择合适的新型输电线路杆塔对于大大提高了输电线路杆塔前期建设的效率及其运行可靠速度以及其使用经济性、可靠性以及其供电和维修的操作方便性都认为应该对其具有较大的实际应用意义和其影响。钢筋混凝土杆和输电线路预应力杆塔钢筋混凝土杆主要广泛适用于平地、丘陵及便于工作于山区交通运输和铁路施工的困难地区。用于输电线路的预应力铁塔一般主要广泛应用于山区交通运输和铁路施工困难,出线走廊受到高度限制的铁路施工地区和大跨越或垂直档距大的铁路施工地区等特殊情况。
2.3架线施工
架线施工注意事项及相应措施。①在满足导线对地距离确保安全通过的前提下,应尽量选择较小的张力进行放线。在交叉跨越处应采取防磨措施。导线接续作业将连接导线的网套连接器绕回线轴时,应采用垫帆布等隔离措施保护线轴上的导线,防止挤伤相邻导线。②耐张塔的放线滑车应安装预偏装置,上扬塔位应设置压线滑车,避免导线跳槽。③对放线滑车等工器具应经常检查,必须转动灵活,根据《张力架线施工工艺导则》规定,凡计算悬挂双滑车的塔位,必须按双滑车悬挂。④放线过程中应保证通讯系统畅通,加强施工监护。放线次序应先放地线,后放导线。在牵张场及交叉跨越处应理顺导线,防止交叉磨损。⑤断线前应用细铁丝绑紧断线点两侧的导线,防止断线后松股。⑥传递工具和材料时不得碰撞导线,不得用硬质工具敲击导线。线夹、防振锤安装时应事先画印,确保一次安装到位,避免在导线上来回移动。尽量缩短放线、紧线和附件的作业时间间隔,减少导线在滑车内的停留时间。⑦张力架线端临锚时,临锚张力应考虑导线防振要求,不应超过导线保证计算拉断力的16%。
2.4输电线路巡查和检修施工
在听到有关输电线路故障调度工作人员的故障巡视命令时,一定首先应该要准确地掌握和分析判断出发生的输电线路故障的各种类型及可能确定的故障原因以及可能直接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并对输电线路故障发生情况做好及时的处理和记录。特别是对输电线路的巡视故障调度工作人员在日常中就是因为应该充分地熟悉了输电线路的基本正常运行状况、元件的基本参数、地理的位置和沿线的交通情况,准确地分析判断出在输电线路正常的运行中工作人员可能直接发现的各种故障和异常现象,积累的资料和相关数据对故障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故障预防措施。输电线路故障的巡视是工作人员在日常中的第一时间确定了当前故障抢修地点后,应该立即向负责故障的巡视抢修工作员和故障抢修部门的负责人详细地汇报当前故障地点的应急处理情况、设备故障和损坏的原因等情况及其故障周边的情况。在上述的检修输电线路的施工设计和技术的工作全部完成并结束后应该按照工程确定的时间将输电线路检修所涉及的需要准备和使用的输电线路检修设备和工具从原有的输电线路杆塔上的所有接地线撤下来,保证在重新通电后的线路上无任何的杂物,这时才完全可以自行使用工具撤去输电线路杆塔上的所有接地线,合闸后重新进行线路通电。
3结束语
输电线路是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保证,因此怎样提升其施工技术质量,已经成为了相关人员的重点思考课题。上述的检修输电设计和线路的施工设计和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大大地有效节约了企业施工劳动的时间和施工的成本,提高了企业的输电线路建设和施工的安全性和工作效率,减少了输电线路交通安全隐患事故在输电线路施工中可能发生的概率和可能性。
参考文献
[1]贾永健.电力工程中高压输电线路施工技术与检修策略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24):84.
[2]丁旭.电力工程中输电线路施工技术及管理概述[J].科学技术创新,2019(16):60-61.
[3]郑修奇,张博,赵柳.10kV配电线路施工工程管理分析[J].丝路视野,2018(11):452-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