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信息通信网络安全及防护安全探究

发表时间:2020/9/22   来源:《中国电气工程学报》2020年5期   作者:白 靖
[导读] 电力系统信息通信是一项支撑于信息传递的重要功能体系
        白 靖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朔州供电公司    山西朔州    036002
        摘要:电力系统信息通信是一项支撑于信息传递的重要功能体系,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网络安全是最为重要的风险隐患,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这系统的运行小能能,以及工程作业的整体质量。所以,做好安全风险的防护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对电力系统信息通信网络安全及防护安全措施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电力系统;信息;通信;网络安全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及可靠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对于该文所讨论的问题来说,在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急速发展的背景下,电力系统信息网络的构建能有效辅助电力系统整体的高效运转,进而更好的满足用户需求,但同时,随着信息化水平的不断升高,这一系统内也出现了大量的网络安全问题,若不能采取对应措施进行控制和预防,那么此类问题就必然会导致电力体系内部出现数据丢失、被盗取等现象,对电力企业的自身效益产生严重影响,同时有可能导致电力系统无法正常运转。为了避免这样的状况出现,针对电力系统信息通信网络安全研究对应的防护办法是非常有必要的。该文将在系统内部安全风险、计算机病毒侵害等的基础之上展开论述。
        1 加强电力系统信息通信网络安全与防护的重要价值
电力系统在实际运行环节,加强信息网络安全防护力度至关重要,如果信息网络安全隐患过多,会对电力系统的可靠运行产生恶劣影响,使得系统的供电质量日益下降。在国民经济全面发展的背景之下,智能电力网络的建设规模逐渐加大,电力系统对信息网络的依赖性越来越大,在此条件下,做好电力系统信息通信网络安全防护工作显得特别关键。网络病毒是计算机病毒的一种,具备良好的隐蔽性,而且其传播速度特别快,对电力信息网络产生的影响巨大。一旦电力系统受到网络病毒的侵入,系统内部的信息数据很容易出现丢失,甚至会影响电力系统的可靠运行,带来较恶劣的社会影响。通过加强电力系统信息网络安全与防护力度,能够对网络病毒起到良好的防护作用,有效保障电力系统信息通行数据的安全。
        2 当下我国电力系统信息通信网络安全面临的主要风险问题
        2.1内部风险问题
内部风险主要是指电力系统内部存在的风险隐患,这种风险一旦出现,会对电力系统信息通信网络造成严重影响,直接危害电力系统的稳定、安全运行。通过分析发现,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电力信息通信系统应用效率明显提升。我国大部分电力系统都已经采用了信息通信技术,实现了数据采集、数据分析、数据传输及共享管理的一体化。但是,电力系统内部风险问题依然存在。例如,网络数据安全传输、设备稳定运行以及系统故障等。如果在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过程中出现内部风险问题,必然会对电力系统信息通信的数据传输和电力供应造成影响,降低电力系统信息通信网络的运行效率与质量。
        2.2网络设备风险问题
网络设备风险主要是指电力系统中的网络设备在实际运行中发生的故障问题。网络设备风险问题的发生有诸多影响因素,如运行环境、设备质量以及人为因素等。其中,最明显的是网络设备的自身质量问题。通过分析发现,我国很多网络设备都是从国外进口,自主研发的网络设备相对较少,且制造技术比较落后。因此,我国电力企业在使用网络设备和应用网络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往往会受到技术垄断、设备专利等方面的制约,增加了网络运行成本和维护成本。在此背景下,如果网络信息通信设备出现故障则会造成通信网络风险出现,造成电力供应中断或者电力系统运行效率降低。另外,外部因素也会对网络设备造成影响,如病毒、黑客等。黑客通过病毒注入及非法攻击会影响网络设备的正常运行,导致设备死机或者功能丧失。如果不能对其进行有效防范会造成网络设备的风险事件,对整个网络系统的安全运行造成不利影响。


        2.3管理安全风险
为提高电力系统的信息通信网络安全,我国实施的是内、外网分离的措施。即使采用这样的对策,电力系统在运行环节仍然存在很多的网络风险,之后对电力系统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网络运行的管理出了问题。如果管理人员对电力确认系统信息通信网络的管理不到位,可能会泄露大量重要信息。比如在网络运行过程中被植入病毒,就会影响电力系统信息通信网络的运行安全,引发信息泄露造成重大损失。
        3 电力系统信息通信的网络安全的防护措施
        3.1加强网络安全管理
针对电力系统信息通信内部运行环境安全性建设标准,相关部门需要在网络安全方面加强管理工作的执行力度,制定相关的法规政策为具体的管理工作提供良好的方向导向,从而保证管理工作的规范性、有效性。政府需要加强政策干预,在原有政策机制的基础上,就具体的管理细则就进行补充和完善。例如,就《电力监管条例》等规定,根据当前电力系统信息通信安全防护基本原则和标准进行完善。同时,相关负责企业需要从内部系统管理机制上进行完善与更新。本着安全防护、纵向隔离、全面监控的原则,构建一体化的管理系统,并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进一步完善网络安全的智能防护系统,对管理模块进行不断的创新和优化,从而将管理工作效能和安全防护效果发挥到最大化,促进电力系统信息通信整体服务品质获得全面提升。
        3.2重视物理层防护工作
在电力信息通信网络运转过程中,相关管理人员很有可能出现忽视物理层防护工作的现象,而对于这一点来说,网络设备及通信线路所处环境的整洁程度、通风性以及防雷措施等都将对系统整体的安全性产生影响。为了针对这样的状况进行改善,相关管理人员应能结合以下2点内容做好物理层防护工作。1)避免雷电灾害造成的破坏。若物理层防雷措施的设置达不到相关标准,那么系统内的各个设备及线路的安全性必然会因此而受到影响。为了避免这样的状况出现,相关工作人员应能定期对各个通信设备及机房配线柜等的接地处置进行检查,发现问题时要及时进行处理,以此来避免雷电灾害对电力信息通信网络运转所产生的影响。2)保证机房环境满足要求。机房环境应保持整洁,通风性良好,防止电磁干扰、辐射等导致的安全问题,提前设置防护措施,通过滤波器等的安装将电磁干扰对电力系统信息通信网络安全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除此之外,对于相关设备的使用来说,电力企业应设置详细的操作权限,对操作人员及用户身份进行验证,避免人为失误所导致的安全问题。
        3.3提高网络运行管理水平
电力企业应该加强电力系统信息通信的网络管理工作。管理人员应该依据电力系统的使用和运行的特点来对电力系统网络的运行进行优化管理,更要建立全面的管理体系。为完成以上目的,就需要专业的管理团队。专业的管理团队可以使电力系统的网络管理工作的力度加强。像设备下线工作,就需要专业的人员来处理,对工作进行评估和记录,如果是错误的信息可以删除掉。网络安全管理人员在工作时应该操作规范,有效管理电力系统网络,电力系统的网络设备配置要进一步加强。更应该熟悉诊断故障的各个重要方法,既要保障电力系统的网络正常运行,又要保障电力系统的管理效果,尽量减少管理人员的操作不当和网络受到黑客入侵的风险。网络管理部门在处理离线设备的信息时,为了尽量不发生电力的重要信息泄露的事件,应该多进行员工的安全教育,这样电力系统才能正常、安全、可靠地运行。为加强电力系统信息网络的安全,可以使用CA(证书授权)用户身份认证的方法。CA用户身份认证是对网络证书签名确认,从而达到管理证书的目的。CA身份认证可以有效限制非法用户的访问权限,从而就可以避免重要的信息数据泄露,对电力系统信息通信的网络安全提供了保障。
        4 结语
总而言之,电力系统网络通信安全直接影响电力企业的正常运转,也直接影响了广大人民的生产生活问题,一旦安全防护出现问题,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针对这种情况,电力企业需要切实的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有针对性的提出处理预案,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保障电力系统的平稳运行。
参考文献
[1]滕子贻,张岩,李新.能源互联网——信息与能源的基础设施一体化[J].信息通信,2018(10):78-79.
[2]宋康,陈凯.基于计算机技术的自动化系统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探讨[J].科技风,2018(23):77.
[3]郭欣华.探究新形势下网络技术在电力信息通信中的应用[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8(12):36-4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